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宏偉
在現代教育觀點中,青少年知識文化的掌握和良好德育引導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現代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承擔著過多的任務,包括學生的學習問題、學生的心理問題、學生的情感問題、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等等。然而,我們所面對的受教育群體是一個活生生、有自我判斷能力的人,影響這些教育目的結果的因素來自方方面面。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碰撞,老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關鍵因素,應該在教育過程中明確自己的角色地位,發揮一名教育者的作用。
一、教育的理解
從教育一詞的歷史演變來看,中西方對教育概念的理解有著文化上的差異,中國的傳統教育注重外在影響,由外到內的計劃傳遞;西方的教育注重由內到外的引導,由內到外的創造性啟迪。
教育是一種傳遞社會經驗并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對教育的理解也分為廣義和狹義之分,對于廣義的教育,我們把它理解為一切能夠增進和發展人們的知識、技能、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等一系列提高人們素質的社會活動,而狹義教育是社會發展文明的象征,是為了社會更好地發展,有目的、有計劃地為社會培養所需要人才的活動。用更通俗的語言來講,廣義教育基本泛指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兩個重要方面,狹義教育則主要指學校教育。
二、從學生與周圍環境看教師的角色
1.從學生與家庭的關系看教師的角色
學生與家庭之間的關系是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因素,孩子從小與親人的朝夕相處,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會形成一種特殊人格,這對孩子將來的人生道路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忽略了孩子在家庭中的狀況就不可能對他做出一個準確的評價,對孩子的深入教育就不可能順利進行。因此,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教師應當以一個分析者的身份來定位自己的角色,并且認識到這個角色的重要性。在教育過程中及時與家長溝通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一些學習態度,經常與孩子溝通,了解家長在孩子眼中的印象。通過對孩子和家長的了解來分析每一個孩子的家庭基本現狀,對孩子因材施教,與家長合理溝通。
2.從學生與社會的關系看教師的角色
學生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決不能僅理解為學生與除了家庭和學校以外環境的關系,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自然、學生與教師、教師與社會之間也都可以理解為學生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社會是一個復雜的集體,這個大集體有它好的一面,但是也存在壞的一面。學校教育畢竟是為社會、為學生的將來服務的,弄清學生對社會的看法以及周圍的社會環境對他的影響是做好教育的又一關鍵。在這里我認為教師所承擔的是一個監督者的角色。在學校教師能夠直接觀察到學生,能夠通過學生相互之間的關系來做出自己的判斷分析;在校外教師可以通過自述和詢問其他同學以及和家長溝通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在社會上存在的問題,以此來判斷社會環境對學生教育影響的利弊,選擇合理的教育方式。
除了作為一個監督者的角色,教師還應該充分融入社會中。教師與社會的接觸自然要少,這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利的因素,因此,教師在工作之余應充分接觸社會,觀察社會發展的新動態,在做好教育的同時促進自我成長。
3.從學生與教師的關系看教師的角色
學生與教師之間關系的融洽與否直接影響孩子的教育,教師以一個什么樣的角色來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是當下教師最難解決的一件事。教師通過收集學生家庭、學生所接觸的社會環境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學生的性情,對學生的了解也越來越透徹,教師在這里所做的就是用自己畢生的知識及合理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水平。在這里教師所承擔的是一個模范者、引導者的角色。我們只有在教育過程中堅持做學生的表率、關愛每一個學生、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公正無私,并且培養集體榮譽感,才能夠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教育工作才能更有效、順利地進行下去。作為引導者,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也是最困難的事,單純地憑借教師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的,教師只有通過與家長及社會合作才能夠完成,因為學生接受教育的資源絕不僅僅來自學校及教師,而更重要的因素是家庭和社會,只有認識到這一點,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教師才能夠對孩子進行最有效的教育,從而達到最有效的教育效果。
21世紀,我們的生活環境、人際關系交往的方式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管理、交往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并時刻思考,提高自己的素質,以此適應新社會在教育方面的變化,不斷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以此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教師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職業,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所能接觸到的資源也呈現出多、繁、雜等特點。現代教師在這樣一個環境中也需要借助各方面的資源做好教育工作,認清自己在教育工作過程中的角色是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謝建民.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角色定位[J].現代教育科學,2012(4).
[2]夏惠賢.論教師的專業發展[J].外國教育資料,2000(5).
[3]章云珠.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教學行為的優化策略[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2)
[4]曹仲崗.教師專業化與現代教師的培養和提高[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