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竹 聶勇
[摘要] 在“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推進的背景下,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金融創新,應在沿邊、沿海、沿江“三沿”區位優勢下構建中國-東盟金融創新平臺,構建廣西特色“沿邊金融模式”,完善和加快跨境邊貿結算機制建設,打造邊貿特色支行,多元服務沿邊金融。
[關鍵詞] 廣西 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 金融創新 海上絲綢之路
[中圖分類號] F8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6623(2015)03-0042-03
[基金項目] 2015年度“中國-東盟經貿發展與南海戰略協同創新中心”項目“‘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廣西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與提升對策研究”(15&YBB05);廣西財經學院數量經濟學重點學科項目“廣西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改革對縣域經濟影響的量化研究”(2014ZDKT01)。
[作者簡介] 劉松竹(1981 — ),女,湖南祁東人,廣西財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區域產業經濟學;聶勇(1977 —),湖北孝感人,經濟學博士,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后,廣西財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向:農村金融風險。
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范圍包括南寧、欽州、崇左、防城港、北海和百色6市,改革試驗將構建多元化現代金融體系,爭取實現重大突破,為我國沿邊金融改革起到引領作用。
一、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金融創新的現狀及亮點
(一)“先試先行”為金融創新改革探路
在建設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之前,廣西部分地區已經試點開展金融業務創新改革,為金融改革提供引導。其中,作為邊境重要口岸城市的東興,自列入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以來,邊境貿易實現飛躍式增長,重點圍繞建立貨幣自由兌換試驗區,大力開展多項跨境金融業務創新改革,成為繼浙江義烏后全國第二個推進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重點區域,并將在東興試點的金融業務創新改革推廣到整個沿邊試驗區6市范圍。東興、憑祥等邊境口岸城市在金融創新改革上的“先試先行”,為推進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金融創新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二)跨境金融合作空間不斷擴大
隨著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鉆石十年”的到來以及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建設的順利啟動,廣西作為最接近東盟的窗口,與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多個國家聯系緊密,商貿交易碩果累累。數據顯示,自2010年6月試點開展以來,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量已達2235億元,居中國8個邊境省(區)第一。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廣西與東盟、南亞甚至歐美等國家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跨境人民幣互換合作將有更大的增長空間。
(三)金融跨境合作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
廣西全面推進人民幣跨境結算,鼓勵中行、工行、農行和建行等金融機構組建起面向東盟的貨幣清算、結算及相關業務中心,通過開辟跨境人民幣結算審批“綠色通道”,簡化跨境清算、結算等審批手續。廣西還先后與東盟國家協商在區內建立了中國-東盟跨境人民幣業務中心、中國-東盟跨境人民幣產品研發中心、中國(東興試驗區)—東盟貨幣業務中心等跨境金融合作平臺。此外,東盟國家金融機構,尤其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較發達的東盟國家紛紛在廣西設立金融辦事處,借助廣西獨特的區位和政策優勢拓寬其在中國的金融業務,推動跨境金融合作。這對加快建設以南寧為中心、面向東盟及“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區域金融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成效突出
為加快促進金融創新發展,金融機構在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成效顯著。其中,百色田東、南寧橫縣和武鳴作為作為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相繼開展“信用貸款”、“訂單農業貸款模式創新”、“市場出租方為承租方擔保貸款”、“業務流程創新”等一系列金融產品創新,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貸款難問題。同時,金融機構還創新推進“公司+基地+農戶”信貸、多戶聯保等金融服務方式,將金融服務擴展延伸到產業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推動特色產業發展。
二、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金融創新存在的問題
(一)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對金融支撐不強
當前廣西經濟發展基礎仍比較薄弱,與東部沿海等先進地區存在較大的差距,人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有待提高,消費動力不足,截至2013年底,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分別為1.4萬億元和30709元,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廣西工業化水平偏低,現代服務業發展速度緩慢,缺乏重大項目、大型龍頭企業支撐,產業結構單一,產品品牌缺乏,易受宏觀調控和市場變化影響。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導致金融資源需求減少,融資結構發生改變,金融效率不高。
(二)金融體制機制不夠完善
區內的金融體制機制尚不能滿足當前需要,尤其是在金融監督管理、資金自由流通、人民幣自由兌換等方面還存在許多漏洞,此外賬戶管理政策和開戶要求不夠明確與統一,境外人民幣回流和使用渠道有限等問題依舊存在。加快完善建設針對沿邊金融改革試驗區的體制機制迫在眉睫。
(三)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不足
與國內上海、廣州等發達地區相比,廣西的金融業務創新比較落后。一方面,廣西的金融產品主要是對存貸匯等傳統業務領域產品進行改進,與資產類業務和中間類業務相比,負債類金融產品明顯占有相對優勢,金融創新的產品結構有欠優化;另一方面,服務方式創新的技術含量偏低,創新還是以模仿為主,缺少自主創新品牌,針對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宣傳和推廣。
(四)中國-東盟區域金融合作平臺有待建設
廣西與部分東盟國家建立了交流合作平臺,如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東興邊境經濟合作區等,但合作平臺范圍小且以經濟發展、產業合作為主,而真正面向東盟國家的區域性金融合作平臺尚未完全建立,雙方在機構網絡、產品服務、客戶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地攤銀行”帶來各種跨境交易隱患和風險。
三、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金融創新的對策建議
(一)發揮廣西“三沿”區位優勢,構建中國-東盟金融創新平臺
雖然廣西和云南同時作為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重要省份,但總體來看,廣西擁有優于云南的沿邊、沿海、沿江“三沿”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廣西與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與交流關系密切,充分享受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一帶一路”、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等機遇。廣西在推進金融創新過程中,要注意挖掘自身優勢,依托自身沿邊區位、經濟發展等優勢,利用好國家重點開發開放的試驗區、保稅港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平臺,用足用活各項優惠政策,構建金融創新平臺,形成金融優勢。
(二)打造一批金融創新示范工程,構建廣西特色“沿邊金融模式”
以將廣西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為金融創新示范區為目標,緊緊圍繞沿邊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三大主線,在試驗區內實施金融創新示范工程計劃,提升金融創新能力,將廣西打造成為特色“沿邊金融模式”。加大引導各類金融機構金融創新力度,鼓勵推進人民幣跨境結算、貨幣自由兌換、銀行收費同城化、金融衍生品柜臺交易等一系列示范工程建設,先試先行,努力將試驗區建設成為金融機構集聚區、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方式多樣化示范區、沿邊金融創新改革先行區。
(三)完善和加快跨境邊貿結算機制建設
一是繼續完善跨境人民幣結算機制,加快“綠色通道”建設,盡可能簡化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流程,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范圍,比如在邊境口岸城市——憑祥建立“桂越”貨幣結算綠色通道,越南與廣西憑祥相鄰,雙方邊境貿易往來頻繁,利于貿易結算的便利化;二是盡早開辦中越邊境貿易結算業務,直接跟越南銀行聯系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選取某家銀行實現金融試點改革,做出邊境銀行特色。
(四)打造邊貿特色支行,多元服務沿邊金融
服務邊境貿易的營業網點、自助網點越來越不足,特別是沒有專門的服務進出口生產,服務工業園區以及邊境貿易市場客戶的支行,建議在邊境地市增加邊貿特色支行。首先,不斷完善金融服務內容,實現試驗區社會信用體系同城一體化,比如郵政儲蓄銀行廣西分行提前實施北部灣經濟區銀行服務收費同城化,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四市按照同城收費一致性原則取消差異化收費項目,北部灣地區268個郵政金融網點形成統一的整體為民服務;其次,提高金融服務人員服務素質,解決金融服務語言障礙,比如金融機構在邊境地市設立的支行工作人員招聘中必須增加懂得越南語、泰語等小語種人才,在工作中可以兼任內訓師,讓每個銀行網點都有會小語種的工作人員,實實在在方便與東盟國家溝通交流。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EB/OL].http://baike.sogou.com/v76201725.htm.
[2]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實施意見[EB/OL].http://www.gxzf.gov.cn/zwgk/zfwj/zzqrmzfwj/201402/t20140208_428419.htm
[3] 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EB/OL].http://www.wzjrb.gov.cn/art/2012/3/12/art_8719_110121.html.
[4]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省建設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EB/OL]. http://www.gdjrb.gov.cn/policy_show.jsp?policy_id=373.
[5] 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EB/OL].http://www.qzwb.com/spec/content/2012-12/26/content_4262692.htm.
[6] 粟金剛.后危機時代廣西金融業改革發展的對策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4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