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桂秀
【摘要】智能手機進入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豐富了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給大學課堂學習帶來了便利,但也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分析當前大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使用手機的原因,找出對策,維護課堂教學秩序和紀律,提高教學質量,成為大學課堂學習研究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值得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手機;大學生;課堂學習;影響;對策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作為一種通訊工具是人們進行交流的便捷途徑,大學生成為使用智能手機的主力軍,智能手機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大學生的一種通訊工具,還是獲取社會資訊的重要途徑。
隨著智能手機與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緊密聯系,智能手機豐富了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為大學生帶來方便和娛樂的同時,智能手機對大學生的心理、思想、生活、教學秩序和課堂學習等帶來了重要的影響,這為大學生的教育和引導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導大學生在大學課堂學習中利用好手機,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和保證教育質量,消除智能手機給大學生課堂學習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加強智能手機對大學生思想行為影響及對策,從而保證大學課堂的有序進行和大學生的思想、身心健康成長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值得思考的新課題。
為了了解大學生在課堂中使用手機的原因、使用手機對課堂的影響及對策。筆者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圍繞“上課是否應該使用手機?應該使用的原因和如何使用?”和“上課是否應該使用手機?不應該使用的原因和如何制止”兩個正反問題及“上課為什么玩手機?”進行討論,通過調查發現,智能手機的使用在大學課堂學習中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
一、智能手機對課堂學習的積極影響
智能手機給大學生的日常交流帶來的豐富的信息知識,它進入大學課堂后,同學們可以利用手機便捷地查找到學習資料,及時收集信息,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的效率;大學課堂有些課程的筆記比較多,學生可以利用手機把課堂的課件拍下,這不僅節約大學生抄課件做筆記的時間,也便于課后整理筆記;大學課堂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形式多樣,教學過程豐富多彩,智能手機的使用,便于學生記錄下課堂中精彩的教學環節;每個人都有臨時重要的事情,大部分學生表示,課堂中使用手機,有利于收發重要信息和接聽重要的電話等。
二、手機對課堂學習的消極影響
智能手機對大學生課堂學習帶來了很多的便捷和積極的影響,但在課堂學習中,很多同學使用手機聊天、看小說、淘寶、玩游戲、發微博、發微信等行為,這種不當使用手機的現象給課堂的學習帶來了很多的消極影響。
1.影響課堂紀律和秩序。
在課堂教學和學習中,手機鈴聲或短信提示音會干擾教師和同學,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盡管教師在上課前明確要求大學生上課期間將手機關閉或者調整為靜音狀態,但總有部分大學生沒有按要求做到。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手機鈴聲,同學往往會哄堂大笑或尋找手機鈴聲的來源,這種現象不僅干擾了正常的課堂秩序,破壞了課堂紀律,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會誘導或帶動其他同學在課堂中玩手機和使用手機。
2. 影響教師教學
大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手機,手機鈴聲、短息鈴聲或游戲聲音,會嚴重擾亂教師的授課思路,影響教師上課的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上課的積極性,影響知識傳授的質量和課堂的效率。
3. 影響同學學習質量
大部分學生表示,在課堂中自己會受到手機的鈴聲或旁邊同學的手機游戲的影響而無法認真聽課,這說明在課堂中不當使用手機將分散大學生的上課注意力,轉移上課的興趣,特別是自控能力比較差的同學容易受到身邊同學的影響而無法正常的聽課,影響了同學上課的情緒和質量。
4. 影響大學生學習能力和學風建設
大學課堂中,手機使用不當,不僅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紀律,影響同學的學習質量,還會破壞良好的班風和學風。課堂上對于教師提出思考問題,一些大學生不愿意動腦筋和思考問題,習慣性使用手機“百度”尋找答案;教師布置論文和作業時,一些大學生就會用手機搜索下載答案應付教師的檢查。這種現象嚴重影響大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容易引發思考的懶惰性,進而降低和削弱了大學生的學習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等。
此外,有的學生在考試中,使用手機進行作弊,這些不良行為不利于校園優良學風的塑造,不利于大學生們樹立誠信意識;阻礙了高校優良學風的形成,將會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和高等教育的質量。
三、大學生課堂中使用手機的原因
1. 課堂學習需要
智能手機的超大功能為大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提供了便利的作用。在教師允許且不影響課堂教學的情況下,有些課堂的學習需要智能手機作為輔助工具。大學生利用智能手機的拍照、搜索等功能,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查詢相關的資料,拓展了大學生的知識面;記錄課堂精彩的環節和瞬間,記錄課堂課件,便于課后的整理,為課堂教學節約了時間,有助于課堂的學習。
2. 課堂教學枯燥,缺乏吸引力
從調查中,部分大學生反映,在課堂學習中使用手機或者玩手機,原因是課堂教學枯燥,一是課程枯燥,如一些理論課程;二是教師教學方式枯燥,教師上課實行滿堂灌,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對其缺乏吸引力,因此,出現上課打瞌睡不如玩手機提神的現象,或者利用手機打發上課的時間。
3. 手機誘惑力大,學生自控力差
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除了有接聽電話、發短信等常用功能,手機集通訊、上網、娛樂、學習于一體。一些大學生表示在課堂中使用手機是因為手機的娛樂功能誘惑力比較大,特別是自控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更是容易受到手機的誘惑,或出現旁邊的同學玩手機自己也跟著玩手機的現象。此外,還有的學生嚴重依賴手機,患上了手機依賴綜合癥,一旦手機不在身邊會感覺心神不寧,手機通訊不正常時會顯得心煩意亂,表現出強烈的手機成癮現象,這不僅影響課堂學習,還會影響到學生個人的身心健康。
四、消除智能手機對課堂學習消極影響的對策
為了消除智能手機對大學課堂學習的消極影響,促進良好的教風和學風建設,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促進同學們正確使用手機,維持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應從學校管理、教師引導、輔導員協助和大學生本人提高自律意識等方面,共管齊下,消除智能手機對大學課堂的消極影響。
1. 學校制定規章管理制度,加強宣傳和引導,營造課堂良好的教風和學風
學校制訂相關的規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在大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學生手冊和在教學區等規定未經教師允許,禁止在課堂使用手機條例,并將此規定與評先評優和操行評定掛鉤;提倡在課堂中自覺把手機調成靜音狀態或關機狀態,把安靜還給課堂,這不僅是對老師和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對知識和文明課堂的尊重。這從制度層面上為消除手機對大學生課堂學習的負面影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教師、學生干部對此行為進行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據。
學校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健康教育,加強宣傳和引導,營造良好學風氛圍,以班級為單位,發揮自主性,在形成正確使用手機,文明課堂班級公約的基礎上,逐漸養成正確利用手機,共建文明課堂的好習慣,營造課堂良好的教風和學風。
2. 教師提高課堂質量和吸引力,嚴格管理
教師應從自身的教學方式出發,提高課堂質量,采用多樣的教學形式,加強與學生的課堂互動和交流,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一定要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減少學生使用手機時間,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在課堂上發現學生使用或玩耍手機的,教師有義務和權利進行制止。
3. 輔導員加強思想教育和引導正確使用手機
輔導員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在課堂中如何正確使用手機問題上,要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輔導員要正確地認識手機媒體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產生的雙重影響,提高學生以學為主的教育意識,作為大學生要利用好智能手機帶來的積極影響,降低消極影響對大學生的作用,倡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合理使用手機。關注同學們心理健康,通過主題班會、座談會、宣傳片等形式倡導同學們合理使用手機,多開展有意義的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活動, 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充分溝通和交流,幫助同學們養成在課堂學習中正確的手機的習慣,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手機觀念。
4. 大學生要相互監督,提高意識,自覺遵守課堂紀律
事物的變化發展通過內因起決定的作用,智能手機對大學生課堂學習的影響,內因是大學生本人,因此,消除智能手機對課堂學習消極影響,主要通過大學生這個內因。
一是在加強宣傳,營造氛圍,以班級為單位,發揮自主性,在形成正確使用手機,文明課堂班級公約的基層上,逐漸養成正確利用手機,共建文明課堂的習慣。
二是黨員學生和學生干部要以身作則,發揮模范作用,在課堂中樹立正確使用手機的榜樣,相互監督,自覺接受老師得教育和遵守課堂紀律。
三是大學生要提高意識,培養自己對所學專業的熱愛,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在課堂中,尊敬老師,主動與老師溝通,積極思考,增強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有意識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自覺遵守課堂學習紀律,不影響他人的學習,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保證課堂學習質量。
智能手機對大學生課堂學習的影響有利有弊,分析其原因,從學校、教師、輔導員和學生等四個角度加強管理、引導和監督,共管齊下,利用好智能手機這把“雙刃劍”,發揮其積極作用,消除其消極作用,使其健康有序的發展,為大學生使用智能手機和課堂學習提供一個健康、豐富多彩的平臺,共建文明、和諧課堂,提高我們課堂學習的紀律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劉 潔.智能手機對大學生思想行為影響及對策研究[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 醫學版) ,2013,(3 )
[2]王 兵.論手機上網對高校大課堂教學的影響[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0 .5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