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芬
【摘要】歷史是中學教育中的基本學科。但是當前的歷史教學方式過于單調,學生僅僅從教材和教師口中了解歷史,學生學習歷史的動力往往來自于考試的壓力。因此,教師要從當前的教學狀況出發,利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實現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中學 歷史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059-02
當前的歷史教學方式僅限于教師講解,學生接受的灌輸式教育方式,學生在歷史課程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學生的興趣也受到壓制。因此,中學歷史教學應當及時進行創新和調整,引進先進的現代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一、轉變學生態度,提高學生主動性
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中學教育的本質目的。但是傳統教育模式卻更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但是現代教育要求進行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科學思考能力。因此,教師要著力于改變教育觀念,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和分析,要鼓勵學生在歷史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思維,探索歷史的真實背景,對歷史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要轉變學生的態度,教師就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及時指導學生,通過歷史的真實面貌讓學生首先樹立起對歷史的尊重態度。其次,教師要把握學生的興趣點,要讓學生加強對歷史的探究和分析,把握歷史事件的背景和意義,從歷史課程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最后,教師要科學的提出見解,從歷史思維角度出發,創新歷史思維,從新的角度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從歷史中挖掘對當世的啟迪,解決歷史中曾經出現的問題,找到與當今時事相契合的歷史要點,從歷史的基礎上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形式,發揮科技優勢
現代教學事業的發展應當以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基礎。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推動了新型教學方式的大規模使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是新型教學方式的一種,也是使用最廣泛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主要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利用事先制作的課件引導學生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減輕教學壓力。多媒體教學方式將書本中的歷史信息梳理出一個更加清晰的脈絡,讓學生能夠將凌亂的知識整理成框架,從而提高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能力。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將歷史事件更加生動具體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從文字、圖片、數字或視頻短片等內容中,感受歷史事件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學生通過多媒體形式調動自身的感官,提高對歷史課程的興趣。多媒體教學方式增加了課程內容,豐富了教程內容,學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實現知識的接受和吸收。
三、根據學生特點,有針對性的設置教學課程
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都有所不同,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也會有所差異,學生的學習基礎也會對學習狀況產生影響。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效果,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教師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針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教學目標的實現。對于歷史學科,學生的興趣程度和學習基礎有不同的表現。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具備一定的歷史分析能力,能夠理清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能夠從歷史背景出發科學對待歷史問題,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但是部分學生則對歷史學科興趣較低,往往為了應付考試而在考前死記硬背,無法靈活的掌握學習方法,甚至部分學生認為學習歷史就是固步自封,并不具有現實意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難以有意識的主動進行學習。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就要找到學生的不同特點,從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不同的課程內容。對于那些具有較高歷史素養的學生,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課題或任務,鼓勵學生搜集歷史資料,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保證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加科學的歷史學習方法。對于那些歷史興趣較低的學生,教師則要首先轉變學生的觀念,從最基本的歷史事件入手,讓學生先能夠對歷史知識形成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才能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保證學生都能夠從心底接受歷史學習任務。
四、結束語
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要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利用先進的現代教學方式,靈活的運用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歷史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
參考文獻:
[1]章新樹.新課改下中學歷史教學方法變革的原因[J].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0(11)
[2]曹孝勇.中學歷史教學方法的新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