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勇
【摘 要】語文是我國的傳統學科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應用的言語。由于學生們從小學階段就開始了語文的學習,而在進入高中階段之后由于需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所以很多學生放松了對語文的學習,導致了語文成績的倒退。面對這種現象教師首先讓學生明白高中語文在高中階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們改變自己的觀點,重視語文學習。
【關鍵詞】高中階段 語文教學 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27
語文是我們漢民族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語言和文化,對于我們了解整個民族的發展史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語言文字的使用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從古至今語文都在我國的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卻有很多學生認為語文學科比較難以在成績上拉開差距而放松對它的重視。有些學生甚至認為語文的知識點太瑣碎,想要學好語文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太多,所以高中階段很多學生有意識的減少語文的學習時間。這也導致語文的成績每況愈下,部分學生的這種想法是不正確、不可取的。本文就此來討論一下高中語文的高效教學。
一、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結合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實際水平制定的。教學活動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規范下進行的,教師把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的過程,是一個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其中教師占據著主導的地位,掌握著教學目標制定的權利。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教師模仿其他人的教學目標甚至是繼續以前的教學目標而導致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現象。在教學活動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學生的語文基礎,以及學生對于語文知識消化理解的能力。根據學生的真實語文水平結合教學大綱明確規定的需要高中階段學生掌握的知識和能力進行合理的教學目標的設置。
教學目標是學生學生的一個依據,是使學生不斷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教學目把語文學習這一抽象的任務變成了一個具體可感的行為,讓學生們每天的學習任務更加明確,每天的進步也看得更加清晰。所以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
二、重新定位教師的角色
韓愈在《師說》中對于教師的角色有一個著名的論斷,他認為教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者”。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發現教師的確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教學也在與時俱進,為了適應新時代學生學習的要求。教師們也要積極地進行角色的轉變,要由之前的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打破傳統的“教師在講臺上講得天花亂墜,學生在講臺下聽得昏昏欲睡”的局面。讓教學活動變成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思考自己尋找答案的過程。
語文除了需要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使用能力之外,還需要提高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在實際生活中許多事都需要學生有清晰的視角、精準的判斷,需要學生準確地對事件和信息進行歸納和概括,并進行合理的推理判斷。所以應該改變教師單向的向學生灌輸知識的行為,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步一步地引導的學生自己尋找正確的道路,自己不斷思考。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更是思維的競爭。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比較注重對學生進行灌輸的“填鴨式”教學,我們也能看到這種教育模式的不良后果,那就是培養出來的學生具備扎實的知識,卻是缺乏創新思維的能力,比較刻板教條不懂如何變通。因此轉變教師的角色,讓教師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幫助學生更加高效的學習。
三、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要求
因為語文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所以它的知識點也比較零碎。得分點比較細致瑣碎,因此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會忽視基礎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多的強調閱讀和作文。閱讀和作文雖然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方面,但是就考試來說,這兩部分其實拉不開差距,除非有些學生理解的特點到位,作文寫得特點優秀。因為閱讀理解和寫作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平時閱卷的情況來看,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的差距不是特別明顯。所以正真拉開差距的是基礎知識。
很多學生就敗在基礎知識的積累上。他們認為基礎知識太多太瑣碎而一個才幾分,因此他們不愿意花費時間去記憶這些分值低的東西。俗話說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而不做任何積累勢必不能取得進步。所以他們在看起來比較簡單的基礎知識方面卻頻頻出錯,最終影響到整體的成績。
所以在平時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向學生強調基礎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每天積累成語、詞語和古詩詞。了解詞語的意思用法以及感情色彩,積累一些文中常會用到的文學典故,古詩詞中常見的意向以及其代表的意思。比如在古詩詞中常見的鴻雁、杜鵑代表游子的離思,梅、蘭、竹、菊代表君子高尚的品行,梧桐、細雨、芭蕉、丁香代表愁苦。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對偶、頂真、夸張、粘連等等都要做到一看就知道使用了什么手法以及作用。此外還應該準確地概括出一般句子中出現病句的類型以及改正的方法。
四、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高中語文的學習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寫作。其實寫作考察的是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遣詞造句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寫作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文學創作的過程,想要寫出優秀的文章,就需要學生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要有足夠的素材。高中階段的學生課程安排的比較緊密,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和家庭中,故而人生閱歷也比較少,所以想要寫出不一樣的文章,就需要學生平時對進行閱讀,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的素材,順便掌握一些優秀文章的表達方法。在自己寫作的時候也可以吸收和借鑒。
除此之外,還應該多對作文進行講評,選出一些比較優秀的作文,在班級中傳看,讓學生之間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激烈學生對寫作保持一個端正的態度,提高學生寫作的質量。
教學活動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尤其是現代社會瞬息萬變,學生們也有著開闊的視野,了解的東西也比較多。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再認為學生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而是應該正確的認識學生的變化和學生的需求,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為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語文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除此之外,教師自身也要與時俱進,不再故步自封,而是多聽一些其他優秀教師的課程,積極參與高中語文的集體備課,在實踐中反思在交流中進步,不斷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的水平,為我國的素質教育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培養一批又一批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