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節
【摘要】傳統的作業設計,過多注重知識掌握,忽視學生能力發展。這些作業枯燥呆板,不但加重了學生負擔,而且抑制了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我在作業設計的自主性、趣味性、實踐性和差異性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但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而且很好地發展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 ?有效性 ?自主性 ?趣味性 ?實踐性 ?差異性
有效的語文作業應當是多姿多彩的,不僅能使學生很好地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而且能促使學生智力、興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發展。下面結合我的語文教學實踐,就小學語文課堂作業的有效性設計談幾點體會。
一、作業設計要講究自主性。
自主性作業設計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前提,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目標,讓學生做作業的主人,而不做作業的奴隸。
《海底世界》這一課結束后,我讓學生自行設計家庭作業,學生們如獲至寶,歡呼雀躍。第二天,他們交來了各種各樣的作業。這種開放性作業,培養了學生對作業的興趣。
二、作業設計要富有趣味性。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樂此不疲的享受。因此,作業的設計要富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一看就蠢蠢欲動,就躍躍欲試,就摩拳擦掌。
教學《冰燈》時,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自己動手制作一樣東西,看誰的制作最有創意。第二天上課,學生們都興高采烈地帶來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有稻草編的翠鳥,有紙盒子做的家具,有可樂瓶制作的花籃,等等。通過制作,學生體會到了制作過程的艱辛,從而更深地體會到了課文所表現的濃濃的父愛。
三、作業設計要講求實踐性。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文教育資源。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布置學生實踐作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完《曹沖稱象》一課,我布置學生回到家里模仿曹沖稱象的方法,做一個小實驗,第二天來班上匯報實驗的方法和結果,看誰做得最好。結果出現了很多種實驗方法,真是五花八門,采用的材料應有盡有,都達到了實驗的目的。
四、作業設計要體現差異性。
要根據不同語文能力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增加作業的層次性,供學生選擇,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保護,個性得到張揚 。
總之,有效的語文作業應當是多姿多彩的,可以是充滿理解地讀,可以是充滿詩意地說,可以是充滿想象地寫,可以是充滿趣味地畫,可以是充滿豪情地唱,可以是充滿激情地演,可以是充滿好奇地找,可以是充滿創新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