劉鵠
【摘要】隨著社會對人才要求的提高,高職院校開始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在以前的教學當中,高職院校僅僅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現在高職院校也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以此來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管理
前言
雖然有一些高職院校已經開設了漢語言文學課程,但是該課程的開設過于流于形式,沒有將該課程的作用發揮出來,為此筆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分析了高職院校開設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方式。
一、高職院校開展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
1、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高職院校通過開展漢語言文學,可以讓學生閱讀更多優秀的文學作品,慢慢達到提高學生文學修養的目的。文學作品是作者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種寄托,通過多年的流傳,這些事跡還成為了學生用來激勵自己的名言警句。我相信每一位學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比較崇拜的名人,并且他們也會將名言名句作為他們堅持不懈的動力。那么在學習漢語言文學時,學生可以窺視到每一個人的命運,也能夠讓學生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
2、提升學生的審美觀
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其可以真正感受到文學作品中所蘊藏的美。高職院校開展漢語言文學課程可以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文學作品中的內涵,讓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同時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其自身的審美能力會得到提升。
3、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高職院校開設漢語言文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有一部分學生由于不注重積累文學知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逐漸退化。針對這種情況,高職院校要開展漢語言文學教學,讓學生在熏陶中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
二、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授課現存不足之處
1、觀念問題
“以就業為導向”是很多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毋庸置疑這一辦學宗旨肯定是正確的,但是高職院校在教學中過于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卻忽視了學生的文化修養,學校的不重視會讓學生淡忘了文學。
2、考試問題
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教材往往都是比較固定的、死板的內容,這些內容與社會上的時事聯系不夠密切,因此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學習漢語言文學課程,他們認為這些課程較為枯燥無味。然而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強迫學生學習文學知識,久而久之會讓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除此之外,教師所設計的考試題型非常不合理,其中客觀題占據非常大的比例,主觀題則占據的比例較小,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教學問題
有一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他們的教學方式、教學觀念都比較落后,這就無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課程的興趣。同時還有一些教師僅僅為了完成學校所規定的教學任務而開展教學活動,他們并不關注學生最后掌握知識的情況,這就導致漢語言文學課程的開設流于形式。
三、解決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1、整合課程內容,合理取舍
在平時授課中,教師要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明確哪一些內容可以真正達到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目的,根據筆者的經驗,教師要重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概論、美學、古代文學等核心課程,通過教授這些核心課程來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我們拿中國現當代文學作為例子,現當代文學這一課程中包括了很多我國的名人,如:魯迅、老舍、巴金等知名的著作家,教師通過給學生講解這些知名的著作家,來激發學生閱讀他們作品的興趣。學生閱讀他們作品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他們能夠從中感受到這些作家的思想感情,并且也學習到他們的寫作技巧與寫作手法,這就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讓學生的思想覺悟得到了提高。
2、發揮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價值
在改革課程內容的時候,教師要打造漢語言文學專業核心課程的核心價值,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要盡可能選擇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內容,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一些教師會籠統的講解各個方面的知識,教師這樣做并不能讓學生學習到真正的知識,因此教師要巧妙的規劃核心課程,真正將核心課程的作用發揮出來。
3、依據學生實際情況來編寫教材
高職院校的領導與企業要共同開發教材,大力開展項目任務教學,以便于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工作環境、工作崗位要求等來創設教學情境,只有這樣的教學情境才能吸引每一位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要保證教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真正將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思路體現在課堂上。為了方便學生學習,教師要將教學資料放在網絡上,從而可以讓學生隨時查看老師的課件,從中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4、制定科學的考核體系
在以前的試卷中,客觀題占據非常大的比例,主觀題的數量是非常少的,這種考核體系無法全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此教師要制定科學的考核體系,即課堂考核與期末考核同時進行,其中課堂考核是指學生的出勤率、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情況;期末考核是指學生完成試卷的情況,通過將課堂考核與期末考核有機結合起來,以此來確定學生最終的分數。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考試試卷應該多設置一些主觀題,從而可以慢慢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當考核方式發生變化之后,不管是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是教師的教學熱情都已經被激發出來,可想而知課堂效率也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5、強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開展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如果學生僅僅掌握了一些理論知識,那么開設該課程是毫無意義的。因此作為一名漢語言文學教師,其應該認識到開設這一門課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如果學生的這三項能力都沒有得到提高,那么教師就應該反省自身的教學方式了。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每一位學生從牙牙學語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這門語言,但是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然而有的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弱,為了能夠改變這一局面,高職院校開設了漢語言文學課程,學校希望通過這一課程來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從這門課程中真正學習到一些實用的知識,慢慢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既然開設了漢語言文學課程,那么教師、學生都應該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教師要認真備課,精選教材;學生要認真聽課,課后鞏固,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玉英.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管理探析[J].赤子(中旬),2014,01:169-170.
[2]黨永剛.新時期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改革研究[J].瓊州學院學報,2013,03:114-117.
[3]熊文.新建高師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就業力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05: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