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芳
【摘要】在當代中國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當今最為重要的生產力。而數學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基礎學科,在社會當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偉大的領袖毛澤東說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也就使得小學的數學教育越來越重要,而小學數學教育往往脫離實踐,雖然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一再提出數學教學應當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但這一說法卻并未被大多數教師貫徹和實行,尤其是在邊疆當少數地區,因為地理位置偏遠而使教學政策并未被傳達或傳達的不準確。本文當中主要的研究問題是邊疆地區的小學數學生活化問題,在文章當中系統的參照了當代國內和國外的教學方法進行系統理論化的分析,這對于邊疆地區的數學教育與改革有著重要的啟示性作用,并且提出了小學數學生活化教育的實施策略,進而有利于邊疆地區小學數生活化實踐的全面推進。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 實踐
前言:所謂的生活化教學簡單而言就是在教學當中將書本當中的知識與社會實踐或者生活當中的具體事例相結合,從而改變以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簡單機械的按照書本進行簡單的宣講,進而達到增加學生學習樂趣,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而在小學的數學教學當中,學生們往往處于剛剛對社會的認知階段,倘若老師只是簡單的進行書本的宣講,那么必定會讓很多的學生提不起興趣,走神。但是在教學當中加入很多生活的真實例子,使數學的教學貼近生活,貼近孩子們喜愛玩耍的本質,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小學生們對于數學學習當中的興趣,使學生們在學習過程當中保持較高的效率,不致在學習當中對數學的學習產生厭煩,為今后的整個數學體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研究現狀
1.1小學數學生活化國內邊疆地區現狀
在上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通過自己對教學的認識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沒有生活做教育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等一系列的著名教育觀點。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當中,系統的闡述了生活與教育相結合的種種有點,進而使生活當中無處不含教育,教育當中無處不含生活。這一理論對中國當代教育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與教育相結合這一理論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已經深入中國大多數教師的心中,并且以這一理論為基礎不斷的進行實踐和發展,為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在中國邊疆的少數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偏遠,教學觀念相對落后,師資并沒有接受專業系統的培訓,從而使得大多數學校在數學教學過程仍然在按照書本進行簡單機械性的宣講,并沒有與生活化的案例相結合。在此我們以云南臨滄地區的某小學為例,,該學校在臨滄位置偏遠,當地人民對學習的態度也較為不一,該校當中的教師都是老一輩的教育工作者依然堅守在崗位上,并沒有新的教師來補充,者從一定程度上而言,不僅使得該地的教學觀念十分落后,而且在教學過程當有著相當的教師教學時按照書本進行簡單機械性的宣講。可以說這仍然是邊疆地區教學落后于經濟發達地區的主要原因。雖然當代邊疆地區教育水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朝著高質量的教學發展,但是關于教學生活話這一問題仍然是邊疆地區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
1.2國外數學生活教學對于中國的啟迪現狀
在上世紀20年代初,美國的著名教育學者杜威在教學過程當中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觀點”,隨后這一觀點在歐美社會乃至全世界的教育理論當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在杜威的理論當中認為學習并不是單純的強迫人們去增長認識,而是使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成長和發展。這一理論隨著世界教育體系的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同,并在中國改革開放后隨著外國理念于中國思想想交融的過程當中融入中國的教育體系當中,并對中國的教育邊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西方觀念的影響下,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研究得到了中國教育學者的普遍關注,由此中國的教育學者也在教育過程當中從不同的角度對教學生活化開展了更為深刻的研究。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2.1靈活使用教材,教學當中引入現實生活元素
在教學過程當中,教材作為教學最根本的內容,是學生們獲取知識的重要泉源,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的重要依據。在此我們可以簡單的說,教學是教師把教材上的知識教給學生,從而使學生了解和認識教材。但是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并不應該簡單對教材當中的內容進行講解,因為書本所能承受則字數有限,因此往往使得書本死板無趣,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難以接受。對此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將書本當中的知識點進行重組和整合,并適當的添與學生們生活有關的例子刪去與學生生活相差較遠的例子或非數學的其他知識點使得教材上的知識點在數學的講解當中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小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我曾經去過云南省楚雄市某小學進行聽課,在該所學校當中,首先教師在上課時已然基本不看教材,而是在熟悉的了解教材之后充分的將實現生活當中的元素與教材相結合,課堂上經常舉出生活當中常見的例子,例如講到厘米的時候,教師不會直接灌輸厘米的概念,而是分別列舉螞蟻,打火機,馬等一些列生活常見的東西,然后融合成幾個小故事,讓學生猜測故事當中的長度。再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不僅在引得學生嬉笑使學習更加快樂,同時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2.2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生活興趣
小學的數學教學往往是枯燥的,因為在小學生這樣一個活潑愛動的年齡里去讓他們記住數學公式,進行數學運算是令小學生非常困惑的,尤其在邊疆地區教師師資狀況落后的情況下,教師僅僅是簡單以教會書本知識為目的。但是在教學過程當中增加一些與小學生生活相符的情境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我們在小學數學教訓過程當中應盡量挖掘和改編與生活相關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們在數學的學習過程當中,不斷的與社會會實踐結合起來,使他們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愛好,使他們在數學的學習當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2.3體驗生活應用,領悟數學價值
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成長的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缺解決不了。對此,小學教師們可以在課堂上開設一個專門的片段,使小學生們提出一些日常生活當中所遇到的問題,在老師的帶領下,用數學的理論和觀點進行研究。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布置一些小學數學能解決的問題,例如讓學生對家庭當中的某一個物體進行測量,對一個杯子的容量進行測算等。這一系列的課外學習內容相對于老師在課堂上枯燥無味的講課和課下老師布置書面作業而言,起作用要打的多。因為這不僅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較大的提高作用,而且對于學生的操作能力、計算能力、思維的開放等多方面都擁有較大的提高,從而是學生在生活當中,就能輕松的學習數學,了解數學,領悟數學的價值作用。
結語
小學數學對于學生的知識體系有著重要的作用,邊疆地區的學生往往會因為老師枯燥無味的書本教育變得對數學產生厭倦,從而對今后初中、高中、大學的數學學習都造成極大的影響。但是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這不僅可以提高學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而且有利于學生從自身的實踐能力、操作能力、思維能力等隊方面進行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常鑫.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 校園英語. 2014(11)
[2]鐘金洪.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探究[J]. 考試與評價. 2014(04)
[3]姜汝亮.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 新課程學習(下). 2014(01)
[4]張洪梅.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 2013(34)
[5]黃彩華.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J]. 小學時代(教育研究). 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