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根據會計工作崗位特點,創建“1個導向、2本證書、2大技能”的“122”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該培養模式實施“畢業證、職業資格證”雙證書制度,培養學生綜合技能、專業技能。依據崗位職業技能和職業認證標準,將知識技能與證書考核緊密聯系,實現理論教學與崗位實訓、行業實訓相結合。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人才培養模式 改革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5-247-03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以校企合作,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為原則,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和企業優勢,與企業共建校外實訓基地。以培養會計行業就業崗位為導向所具備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既能用手工方法處理日常會計業務,又能用會計軟件進行會計核算,具有良好會計職業道德、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創新理念、團結協作和責任意識,適應中小企業會計工作需要,具備職業發展潛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主辦會計人才。
一、“122”人才培養模式
堅持工學結合為切入點,根據會計工作崗位特點,創建“1個導向、2本證書、2大技能”的“122”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即以就業為導向,實施“畢業證、職業資格證”雙證書制度,培養學生綜合技能、專業技能。依據崗位職業技能和職業認證標準,將知識技能與證書考核緊密聯系,實現理論教學與崗位實訓、行業實訓相結合。
“122”人才培養模式設計流程: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廣泛深入的人才需求調研,針對會計專業人才需求開展會計職業崗位群分析,制定初步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人才培養規格并進行行業專家論證,依據會計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確定行動領域并按一定的歸類原則設計學習領域,確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報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評審,校企共同全面、全員、全程監控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運行與實施,并考核評價。圖1為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設計流程圖。
為保證專業教學符合人才市場需求,通過開展學校與企業調研,乃至畢業生的跟蹤訪談等,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初步形成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以會計行業就業崗位為導向所具備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既能用手工方法處理日常會計業務,又能用會計軟件進行會計核算,具有良好會計職業道德、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創新理念、團結協作和責任意識,適應中小企業會計工作需要,具備職業發展潛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主辦會計人才。“122”人才培養模式示意圖如圖2所示。
二、“理實一體、課證融通”課程體系
基于“122”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工學結合為平臺,根據會計職業工作崗位和會計核算過程,全面推進以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為本位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改革,最終形成工作過程導向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框架。會計電算化專業“理實一體、課證融通”課程體系如圖3所示。
“理實一體、課證融通”課程體系通過五部分實施,即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職業核心(認證)課、專業技術崗位課、專業實踐課。
1.公共基礎課。培養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和責任感,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2.專業基礎課。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素質,具有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精神,嚴格遵守會計相關法律法規的科學態度,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和細致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職業道德素質。
3.職業核心(認證)課。由于會計專業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不管實踐動手能力有多強,必須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因此在學生進校初期安排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科目的學習,后續逐步安排初級會計師證等相關課程,通過考證提高學生畢業后就業競爭力。
4.專業技術崗位課。課程充分體現了工作過程導向,打破傳統學科型課程以學科知識邏輯為主線、專業理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內容,將傳統的理論課程內容全部重排,針對實際工作任務需要,按以上學習領域的順序依此排列,以職業活動為主線,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本位,實現分段教學,職業崗位特色鮮明。
5.專業實踐課。著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專業實踐通過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雙渠道,按照“專業認知實習——崗位仿真實訓——行業對接實訓”的遞進式實訓環節,與理論課程同步融合,切實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三、教學質量保障
在明確專業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從抓專業教學建設入手,開展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培養和實驗實訓條件建設。針對教學環節的組織管理和教學效果兩個方面,對教學質量進行檢查和評價。教學環節的組織管理主要包括期初、期中、期末教學檢查和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等。教學效果評價主要從考試成績、畢業生的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和就業率等方面進行。通過總結歸納分析,將信息反饋到專業教學建設中去進行整改。會計電算化專業質量保障體系如圖4所示。
四、結束語
通過“122”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會計電算化專業畢業生得到企業一致認可。企業認為會計電算化專業“122”人才培養模式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規格符合企業用人要求。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南陽中科會計師事務所等多家企業和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豐富的企業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實習環境。“122”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學生在企業的長期發展,課程教學改革能夠密切結合企業實際,體現了工學結合特色。
參考文獻:
[1] 劉曉峰,王蓬.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創新.財會教育,2011(9)
[2] 王欣.“知行合一”理念下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價值工程,2013(35)
[3] 劉英.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009
[4] 周琳.新形勢下管理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級對策研究.經濟師,2014(2)
[5] 李紅.淺談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科技資訊,2010(36)
[6] 汪振綱.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教育視角,2010(7)
[7] 樊嬋嬋.試析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時代金融,2013(8)
[8] 王艷芳,肖剛,關鳳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查與現狀探析.才智,2015(1)
[9] 施穎.專業方向細分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改革初探.商,2013(2)
[10] 蘇艷.淺談工作過程導向下的精品課程建設——以《Flash動畫制作》課程開發為例.科技資訊,2009(9)
(作者單位: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南陽 473009)
(作者簡介:王娜,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從事經濟管理類研究。)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