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玲
摘 要:能否做好醫院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為醫院有效地開展醫療、科研、教學服務提供良好的環境與物質基礎,是醫院國有資產部門與管理工作者所面臨的問題。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固定資產在醫院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進一步增加,如何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進一步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醫院管理者的責任和義務。但在現實中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其作用的發揮。文章從當前醫院資產管理現狀入手,分析了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醫院 固定資產 投資制度 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5-097-02
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固定資產在醫院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進一步增加,如何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進一步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醫院管理者的責任和義務。但在現實中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其作用的發揮。筆者擬在本文中對此問題進行探討,旨在拋磚引玉。
一、醫院固定資產的概念與分類
何為醫院的固定資產?簡言之,就是進行各項醫療、科研、教學活動的物質基礎,是體現一家醫院的經濟實力、醫療水平以及整體規模的重要指標,也是保障廣大患者與人民群眾健康、平安的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條件。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的科學管理,才能充分發揮大型醫療儀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經濟效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
根據財政部、衛生部關于印發《醫院財務制度》的通知(財社【2010】306號)文件精神,價值在1000元以上的(包括1500元以上的專用設備)使用時間1年以上(不含1年)并在使用過程中還保持著原有形態的資產,都應該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醫院的固定資產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組成:房屋以及建筑物、一般設備、專業設備與其他固定資產。
二、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責權不清
領導重視程度不夠,職工管理意識淡薄,部分醫院領導存在重錢輕物的思想,導致資產管理人員工作得不到重視,管理力度不夠。有的醫院上自高層領導者,下至各部門、科室工作人員,對醫院的固定資產缺乏足夠的重視,表現在:重購買輕管理,重使用輕維護,需要時想起來,不用時棄之一邊。造成“九龍治水,多頭管理”,職責不明。有的醫院沒有統一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也沒有制定嚴格的資產管理制度,財務、總務、房產、設備等科室各管一攤,金額、設備、儀器、房屋、家具等缺乏明細賬目,也沒有固定資產卡片,賬賬、賬物不清,不是有賬無物,就是有物無賬。許多科室也沒有專門人員負責固定資產,大都是兼職,對領用資產既無領用、維修記錄,也無歸還記錄,也沒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長此以往,國有資產流失現象時有發生。
(二)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執行情況不佳
資產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物資管理部門工作缺乏制度控制或在資產管理中不作為。醫院各類固定資產品種多,數量大,分布廣,這就要求必須要有嚴格的制度控制,但醫院往往存在制度不夠健全,即使有相應的規定,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監督。
(三)對固定資產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使用效率低下,“跑冒滴漏”現象嚴重
由于醫院內部沒有建立統一的固定資產協調調配機制,從計劃——購進——保管——各個環節都很少有財務、審計等部門的參與,透明性不高、計劃性不強,使用部門只要提出購進報告,主管領導一般都會批準,財務部門只能照此執行。很少有嚴格的可行性論證抑或是效益分析評價,醫院各部門、各科室都爭先恐后地爭儀器、上設備,只要是別的醫院有的自己醫院就得有,只要是其他科室有的自己科室就得有。購進的儀器設備必須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價格最高的,這樣才能顯示自己醫院、自己科室的先進水平。結果必然會造成所購進的儀器、設備大量閑置、使用效率低。有的科室幾年前購置的設備甚至連包裝都沒有打開,就該更新換代了,導致大量資金浪費,國有資產流失。
(四)資產管理部門工作程序不夠嚴密,造成資產管理混亂
使用科室缺乏專人管理,在科室人員變動時,不能及時辦理必要的交接手續,這樣勢必造成資產下落不明,導致資產流失。對于待報廢固定資產處置不及時,只要新設備到位,不影響工作,舊設備報廢問題便無人問津。新設備一旦購入,利用率如何,是否能給醫院創造經濟效益,卻無人關心。連續幾年都沒有盤存過一次,有的庫管員都已退休,但是他在任期間就已報廢的資產還在賬上,沒有及時核銷,導致嚴重的賬實不符。
三、如何進一步強化醫院固定資產管理
不破不立,立就是創新,立就是規矩。隨著醫院規模的進一步擴張,固定資產會越來越多,在醫院整個經濟中所占的比例會越來越大。因此,醫院領導者對此要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另一方面,要抓細、抓實、抓好固定資產管理中的每一個環節,一切按制度辦事,“不越雷池一步”,才能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進一步明確國有資產的重要性,樹立全員重視國有資產的觀念
為了切實保證醫院做購置的固定資產科學、合理、規范,醫院領導要經常組織各部門、各科室相關人員,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摸清家底,掌握第一手信息,哪些科室需要添置哪些儀器、設備;哪些部門需要增加哪些辦公用品,都要做到一目了然,胸中有數。對確定要購進的大型醫療設備,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杜絕暗箱操作;同時,還要開展采購論證,從采購前的組織人員及時了解市場行情及國內外先進技術,并寫出可行性分析報告交固定資產管理領導小組審核;到“貨比三家”,通過嚴格的招標采購制度進行請購、詢價、招標,嚴把質量關、價格關、品質關;再到購入后檢驗——入庫——上賬——專人負責——出庫——使用申領——定期檢查等每一個環節,都要落到實處。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公開透明,不留死角,防止腐敗現象發生。
(二)進一步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建設
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做到責任到人,根據《醫院財務制度》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結合醫院具體情況,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醫院資產管理辦法,明確資產從申請到處置整個生命周期中各個環節的操作程序,各崗位資產管理人員職責及其在資產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做到責任到人,避免腐敗現象的發生。
(三)進一步強化固定資產指標考核,加強全體員工的增值意識
要在醫院自上而下地開展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宣傳活動,并將固定資產管理列入醫院對每一個使用部門、使用科室的考核范圍。讓每一位醫務工作者和員工都加強增值意識,人人為防止“跑冒滴漏”做貢獻,個個為增加效益出謀劃策。各部門、各科室要將責任落實給具體人員;同時,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各種設備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醫院質控部門要定期考核使用科室固定資產管理指標落實情況,考核結果要與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科室的獎金掛鉤,從而促進各相關部門、科室與責任人都能夠進一步增強保值、增值意識,有效地防止資產閑置及流失,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四)進一步嚴格內部控制審計,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目前,醫院基本上都設立了審計部門,在資產管理工作中,應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作用,對資產管理的全過程進行不定期審計。事前,可根據使用科室提出的申請,對市場進行調研,作出設備的投資論證,避免盲目投資,造成資產重置,給醫院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事中,應對科室的使用情況及經濟效益進行分析論證,避免資產閑置,提高資產使用效率;事后,可對報廢及變價收入的去向進行監督檢查,防止資產流失。另外,審計部門還應嚴格監督檢查資產管理程序,發現漏洞與薄弱環節要及時予以糾正,“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五)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報廢與固定資產清查制度
要定期盤點,摸清家底。醫院資產具有品種多,數量大,分布廣,不易清查的特點,使醫院資產管理增加了難度,這就要求醫院資產管理工作者盡職盡責,定期盤點,做到心中有數,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同時,對早已淘汰不能使用的醫療儀器、設備要及時處置,從書面報告——報廢清單——審核備案——研究決定——上級審批,到統一處理,銷賬核銷,每一個環節都要有記錄,一目了然,杜絕隱患。只有這樣才能減輕負擔,輕裝上陣,為醫院發展注入活力,增加動力。
“涓涓溪流匯成大海,點滴善舉成就大愛。”進一步做好管理工作,提高醫院固定資產利用率是保持醫院健康、有序、規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因此,我們要用中國精神,講好中國故事,做好中國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要建立健全規范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從而使全體員工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據,這樣才能立木而行,嚴格管理;才能促進醫院健康持續穩定地發展,促進醫院的良性偱環,使醫院更好地服務于廣大患者。
參考文獻:
[1] 李潔,如何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國論文下載中心,2009(12)
[2] 劉淑英.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08(12)
[3] 張培征.如何加強對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4)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 河南鄭州 450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