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摘 ? ?要】班級管理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課題。一個班級匯聚了從四面八方而來的學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家庭,而這些不同家庭的同學聚集在一起便成了一個大家庭,班主任則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如何構建一個有向心力、有戰斗力的班級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班級 ?管理 ?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056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路人,是聯系學生與各科教師之間的紐帶,當發生空課的情況時,班主任要及時聯系各科老師。而且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象征,談到一個班級,首談的便是班主任,班級的優良與班主任個人能力有著很大的關系。
一、班級是個大家庭,班主任要做好班級管理
一個班級至少有幾十位學生,這幾十位學生分別來自不同的家庭,擁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家庭教育,導致每個學生性格都有差異,剛入一個新班級,學生很容易形成小群體。在初期過渡階段,如果班主任沒有做好與學生的溝通管理工作,很容易導致自己的班級成為一個沒有向心力,沒有組織,不團結的松散組織。因為一個班級剛組建時,同學之間都很陌生,在這一階段,班主任就要做好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促使同學之間熟絡起來。
班主任可以舉辦班級活動,通過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彼此之間加強了解,也會使班主任本身加強對自己學生的了解。有些學生家庭條件不好,可能會自卑,不敢跟同學交流,而家庭條件好的又有可能不屑與其他同學交流,正是因為出現這種情況,同學彼此之間就會沒有多大的感情,班集體就不團結。班主任舉辦班級活動這一方法,是解決同學之間互相不了解的一個很好的辦法。例如,分班組成一個班級之后,第一任務就是選好班委,因為班級內務需要同學幫助。而在初期,同學之間互不了解,這時班主任可以征集同學們的意見,想辦什么活動,可以讓全班同學都參見。當同學們對彼此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民主選舉班委,讓有意向的同學上臺發表競選意愿。讓全體同學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選擇。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隨機分組,每次組員都不一樣,而且選出一名不是班委的同學當組長,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當領導,都可以得到鍛煉。而且班主任要每個月審核一下班委,審核當然是民主審核,在班里實行無記名投票,讓學生根據班委日常的表現做出明智的判斷,因為班主任對班委的了解還不如學生,畢竟學生是朝夕相處的。班級活動還可以開設獎項這一環節。大家在比賽過程中都會將心聚在一起,力朝一處,目標都一樣,活動結束后大家都認同隊友的努力,都會意識到他們是一個團隊,他們需要團結。反復經過幾次之后,同學們之間也已經彼此了解了,每個同學之間都有過一起奮斗的努力,彼此的感情也都慢慢擴散了,慢慢的擴散到整個班集體,大家能夠和睦相處,彼此關心,一個溫馨的大家庭就此建立起來了。
二、制定班規,賞罰分明
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校有校規,班也要有班規。如果一個班級沒有班規制度來約束學生,那再團結的班級也會如同一盤散沙,班里學生就像扶不起來的阿斗,整體成績又怎么會提高呢?
前文提到過選班委是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但如果沒有班規,班干部就發揮不出該有的作用,沒有標準來管理同學們,很可能會出現同學頂撞班干部,所以制定班規是新班級建立的第二任務。有了班規,大家就要嚴格遵守,班干部在管理班級時,也就有了依據,那如何制定班規呢?班主任需根據本班特點制定符合班級特點的規定,這項工作的施行是需要班主任和全體同學一起完成的,需集思廣益,班規的制定需要慎重再慎重。班主任也可以到圖書館查閱資料,同學們參與部分主要是為了集中學生的意愿,讓學生自己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意見中有學生自管自育的成分。讓學生積極獻策,既體現他們在課堂上主人翁的地位,又能促使學生加深對班規的理解,違背了就該有懲罰措施。對于班規的施行,要不斷進行升級、量化,最后制定出一套適合班級情況的班規,由大家一起制定的班規具有大眾化適應性,大家都愿意接受遵守班規,班級的紀律和學風都會隨著班規的成形而逐步提高。
三、班主任的個人工作修養
除了做好班級內務之外,班主任自身的綜合素質也是很重要的。教師和學生之間就像父母與孩子,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到孩子的言行,班主任是一個班級里幾十號學生的大家長,就要時刻注意個人的言行舉止。班主任在日常工作方面,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尊重學生,傾聽學生。②做好與家長的聯系工作。③走近學生。
1.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克服一個誤區:班主任是居高臨下的,班主任的話學生必須唯命是從。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每個學生性格不同,性格溫順的學生可能會聽從老師的,可如果一些盲目個性的同學可能會反駁班主任,導致學生與教師產生矛盾,也不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級。有人曾說:如果教師在工作上、知識上、成就上有輝煌卓越的表現時,那你就會看到所有學生都會傾向你這一邊。所以,班主任要學會尊重學生,學生在學校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難,這些困難有的來自學習,有的來自生活上,有的則是同學之間產生的矛盾。如果同學之間產生矛盾,班主任只是一味責怪,不但解決不了矛盾,而且很可能使同學矛盾擴大至他們的朋友圈。所以,當同學們遇到困難,產生矛盾的時候,班主任一定要認真聽學生訴說,做他們忠實的傾聽者,畢竟班主任的學習經驗、生活閱歷相對學生要豐富一些,所以,班主任要注意傾聽,并適當的給他們建議,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抉擇。
2.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經常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反映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有些學生并不善于表達自己,班主任通過與學生家長交流,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性格,而家長也能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當學生有煩心事自己無法解決的時候,班主任能多角度的安慰學生,引導他們樹立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還有一種情況,是班主任需要格外注意的,在與家長溝通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只說學生的缺點,要多跟家長分享學生在校的優點長處,如果有很嚴重的缺點需要家長配合解決之時,可以跟家長透露一點。與家長做好溝通,對班主任的工作有很大幫助,也可以促使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3.走進學生,與學生做朋友。班主任也是班級的任課老師,只是在自習課和課間出現在教室的頻率較大,但是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班主任一到教室,教室瞬間鴉雀無聲,許多學生都是惶恐的,他們裝作在學習,其實只是為了應付班主任。這一點是及其不好的,所以,班主任需要走進學生,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放下身段,經常召開班會,總結班級問題以及征集同學們對班主任的看法,與同學們做朋友。要做到當學生看到班主任的時候是放松的,溫暖的,而不是緊張的。
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級是一門很深奧的功課,需要班主任因時而變,因為每一位學生的性格、學習特點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班主任需要靈活應對,班級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是否足夠優秀。所以,作為高中班主任,需要具備耐心、信心,能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