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濤
摘 要:計量保障作為技術的基礎,是保證空軍設備安全與可靠的主要技術方法。計量是企業質量體制的前提,也是保證質量的關鍵環節。近些年來,航空企業嚴格依據計量有關法律與法規,在進行規劃過程中,綜合分析計量工作,并且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時,對計量實施標準配置,有效培養計量作業團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計量工作的成本投入,推動了我國計量行業的發展。可是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對此,應該利用科學、有效的措施,提升航空計量保障能力,從而加強國防力量。
關鍵詞:航空設備;計量保障;新形勢
現階段,航空部隊的任務更為復雜,高新技術設備的迅速列裝,對航空企業的計量保障提出嚴格要求。而航空計量機構主要負責航空設備和維修設備以及儀器儀表等工作,保證這些設備處在正常的工作狀態下,加強性能參數量值的精確性與可靠性。為了能夠滿足新形勢下的發展需求,提高航空設備企業的戰斗力,應該不斷提升計量保障能力,同時綜合分析計量工作有關條例和細則以及新大綱,對觀念進行有效更新,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航空計量的整體保障能力。
1 航空產品計量保障要求和內容
1.1 計量保障要求
首先是產品的計量相關主管領導,應該組織與開展產品的研制和試驗以及生產等各個環節的計量保障、監督,產品研制企業的計量部門應該配合產品計量主管領導制定與落實所有計量保障對策。其次是產品研制和試驗及生產企業必須在測量標準與計量檢定工作人員以及環境條件等,通過國防計量相關機構審核之后,可以承擔對應的責任[1]。再次是各個企業應該創建與完善計量監督體系,針對計量管理和計量技術素質以及產品研制等各個方面實施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嚴格監督與檢查。最后是產品的質量評定以及成果鑒定,必須和同級或是上級國防計量技術部門完成嚴格的計量審查,在明確測量技術精確和信息數據可靠之后,要簽署意見,此時結論才有效。
1.2 計量內容
現階段,航空企業產品計量保障,在應用測試裝置和計量標準等已慢慢構成一個相對完善的技術保障與監督管理系統,同時也制定了計量管理規定以及計量檢定規程等相關法規性文件,可以有效滿足航空產品研制和生產的需求[2]。而為了能夠在加大航空企業產品的專用測試設備與大型試驗相關計量管理力度,必須依據我國有關規定與辦法提出的要求,針對重點企業計量工作實施嚴格監督與檢查,并且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的查找,限期進行整改,然后對計量工作經驗進行總結,從而加快航空企業產品計量保障工作的發展。
2 計量保障現狀
2.1 原始記錄和技術報告等不規范
企業計量單位大部分存在原始記錄和技術報告等不健全問題。一些企業的儀器和儀表雖然有合格證,可是難以查找到原始記錄進行驗證;部分企業的原始記錄在填寫時也不規范,一些企業的技術報告信息數據缺失,評定方式也不合理,嚴重影響著航空計量保障的效果。
2.2 計量保障與機務工作缺少全面性
首先,一些計量工作人員的實踐經驗欠缺,對于機務部隊工作方法與保障體系缺少了解。其次,部分機務保障工作人員對于計量工作的關鍵性認識不足,同時在儀器和設備應用過程中往往忽略了計量校驗[3]。最后,計量工作人員難以直接對航空設備進行應用與維修保養,同時也無法實時掌握航空設備的具體工作狀態與故障信息。
2.3 計量保障與戰時需求難以適應
由于機場相對比較分散,許多機場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難以實現工作人員與設備的及時投送。而航空計量設備是精密儀器,不但對運輸流程與環境條件提出嚴格要求,同時設備組合以及性能調試通常需要一定時間。另外,計量單位屬于非應急的作戰部隊,因此,在硬件設施與編制體系方面,和戰時設備的保障需求存在明顯差距。
3 加強航空計量保障能力的對策
3.1 綜合考慮實際狀況,加大培訓強度
依據各個企業的實際狀況,設計培訓方案。首先,要依據企業的年度業務培訓方案,安排計量工作人員參與企業組織與開展的培訓。其次,依據所有計量單位實際要求,聘請空軍計量專家,對企業的計量工作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整體計量意識,并且加強計量單位工作人員的計量水平。最后,企業應該每年舉辦一至兩期計量相關管理知識與技術培訓,有針對性的提升企業計量管理工作人員自身的管理能力,同時加強技術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4]。另外,企業還應該積極培養技術專家人才,進而加強人才梯隊的層次感。
3.2 創新計量系統硬件建設與體系
加大航空計量法規的宣傳與貫徹力度,提升企業工作人員的計量意識,保證航空計量保障與設備建設可以協調發展與總體推進。而企業相關部門應該科學協調軍工生產企業與裝備接受部隊的關系,從而為計量單位有效配發相應技術資料。要為航空計量工作配備檢測車輛,并且儲備通用設備以及器材等,從而完成快速計量保障。對于計量保障而言,應該配備相應計量器材與機動保障車,創建應急的計量保障隊伍,完成戰時的野戰計量保障。另外,還應該制定保障戰備相應值班體系,依據地區局勢和飛行部隊任務以及設備保障形式等對戰備的等級進行劃分,同時單位必須定期進行演練。并保證基層部隊擁有普通裝備自主的計量能力。
3.3 加強區域計量保障資源的統籌
依據統籌規劃和整合資源以及科學布局等相關要求,并且以地區的計量資源作為基礎,對資源的配置進行優化,加強區域計量保障能力,制定地區鏈式的計量保障系統,不僅可以防止企業的計量站重復建設,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小經費。
3.4 加強技術指導與信息交流
計量單位應該積極參與航空設備接裝和改裝時相關理論學習與操作培訓,從而有效掌握工作原理以及結構組成,同時依據計量法規有關要求,針對儀器設備相關計量方法給出一定意見與建議[5]。而計量單位和機務大隊以及修理廠等應該定期進行會晤,制定實時交流體系,對航空設備的應用與故障信息進行收集,并且征求部隊對于計量工作的有關需求與意見。另外要安排計量工作人員到機務大隊與修理廠進行鍛煉,但是必須以新兵新員工的標準要求計量工作人員,加強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能力,有針對性的培養機務作風,熟練掌握計量保障方式。同時應該對計量單位進行定期巡檢,組織開展計量法規與計量基礎知識的宣傳講解,然后適時回訪,針對前期工作完成質量檢查與意見征求。
4 結束語
計量與普通的測量存在一定差異,其在測量工作領域中發揮著指導和監督以及保障等作用。對于國防系統而言,航空計量通常在飛行試驗與發射試驗過程中,扮演著計量保障的角色,主要負責量值的精確傳遞與信息數據的可靠性。對此,加強航空計量保障能力,加大航空計量的監督與管理力度,可以推動航空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文波,李昌平,蔡忠春.某型飛機團修理廠維修保障能力評價指標體系[J].四川兵工學報,2011,8:126-128+131.
[2]尤海鵬,朱全忠,劉佳波.航空專用檢測設備計量管理工作的研究[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2,35(12):66-68.
[3]趙東海,葉常青,蔡廣,等.神舟十號飛船應急返回著陸區醫療救護力量建設與實踐[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4,1:55-56.
[4]海麗萍,王宏云.加強水聲專用裝備計量保障的思考及建議[J].四川兵工學報,2012,12:41-42.
[5]盛經雨.基本作戰單元使用保障資源協調配套評價指標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