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孝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081-02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層面,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然而,反觀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由于長期以來受教材約束、考試壓力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以及教師自身素養和教學觀念落后的制約,呈現出封閉性、模式化現象。從而導致學生厭倦課堂、漠視閱讀,乃至反感語文。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扭轉語文閱讀教學的不良現狀,實現有效、高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教學方法成為有識之士的努力方向。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這深刻地揭示了閱讀教學的本質。
葉圣陶先生在《文藝作品的鑒賞》一文中談到閱讀教學時說:“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堍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這揭示了閱讀教學的具體方法。
基于以上兩個方面,我在教學中嘗試探索開放式的閱讀教學策略,改變了以往封閉的、單調的課堂模式,從而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開放性閱讀教學的“開放”表現在課堂模式的開放、教學文本的開放、閱讀形式的開放三個方面。
一、課堂模式的開放
以往教學中,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單一,甚至死板。在閱讀教學中盛行著以教師個人的理解感悟為核心的“講授型”和以零碎的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解讀文本的“講問型”課堂教學程式。前者全然不顧學生的感悟和接受能力,而后者貌似尊重學生,實則仍然是畫地為牢,學生的自主性、主體性得不到尊重。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的本質是一種既具有情感體驗又具有認知功能的學習過程,本然的閱讀教學是作為一種促進這種學習的行為過程而存在。“教無定法”,但教學有基本的原則。開放式閱讀教學的一般過程為“自主閱讀——討論交流——歸納總結”三個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自主感悟、多向互動得以充分展示,作為一個閱讀主體,學生經歷“自己的”閱讀,成為整個閱讀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還通過與其他同學的交流以及老師的點撥引導,豐富了閱讀體驗,提高了閱讀能力。
二、教學文本的開放
葉圣陶先生強調:“語文教材只不過是例子,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這門工具,形成自己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教材中供我們進行閱讀教學的文本雖然都是經典之作,具有很強的典范性,但隨著時間的推進,絕大多數內容已遠遠落后于時代發展的需要,也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對新近的優秀作品,學生又沒有機會接觸,或者無從知曉。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及時補充新穎的、具有時代特色的優秀作品,作為拓展材料,必要時甚至可以替代教材中某些篇章。
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一《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一文時,為強化學生對寫人記事手法的掌握,又引入當代作家林非的《懷念方令孺老師》。兩篇文章雖都都為寫人記事的散文,但風格迥異。前者充滿學者氣度,與學生距離較遠,而后者則通俗質樸,易于學生學習借鑒。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如下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閱讀。
1.仔細閱讀兩篇文章,談談二者在寫人記事方面的異同。
2.同為寫人記事的散文,但二者在語言組織、行文結構方面均有所差別,對此你有何看法?
3.梁任公、方令孺均為大師,讀完文章,對你有何啟發?
三、閱讀形式的開放
閱讀,本為自主之事。而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形式的僵化,使閱讀走入了“老師出示閱讀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閱讀死模式。個性化的閱讀被層出不窮的陷阱式提問所扼殺。學生不再是閱讀文學作品,而是肢解、洞悉一道道圍墻。
鑒于此,開放式閱讀教學打破慣有的課堂閱讀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閱讀形式,使閱讀成為學生的自主活動。
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將課堂搬進圖書館。
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可以將上課地點改到圖書館。比如每學期開學的第一節語文課,我都會領學生到圖書館上課,讓他們選定本學期閱讀的方向及具體書目,然后每周設定一節閱讀課,讓學生在圖書館自主閱讀所選定圖書,真正實現了學生的自主閱讀。
2.開展“佳作薦讀”活動。
佳作薦讀,最初是由教師給學生推薦好的作品。等到一定階段后,隨著學生自主閱讀量的增加,可以讓學生互相推薦。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閱讀內容,同時也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閱讀趨向。
3.定期開展讀書報告會。
讀書報告會是對學生閱讀情況的監測和監督,同時亦是學生之間思維碰撞、展示才華的舞臺,有效激發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閱讀形式的開放,是閱讀教學的延伸,更是開放式閱讀教學的終極目的。
由此可見,開放式閱讀教學既關照了閱讀的本質,又順應了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更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了閱讀能力。開放式語文閱讀教學,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