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梅花
【摘 要】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應該有更廣泛、無私、真誠的愛。愛是班主任教書育人的動力基礎,實踐證明,貫穿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便是“愛的教育”。
【關鍵詞】愛;主旋律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用愛心與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心心相通,心靈交融,這樣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做好班級工作。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愛是班主任教書育人的動力基礎,實踐證明,貫穿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便是“愛的教育”。
一、愛,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
愛心是一個班主任管好班級的基礎,只有愛學生,學生才會信任你。我班上有一個學生,叫陶家輝。他家里很貧窮,而且他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可能因為這些原因,他一直都很自卑,學習也不太積極,并且在班上經常搞惡作劇。
那是一個下大雪的早晨,我在教室上早讀,忽然發現陶家輝竟然沒穿襪子,我二話沒說,到商店里買了一雙棉襪給他穿上,他當時感動得淚流滿面,對我說“老師,您真好!”,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說:“你如果能好好學習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從此,他好像明顯變了一個人,不但自信起來了,而且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我想,這就是愛心感化的結果吧!
二、愛,要有一顆包容心
有人問:世界上什么地方最寬闊?法國作家雨果回答:“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孩子的成長需要廣闊的空間,而寬闊的心靈能夠包容萬物。哪怕是孩子的缺點,老師也要用愛的胸懷給予包容。
天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包容,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因此教師要以愛的胸懷學會包容,給孩子一個寬松的成長空間。
新學年開始時,我們班轉來一個學習很差的學生。他不喜歡說話,更不愛學習,真是讓我頭疼。一天,我在教室上課,他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我問他原因,他說幫一年級同學打掃衛生去了。我還真有些生氣,說他只知道干活不上課行嗎?有幾個同學看著他窘迫的樣子,低聲笑了起來。他低著頭坐回座位。隨后的幾天里,他老是低著頭,不說話。我把他叫到了辦公室,問他原因。他說:“老師,我學習差,難道就不能幫助同學了嗎?不是說,勞動最光榮嗎?我該怎樣做呢?”我無言以對,是呀,該如何對待這個學習不理想卻樂于助人的學生呢?思索之后,我覺得應該從他身上的優點入手。我嘗試著接近他、欣賞他,用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關愛他,時常在班里表揚他,幫助他改正缺點。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發現他變得更加踏實肯干了。我就不失時機地把班級的一些事物讓他負責。班級如果有什么集體活動,總是讓他參加,他完全融入到班級的大家庭中了,臉上的笑容多了。這使他增加了學習的信心,我發現他上課聽得認真了,作業也整齊了。漸漸地,他愿意主動向我請教問題了,這可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這是多么大的變化呀!
由于他的努力,學習成績明顯進步了。我看到了他的激動和興奮,心里真為他感到高興。都說愛是相互的,只要我們主動向學生付出自己的愛,就能獲取學生對我們的愛。真誠的付出,必定有豐厚的回報。學生們的點滴進步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報答。
三、愛,要有溫柔的呵護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難免會有失誤、會犯錯誤,作為教師一定要善待學生的失誤,要關愛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
記得前些日子一個課間,班長向我報告我班的蔡鑫和岳鵬打架了。我快步到教室一看,兩張小臉憋得通紅,蔡鑫抱著岳鵬的身子,岳鵬掐著蔡鑫的脖子。蔡鑫的眼眉上面也磕破了,桌子翻了,凳子也歪了。教室一片狼藉。我真想大吼一聲,疾言厲色地訓他們一頓。但心想,十一二歲的孩子之間因雞毛蒜皮的小事打打鬧鬧也在所難免。看到他們那怒不可遏的樣子,我“撲哧”一聲笑了,他倆被我笑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不約而同地松開了手,不好意思地問:“老師,你笑啥?”“我很欣賞你們這兩位大力士。哎!有啥大不了的,還要武力解決?而且還掛了彩。以后你們給咱班室內外灑水得了。不然,把力氣都浪費在武力上多可惜!”他們不好意思了,都相互道歉后,整理桌凳去了。
教育何嘗不是這樣,嚴厲換來的可能是敬而遠之;苛刻換來的可能是冷漠敵視;換一種溫柔的呵護方式,效果卻會更好。
四、愛,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
宋菁霞是一個冷漠、言語刻薄的女孩。當我第一次走進教室,看到她眼中與那年齡極不相符的冷漠形態時,我有種不寒而栗的感覺,在內心深處甚至有一種排斥心態,但是想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就是教書育人,我便耐心等待時機,尋找教育的契機。通過觀察,我發現她是一個比較聰明的孩子,學習成績不錯,但就是待人刻薄,對人冷漠,因此也就導致同學們都疏遠她。原來她媽媽長期在外打工,她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由于爸爸的知識有限,有時候甚至是拳腳相加,為此,孩子逐漸變得冷漠,仇視身邊的一切。
如何才能融化她心底的堅冰呢?沉思許久,我決定以“愛”為契機,開導她,改變她。我和她進行了第一次談話,雖然只是拉家常式的談話,但她僅僅只用寥寥數語來應付我,第一次談話以失敗而告終。
過了幾天,我有意去翻閱她的作文,發現她的文章表達流暢,語言精美,為何不抓住這一時機呢?我用紙條寫下了:“孩子,你真的很棒!從你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文思敏捷,文辭優美,看你的作文對老師來說就是一種享受,老師很欣賞你。”寫好后,我放到了即將發下去的作文本子里面。我預感到這一次她會有話和我說的,拿破侖說過,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更何況是孩子呢?
不出所料,第二天下課后,她在我的辦公桌上也留了一張便條,上面寫道:“老師,謝謝您的夸獎。您是我遇到的第一個贊揚我的老師,我很感動。”看完便條,我暗自樂了好一陣子,我知道,她心底的堅冰已經在慢慢融化了,只是還需要時間。
我能夠真正走進她的內心,緣于她和同學發生了矛盾的那次。那幾天,我發現她總是悶悶不樂的,我知道,她一定是遇到了煩心事。經過一番了解,我告訴她:“孩子,老師能夠理解你此時的心情,孤獨的滋味的確不好受,難為你了。和同學偶爾發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我希望你能用海納百川的胸懷寬容待人,同學們一定會敞開胸懷接納你的,那時,你將會發現生活原來是如此的五彩斑斕。加油喲!老師永遠支持你!”在給她便條的同時,我迅速找到了班上幾個得力的同學,讓他們囑咐其他同學,要敞開自己博大的胸懷去接納她,讓她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和同學之間的友愛。
有一天,我感冒了,而且比較嚴重,課也不能夠講,就讓學生做作業。下課后,宋菁霞找到我,給我一張便條,寫道:“老師,今天上課時,我發現您感冒了,好像還有點嚴重。您帶藥沒有?您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老師,您辛苦了!”看完之后,我不禁熱淚盈眶,為我自己,也為宋菁霞這孩子,我堅信,她心底的堅冰已經融化成了涓涓細流,滋潤著她自己、同學以及老師的心田。
這以后,我終于可以多看見一個陽光燦爛的女孩,活躍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愛的溝通原來是如此的神奇!
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應當是愛心的使者,進行著愛的教育,一舉一動都要洋溢著誠摯無私的愛,讓學生的心靈充滿愛的陽光,體味陽光的味道,享受著教育的真愛,在愛的天地里健康茁壯地成長。春去秋來,艱難跋涉向前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以加倍的愛心來呵護每一棵小草,滋潤每一片綠葉,讓每一滴水都匯入愛的暖流。因為有愛,我無悔;因為有愛,我充實;因為有愛,我自豪。我高興,我是一個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