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世華
高中美術特長生是一個從小喜愛美術、有著明顯美術特長的群體,當他們畫著自己喜歡的東西時,真是廢寢忘食,不知疲倦,可以說只要能畫畫其它什么都不重要!他們享受著整個作畫過程,看著自己想要表達的效果逐漸在畫面呈現,喜悅之情一直在心頭蕩漾。當停下來休息一會時,看到畫面的不足,自己便不由自主地拿起畫筆改了起來。這就是畫畫,畫起來后想停都停不下來!
但在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很多美術特長生進入高中接受正規專業訓練后,他們反而喪失掉了對繪畫的熱情和熱愛,他們痛苦、彷徨、郁悶,甚至開始逃避美術專業訓練,課堂中學生們的逃課、課上偷完手機、畫畫中不停地接頭交耳、趁老師不注意偷偷溜出去等壞現象就會屢禁不止。它們不但嚴重地破壞了整個課堂教學秩序,更主要的是嚴重影響了美術教師的上課心情,使他們在大怒之下無法靜心教學,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大大降低!最主要的是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會影響這些孩子們的成績,會使他們的理想翅膀折斷,影響他們一生的命運!所以,探討孩子們為什么上高中后進行正規專業訓練反而對從小就喜愛的美術突然沒有熱情了、不愿意畫了的議題意義很大。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又是每位中學專業教師都面臨的難題。筆者通過多年在美術教學上的探索和改革嘗試,取得了一些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在就拿自己的一些經驗和心得與大家共享。
一、摒棄攀比價值判斷體系,樹立獨立價值評判體系
(一)攀比習慣毀了學習心情
毋庸置疑,高中美術特長生每個人都有美術天賦,他們每一個人在小學、初中的時候都是班里的繪畫佼佼者。進入高中后,由于這個群體都有美術天賦,再加上訓練內容相同,從客觀上就有了比較的條件。小學、初中是跟沒有美術天賦的普通學生比較,所以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出類拔萃,自信心很強,現在一群具有美術天賦的人湊在一起再比較,人與人之間的天資秉性總是有差別的,所以在美術專業訓練中成績相對落后的同學便開始郁悶、痛苦,懷疑自己的美術天賦。試想這種負面情緒如果長期存在,肯定會影響學生們對美術學習的熱情。為了擺脫這種痛苦、郁悶的負面情緒,有的學生便開始逃課、玩手機、上課說悄悄話,甚至上課時溜出教室。所以我說是攀比的習慣毀了這部分孩子。
攀比毀了孩子們對畫畫的熱情,攀比讓孩子們對自我產生懷疑,攀比使孩子們痛苦、郁悶,攀比習慣是扼殺孩子們的罪魁禍首。
(二)扭曲的攀比價值判斷體系導致學習焦慮
我們的社會、家庭、學校都喜歡比較,尤其對孩子的教育。學??荚囈琶?,家長們到一起也要互相打聽對方孩子的成績、名次和自己孩子的相比較。社會上也認為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才會有出息。所以要知道孩子的學習成績怎么樣、自己的水平怎么樣那就是比較,然后攀比。成績好的孩子有信心了,高興了,成績算不上好的孩子們可就遭殃了:周圍的人都會暗示你如此下去你沒有未來,父母焦慮了,老師焦慮了,孩子的親朋好友們都焦慮了,于是乎他們都把這種焦慮轉化成壓力鋪天蓋地壓向孩子。在這種思維模式下的孩子們別說熱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成績了,客觀地說只要能夠健康地活下來,心理不出問題已是萬幸了。鼓勵攀比的價值觀最終使強的更強,弱的更弱!在競爭中始終處于相對落后的孩子們由于長期跑不到前面去,就會自卑,過低地評價自己,經常自我懷疑,會苦悶、抑郁,從而無法正常學習,有的學生甚至選擇自殺來逃避這種競爭式學習,最終會自我毀滅。所以我們必須幫助孩子們建立一種新的價值體系,這種體系能幫孩子們建立強大的內心世界,使他們幸福快樂!
(三)樹立獨立的價值評判體系
有句俗語“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所以我們的父母、老師在教育孩子時最忌諱拿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而是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自我價值評價,我就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我是獨一無二的,我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我要做最好的自己,我要把自己最好的方面盡情地展現出來,我要活出最優秀的自己,如果我的才華只能是一棵草,我就要盡量長得挺拔茁壯!如果我的天賦只能是一朵花,我就盡情展現花的芬芳!如果我的能量讓我足以成為一棵大樹,那我就盡量高大粗壯,盡可能地為更多的人遮風擋雨!
所以不要活在別人的評價中,堅持做最好的自己,要樹立獨立的價值評判體系。
無數的大師就是不理睬別人的評價堅持做最好的自己從而成為優秀的人。比如德國繪畫大師門采爾,在柏林美院求學時被學校以“缺乏天資不可造就”為由進行勸退,但門采爾內心強大,沒有受到這些負面評價的影響,繼續堅持自己的追求,繼續做最好的自己,最終成為世界著名的繪畫大師。還有梵高,有人認為他是瘋子,偏執狂,在世時沒有人認可他的才華,可梵高并沒有理會世人對他的負面評價,依然信心十足、熱情而瘋狂地畫畫,最終成為人類最杰出的藝術家之一。這樣的例子很多,如達爾文、愛因斯坦、愛迪生等好多大師都曾被周圍的人包括父母、老師認為是“白癡”。
二、培養孩子們的團隊精神
在高中美術特長生的美術專業教學中除了培養孩子們做最好的自己,不去攀比外,還要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
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當中難免不被嬌慣,所以從孩子素質上說養成了任性、懶惰、依賴、受不得苦等缺點,而這些缺點也造成了課不好上、學生不好教的現象。我們都知道現在工作分工越來越細,一個工程、項目,包括我們的教育都是團隊在做,可以說團隊意識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注意培養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又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為此我在教學中開始推行用團隊精神推行教學,用團隊精神來塑造學生。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大力提倡付出精神
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里,肯為他人、為班級、為小組付出的孩子肯定是最受歡迎的,同時最受歡迎的孩子也是最快樂、大家最愿意幫助的孩子。在教學中反復強調每個人的作用。試想如果一個學生沒有團隊意識,心中沒有這個班集體,心中沒有其它同學,把自己孤立于這個班之外,會不會出現我行我素的行為,會不會出現許多違紀行為,會不會影響老師上課的情緒和課堂效率,會不會影響其它同學的學習?如果這個班的每位同學都這樣,我們的班還能存在嗎?所以每個人的行為都會對其它同學和這個班集體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所以每個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通過團隊和付出精神的教育,讓班內的每一個學生都意識到自己的一切都和這個班、每一位同學息息相關,所以當自己做出負能量的行為時就開始產生愧疚感,這就為下面的教學改革打下了基礎。
(二)采用團隊管理模式以凝聚團隊精神
為了讓每個人的課堂行為與別的同學發生關系,也為了為了保證班內的活力和適度的緊張,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讓不同的團隊競爭。在教學中我采取團隊競爭的管理模式來凝集團隊精神。
首先將我所輔導的30人按專業水平平均分成兩隊,通過個人演講、學生投票選出各隊隊長。然后我宣布游戲規則:每個隊今后就是一個團隊,大家在一起有難同當,有福同享。
方案公布實施后,學生們馬上開始了討論,最終制定出了自己隊的紀律守則和具體的懲罰措施。剛開始執行的時候,有些學生還是不當回事繼續遲到。這時候我明白做老師的必須心狠,嚴格按游戲規則辦事。比如按規定哪個團的有人遲到、早退、玩手機,哪個團隊就負責值日一周;哪個團隊的成績在周評中落后了,同樣要值日一周等等,隨著獎罰制度的嚴格執行,學生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與自己團隊的其它同學們息息相關了,每一個人為了不連累大家都開始約束自己的行為,就這樣遲到早退的情況在這種“游戲”中很快消失了。
(三)依靠團隊精神提升學生專業水平
為了使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我特意設定了在為學生們作業打分時不顯示個人成績,只公布團隊平均成績。在這樣的“游戲”規則下,每個團隊都想要贏,畫得好的同學必須快速畫完,以便有時間幫程度差的同學改畫;畫得差的同學為了不拖團隊的后腿,必須逼著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作畫當中,而且在畫的過程中會不時地請隊友幫自己看一下有沒有大問題。為了保證團隊贏,同學們主動出擊,相互幫助,指出隊友的畫的缺點,互相關心和提高專業水平。
(四)融入團隊達成團隊集體學習
在原來的上課當中,學生在畫的過程中就等著老師前來指點,老師不來就坐在那里死等,特別是到了作業的最后階段整個班都需要老師進行最后的指導,而最后的時間只有一個小時,根本指導不了幾個人。所以我告訴學生們當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身上時,多數情況下都是失望。因此當作業到結束前一個小時,我讓所有學生停下來,然后讓每個隊的所有隊員一起評論自己隊的每一張畫,我在旁邊聽,其實除了個別作業需要我再點評一下,大多數作業隊員們挑出的不足就是我要講的全部,甚至還要多。因此我跟學生們說,從現在開始就要鍛煉自主學習,特別是依靠團隊的學習能力,當你的團隊在一起探討時你的收獲比問老師還要大,而有了組織團隊學習能力的人無論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做得出類拔萃。
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學生們逐漸相信、認可了團隊學習的價值和效果,有了什么問題他們開始自己商量、探討、研究,他們在逐漸成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得真好!
基于以上認識,我也在不停地學習,教學中時常專業以外的知識比專業知識更重要。在專業教學中,我還為學生們相繼開設了承諾的力量、行動的力量等系列關于人生的課程,在課程中把學生思想和行為中出現的負面狀況,通過層層分析找出根源,然后和學生們一起分析這個根源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什么危害,再共同探討如果讓我們有一個燦爛的人生,我們應該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價值觀,通過互動學生們打開心扉深入探討,我在旁邊適當地加以引導,最后逐漸形成共識,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逐漸清晰、形成,課程每次結束后學生的態度都有所改變,積極性持續走高,當然“結果”也越來越好。
以上是我最近一段時間的教學探索——依靠獨立價值評判體系和團隊精神突破美術專業教學瓶頸,頗有收獲。當然,隨著時間推移新問題也會相繼出現,但我相信只有不斷創新我們的教育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
邢臺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