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靜
【摘要】進入21世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小思想品德教育課程已經成為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階段開始學習思想品德課程,能夠使學生從小就養成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的習慣,為學會如何更好的做人做事打下一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思想品德教育也成為了學生受教育的必修科目。因此,對于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的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效率已成為他們面臨的一大問題。
【關鍵詞】小學 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效率 策略
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在整個小學階段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眾所周知,教育要從小抓起,而作為每個人都要接受的德育更是不容小覷,因為它將伴隨每個人的一生,對于我們今后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作為基礎的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其關鍵作用時可想而知的。與此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身心發展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是接受一切新事物新觀念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對其進行良好的教育,對于其未來的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及原因
雖然國家已經把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納入了小學教育必要教學之中,然而,實際的小學教育中,仍存在不重視甚至忽略該課程的教學。大多數學校以及教師仍然主抓語文、數學、外語這樣傳統意義上的主要學科,對于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則是持著可有可無的態度。他們單純的以提高升學率為目的,而忽視了對學生德育的教育,以至于許多學生的不良習慣沒有得到及時的改正,甚至在小學的教育階段又生成了更多的不良嗜好。
針對大部分小學教育不重視思想品德的教育,究其根本原因:一是國家對于素質教育這一概念的宣傳不夠,沒有能夠深入到基層,對這些基層的教育工作者進行透徹的講解,也沒有從政策法規上給予相應的幫助。二是學校以及教師對于當前國家提出的素質教育的概念認識的不透徹,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二、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對于我國現階段的教育,傳統的應試教育已開始逐漸被素質教育取代,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對于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性這一時代問題。作為素質教育至關重要的德育,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抓好基礎的德育教育,就要從小學階段做起,而且還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塔不見你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助推劑,同時,對于學生更加有效的認識并掌握思想品德知識以及提高他們的品德素養具有重大的意義。
1、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把自己放在一個具有絕對權威的地位,使學生隊其產生一種敬畏,從而對于教師的言行都是以服從為主。我們知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占據主體地位的,而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要轉變師生的角色,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可以自由的發揮自己的見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思想品德生活下冊第二單元《班級的榮譽》——“班級風景線”一課時,讓學生參觀其它班級的室內布置,然后在班級內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后再由學生合作完成本班級的布置。這樣,學生擁有了學習的主動權的,同時也獲得了相應的自主權,就可以逐漸提高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之中,從而獲得豐富的知識。
2、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平臺。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針對教學的具體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參與其中,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領會教學的重要的內容。例如,對于“班級小明星”一課的學習,以班級內的優秀學生為代表,讓學生對其進行評價,指出哪些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向他人學習。
3、與現代化教學設備相結合,改變傳統的單一口頭傳授。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可以說是應有盡有,而應用最多的是多媒體技術。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門語言課程,但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獨特特征,將單純的語言描繪以圖文并茂并結合聲音展現出來,帶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活躍課堂氣氛,也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思想品德“大師成才的故事”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大師的紀錄片或者是電影,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的體驗大師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過程中的喜悅和艱辛,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比單純的講授更加吸引學生。
(二)因材施教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對于學生的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人與人不同,所受的環境以及家庭教育等都有所差別,因此,在對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也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教育和引導。作為教師,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采用不同的標準有針對性的去進行教學。
(三)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安排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身心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事物的認識能力還不夠完備,因此,作為小學階段的教育者,要了解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掌握該階段學生的心理變化過程,從而采取適合此階段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
(四)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思想品德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教師在講授知識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指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例如,在學習“美好的家園”時,通過展示大自然的美麗風景與被破壞的風景的比較,讓學生了解到我們的生活與大自然緊密相關,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從而提升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并掌握有關的環境保護方法。
結語: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已成為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的培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對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內在的修養,從而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突出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湘春. 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 現代閱讀.2013(10)
[2]龐時杰. 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 教學前沿.2012(05)
[3]董妍.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效率[J]. 中國校外教育.2014(03)
[4]梁純.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集中基本方法的應用[J]. 新課程(教育學術).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