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祥
【摘要】問題解決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 在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性的應用能力以及鼓勵學生的獨立探索能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重點是分析初中問題解決教學的基本內涵, 以及提升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效果策略, 希望對初中數學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 問題解決 教學模式
1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涵義
在數學領域中的問題解決,和其他科學領域中采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有著明顯的不同,數學問題解決,不僅僅要關系問題的結果,而且還要關心問題解決的過程,也就是解決數學問題時的整個思考過程,所以從概念上來說,數學問題解決也就是按照一定思維對策來實現對問題的解決,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強化這個思維并能夠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標。在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更多地要運用抽象思維、歸納、演繹等邏輯思維來解決問題,同時還會使用到直覺以及靈感等感性思維來解決問題。而從數學教育的角度來分析,問題解決一般指的是對生活和生產實際中的問題進行解決,既然是問題對于解決者來說往往是新穎的,沒有現成可以參考的對策,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解決這創造性的工作,當然前提是利用自己已知的知識,并靈活運用各種思維來解決這些問題。在數學教學中,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顯然就是促進學生探索性的解決問題,靈活地運用已知的數學知識和基本思維能力,從而創造性地解決數學課中用于社會生活和生產實際中的問題,由此可見,初中數學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顯然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造性思維。
2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教學優勢
2.1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采用“問題解決”教學可以逐步促進學生質疑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在發現一些不懂的內容時,產生一定的質疑心理,并積極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中,學生的數學思維逐漸嚴謹,學習效率越來越高。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提高。人人都能在接受知識的同時質疑教師和課本,并在大膽質疑、分析、思考和歸納的情況下得出新結論,促進知識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自己的個性思維,培養創新精神。
2.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問題解決”教學的主要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問題解決”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問題氛圍,促進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興趣,參與到思考問題、摸索問題的活動中,從而逐步解決問題。長久下去之后,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逐漸提高了。而且,初中教師為了促進學生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于實踐生活中,往往會運用很多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將銀行利率、稅務、交通、居住、飲食等常識性的知識貫穿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并且,創造性的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3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活潑的年齡,他們的思維非常活躍,討厭枯燥、刻板的課堂,喜歡新奇的東西,喜歡動手操作。如果單純的進行知識的傳授,很容易打消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問題解決”教學,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獨立思考或是團隊協作摸索中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將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蘊藏于生動有趣的實驗中,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加深印象。
3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策略
數學問題解決教學在我國仍處于嘗試階段,不少教師都不能很好地應用。在初中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數學認知水平,應實施如下策略:
3.1淡化形式,注重問題實質
教師在圍繞數學問題進行教學時,應重視問題解決過程中非形式化內容的教學,淡化當前過分重視形式化內容的教學傾向。不讓學生死記硬背數學概念,而要認識數學概念產生的背景,要讓學生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這樣無疑是解開了學生學習上的一道枷鎖,使大部分學生能較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3.2創設情境,主動學習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要認真鉆研教材,熟悉、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實際生活經驗,進行教材的處理和教學法的加工,創設一種能構成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情境,使學生主動獲得知識。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技能。
3.3三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結合
在數學問題解決教學過程中,一般包括經驗材料的數學組織化、數學知識的邏輯化和數學的實際應用三個過程的教學,三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結合,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又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和辨證思維,特別是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4積極推進,循環上升
數學問題解決教學涉及的知識面廣,滲透的科學思想方法多,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抓主要矛盾,只要發現學生能解決下一步的問題,就可推進,用循環來加深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分層次處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存在的問題,在積極推進中逐步解決問題。
3.5突出過程,激勵探索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講清數學知識產生的背景、形成過程、實際應用及其意義。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在弄清問題的題意后,大膽進行類比、聯想,并驗證結論的正確性,暴露學生的問題解決思維的過程,激勵學生像數學家那樣去探索知識。
3.6聯系實際,注重實踐
教師應將學生日常生活中一些熟悉的實例引進課堂,讓學生知道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教師還可引導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逐漸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問題解決教學與傳統的講授法教學并非對立、互不相容,而是相互補充。這就需要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將兩種教學法有機地結合,創造一種適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方法。
4總結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初中數學的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已經成為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 無論對于老師還是學生來說, 都要充分理解和學會這種方法,特別是老師要注重緊密結合教學內容來設計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而對于學生來說, 則要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 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數學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效果, 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