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金來
【摘 要】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樂于學習數學的心理素質,是讓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
【關鍵詞】數學;樂學;興趣
興趣是一種心理素質,是人們對事物感覺到喜愛的情緒,是一種情感因素,非智力因素。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追求自身的全面發展。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樂于學習數學的心理素質,是讓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因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今,新課程改革已經向縱深推進,我們的教學仍不同程度受傳統教育的束縛,忽視了對學生心理的培養,要針對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學習主體的個性差異,設計適合不同學生得到相應發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斷增強樂學數學的心理素質,不斷迸發學習數學的動力,從而增強數學教學的雙邊效果。
一、努力展現知識背景,激起學生樂學數學的興趣
數學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年代,每一個數學概念的誕生和發展都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展現所教內容的歷史背景,恰當的穿插一些數學史料,讓學生沿著數學發展的足跡,認識理解數學的內涵和真諦,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發現學好數學的用處。這無疑會激起學生樂于學習數學的心理欲望。
例如,在引入實數概念時,教師可先向學生介紹“數”的概念的發展史。從遠古的“結繩”和“堆石”記數法。逐漸產生了“自然數”概念;在丈量土地、計算長度和產量以及分配勞動成果的過程中,有了“正分數”的概念,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又產生了“負數”。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逐步產生了“有理數”、“無理數”等。并向學生指出,我國是最早使用分數運算法則和正負數加減運算法則的國家。學生聽完數學史故事后,精神振奮興趣倍增,從中體會到數學發展史就是人類不斷實踐探索,戰勝困難的奮斗史。由此,學生學習實數這一部分知識,自然興趣盎然,求知欲強,不再枯燥,學得津津有味。可想學習效果自是不同。
二、用心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樂學數學的渴求
創設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渴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認識、體驗和理解知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考慮到學科自身的特點,還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為學生提供思維的素材和空間,讓學生的思維在這氛圍中探索、發現、獲得知識。初中數學是數學學習的一個新的開始,初中代數用字母表示數,從特殊到一般,提高了抽象性,增加了理解的難度。用心創設各種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渴求,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覺得“學習有味”,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來。
例如,在講“冪的知識”時,可以拿一張只有0.01mm厚的白紙對學生說:“這張白紙經過對折30次之后的厚度有多少?有我們的教學樓這么高嗎?”停頓片刻后說:“要超過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8m!”學生驚訝,教師乘勢指出“學習了冪之后,我們可算出其厚度為約10737m。”學生定會興趣盎然地進入新課的學習,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維最積極;增強教學的形象性,滿足學生學好數學的渴求。
三、精心選擇課堂練習,鞏固學生樂學數學的意識
課堂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徑,是數學教學中一個極重要的環節,只有適當地練習,才能打牢基礎。設計課堂練習時,可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出些鞏固概念、培養能力、一題多解等的練習,可以先練后講或先講后練,也可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同時控制習題的難度與數量,不搞題海戰術,不出偏題、怪題難倒學生,讓學生在平淡的練習中體會無窮樂趣,在輕松練習中逐步積累知識,提高能力。鞏固學生樂學數學的心理意識。
例如:在講“一元二次方程應用題”時,可以這樣出題:本屆世界杯足球賽有32支足球隊參加小組賽,每小組4支隊伍,問一共要舉行幾場小組賽?這種題的設計趣味性強,難度不大,又符合當前中學生喜歡足球的心理,通過討論即可解決問題。學生能從解題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鞏固了樂學數學的心理意識。
四、多方融洽師生關系,調動學生樂學數學的動力
一位教育學家說:“一個數學老師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學生教得喜歡學數學。”因此,在教學中師生相互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數學老師和學生建立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從多方面融洽師生關系,調動學生樂學數學的心理動力。
例如,數學教師在平時要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民主和諧、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教師妙趣橫生地教,學生生動活潑地學,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運用。定期收集同學們對數學課的意見、看法,根據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在不破壞整體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可以做適當的微調。經常與學生進行一些集體活動,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親和力。這樣從多方面融洽師生關系,學生才能喜歡這位數學老師,對數學這門課程倍感興趣,進而調動出學生樂學數學的心理動力。
總之,學生樂于學習數學的心理素質,有賴于數學教師的精心培養和細心呵護。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感到其樂融融,從而達到“有趣的學”,“快樂的學”的最佳境界,有力增強學生樂學數學的心理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