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
摘 要:“數字邏輯電路”是電子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當前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數字化技術人才是社會需求的人才。同時,當前EDA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快速發展,數字技術更新迅速。這些變化都促使“數字邏輯電路”的課程教學做出改革。
關鍵詞:“數字邏輯電路”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實踐教學
一、“數字邏輯電路”課程教學改革
1.改革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必須滿足實際應用。以專業培養目標和大綱任務為依據,明確教學內容的范圍和深度,選擇合適的教材,提高教學效果。數字邏輯電路教學轉變為以集成電路為主,促使此課程在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等方面發生了轉變,所以教師在充分考慮本專業特點之后,將陳舊的知識刪除,增加現代電子技術的內容。比如,組成數字邏輯電路的基礎是各種邏輯部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各種邏輯部件的特征以及應用,淡化或者刪除內部構造以及分析。當前,我們使用的大部分數字電路教材是幾年前的版本,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數字電路具有越來越高的集成度,也出現了很多新技術,教學自身的滯后性促使其不能緊跟技術的發展,所以有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數字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的內容,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電子設計以及仿真軟件,能夠將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直觀,也能立刻看到實驗結果,提高學生分析和設計數字邏輯電路的能力。
2.改革教學手段
第一,應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引入多媒體,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第二,對課件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并對研究內容之間內在、本質的聯系進行深入研究,對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分析,以此為基礎,在充分了解教學內容特點的前提下,用多媒體課件講解那些用傳統教學方法費時、費力、不好講清楚的內容,用傳統板書方式講解重要的定理以及步驟推導等。這樣綜合使用多種課件設計方法,必然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3.改革教學方法
第一,增加課堂討論。傳統教學只是教師單向灌輸知識,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在講完課堂內容之后,增加一些討論和思考環節,促使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分組討論,例如,在講解定時器的應用電路時,可以要求學生討論電鈴一直響或是按下按鈕后不響分別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這些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經常遇到,所以學生對此充滿興趣,也會積極地進行討論。討論完畢后,
教師要求學生派小組代表上臺講解,教師對討論結果進行評價。此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
第二,應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在講解某一器件或者電路時,可以先講解電路或者器件的背景和需求,接著講解其在系統中的應用以及現有的問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解定時器的應用時,可以從門鈴電路以及延時報警器電路開始課堂討論,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再進行內容講解。
4.改革實踐教學
第一,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教師在實驗中要重視培養學生主動參與以及綜合應用能力,要求他們明確實驗目的,掌握實驗原理,并依照規范進行操作,特別是重視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獨立思考和創造性操作,促使學生可以在完成實驗操作后,能夠利用現有的材料組成具有不同功能的邏輯電路,加強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第二,加強訓練學生邏輯電路的設計能力。邏輯電路設計教學是組合邏輯電路設計和時序邏輯電路設計。教師對這部分進行教學時,最好給學生講述一個清晰的思路,促使學生掌握簡單有效的辦法,最大程度地避免復雜的推導和計算。時序邏輯電路最常見的是移位寄存器、脈沖發生器、計數器等,在進行設計時需要依據給定的具體邏輯問題,求出邏輯電路,得出簡單的結果。
二、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邏輯電路”課程改革可以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以及實踐教學幾方面入手,分別對其進行改革,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并且在改革過程中也要依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確保改革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劉新元,謝柏青.改革“數字邏輯電路實驗”培養創新型人才[J].中國電力教育,2009(07).
[2]劉 杰.《數字邏輯電路》教材改革淺析[J].職業,2010(14).
(作者單位:山西省水利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