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雪
【摘 要】新課程是為了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發展的需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而進行改革后的課程。它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筆者結合新課程理念內涵,探討新課程理念對高中政治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關鍵詞】高中政治 新課程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37
新課程是為了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發展的需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而進行改革后的課程。它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它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健全的個性和完美的人格,著眼于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時間能力。筆者結合新課程理念內涵,探討新課程理念對高中政治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一、要正確處理好“灌輸”與“探究和引導”之間的關系
傳統的課堂教學注重教師怎樣教,教得怎么樣,而新課程的實施則強調學生怎樣學,學生學得怎樣。教師不再純粹是一個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個幫助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因此,有人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體多少分鐘作標準衡量一節課的質量,更有人戲言,教師不講就是最高的境界,導致教師主導作用過于弱化。
新課改省市均大力強調教學理念和方法的變化,淡化考試成績。未來對學生的選拔方式和評價機制的不確定性,為我們的教學方式選擇帶來了非常大的難度,但不改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正確處理“灌輸”與“探究和引導”的關系。新教材已明顯體現出降低理論高度的趨勢,把概念由“經典”降到了“了解”的高度,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要從生活化的語言切入,充分調動學生已知生活知識,通過探究和討論活動生成新知識。是生成新知識,而絕非是告知學生新知識。在這方面,我們一致認為,由于學生整體知識面窄和學生間生活知識差異大,更加大了課改的難度,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大膽探索,去尋找更切合我們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盡快完成由傳統教學到新課程理念教學的轉變。
高中政治教師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
1.要結合政治新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分析現實社會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現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將當今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時政熱點與書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相結合起來。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政治課感興趣,接受所學的政治理論觀點,從而加深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
2.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動起來,把發現的機會讓給學生,“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把實踐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參與活動,搜集材料;把思考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去探究,獲取認識。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談自己于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讓大家一起討論研究問題之所在,并從課本中尋找解決的辦法。例如,在經濟生活中我們的學生會遇到人民幣與外匯的兌換問題,甚至于會涉及到外匯的“賣入價”和“賣出價”的問題,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幫助學生找到答案。
3.政治教師還要結合新課程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師應對學校已有的常規教學設施如圖書館、多媒體設備等充分利用。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廣播影視節目、多媒體光盤、網絡資源和圖書報紙雜志等其他課程資源,以提高新課程實施的效果。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借助各種聽覺和視覺手段,豐富教學內容,通過新的教與學手段改進教學形式,促進學生的學習。還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絡。互聯網為各個層次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學習資源,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和網絡,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也可以與同伴之間相互幫助,分享學習資源。此外參觀法、實際演練法、研討教學法及情感體驗教學法都可以嘗試。
二、對新教材與舊教材的差異要有清晰地認識
新教材并未否定舊教材,新教材對舊教材而言絕非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知識結構的變化。舊教材以學科知識為框架展開,新教材向高校靠攏,一律用“專題”形式出現,鮮明地體現研究性。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大家一致認為,在教學中應該新、舊教材相借鑒,找出一條既符合自己特點,又體現新課程改革方向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從實行新課程標準省市的高考試題來看,題型題目雖有差別,但差別不大。個別我們認為新穎的題目,也不能認為是一種定式。例如,海南省近幾年出現過的題目:“公務員招考中,志愿者優先錄取”,“信則有,不信則無”等題目,學生答對或錯均可,只要能說出合情合理的理由即可。這樣的題目答案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但這樣的題目并非年年都有。我們認為,這雖非定式,但一定是一種方向,即試題和答案,特別是答案的開放性,允許思維的多樣性。2002年后在全國I卷政治試題中未再出現的辨析題,在未來有起用的可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三、樹立勇于創新的理念
我國的傳統教學有許多很多好的方法,如注重以舊引新;精心處理重點、難點,知識掌握系統完整等,不足也存在,如過于注重結論的記憶,忽視對知識發現過程和思維方法的探究,學習方式以接受式和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為主等。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中,要注重基礎和發展的關系,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整體設計,這實際就是在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同時,新課程要求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加強信息技術與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整合力度,促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等。因此普通高中新課程思想政治教師應該繼承傳統的優秀教學經驗,不斷創新,在繼承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