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要】英語課外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當前不少高職英語教學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嚴重缺失,普遍存在著作業質量不高、作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本文就如何根據高職英語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特點,設計出新穎多樣、學生樂做并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作業,從而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為更加合理、科學的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作一些積極的探究。
【關鍵詞】課外作業設計 高職英語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102-02
一、引言
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可以反映出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情況。通過作業完成的情況,教師可以及時了解教學目標的落實和達成情況。組織學生完成好課外作業的目的在于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并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同時又為教師了解、反思和改進教學提供一定的信息反饋和依據。
當前不少高職英語教學中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嚴重缺失,普遍存在著作業質量不高、作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不僅加重了學生負擔,偏離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更忽視了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影響了教學效果。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能局限停留在知識層面上的練習,必須結合新的教學理念,整合教學資源,加強作業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倡導設置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作業形式。本文就如何根據高職英語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特點設計英語課外作業,為更加合理、科學的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作一些積極的探究。
二、傳統作業設計和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指出,教學過程最優化有兩個標準。一是“每一個學生在教養、教育和發展三個方面都達到他在該時期內實際可能達到的水平。”[1]二是“學生和教師都遵守有關課堂教學和家庭作業的實數規定。”[2]在巴班斯基看來,只注重課堂教學管理而不留課外家庭作業,會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質量產生不良影響,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由此可見,給學生布置適當的、不同類型的作業非常重要,并且對教學工作有積極的影響和促進。
《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要“著力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和職業崗位適應能力,促進學生的心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跨文化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盵3]
貫徹新課程標準,課堂是主陣地,作業就是分戰場。傳統英語作業設計和操作中,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弊端:1.作業設計中作業形式單一,大多數只停留在知識層面上的練習,缺乏“真實情境”以及趣味性和創新性。2.作業設計缺乏銜接性和相關性。目前,大部分課堂教學與課外練習之間、教學目標與作業練習之間銜接性差,相關度低。作業安排比較隨意,缺乏計劃性。3.作業結構不合理,缺乏對形式和情境的設計。作業結構安排上,重知識,輕運用;重書面,輕探究。學生機械操練作業多,自主學習型、語言實踐型、合作學習型的作業少。因此,課外作業布置不僅應體現在課堂內容的理解和消化上,還應該著眼于拓寬學生視野,讓其充分感受英語語言文化的特點和營造有利于其語言發展的環境。這就需要教師更新理念,變傳統單一的、機械的、書面的作業布置方式和評價方式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多元化的、綜合型的作業方式,真正體現“為學而做,為用而學”的作業價值。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作業的功能也不斷開發。作業是開放課堂的一個部分,它不僅是上節課的復習鞏固和延伸,而且往往成為新授課的準備和前奏,它不僅承擔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任務,而且要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
三、課外作業設計原則
課外作業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獨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通過作業情況,教師可針對學生基礎薄弱之處、能力缺乏之處、發展需要之處進行有目的、指導性的教學,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最終達到從知識到能力的遷移。本文所探究的就是如何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和英語教學的需要,以學生發展為本,設計出新穎多樣、學生樂做并能促進有效學習,促進個性發展的作業,實現有效作業與有效教學的結合。
1.科學合理的布置英語課外作業。作業內容突出精選精練,提高英語課外作業的質量,效果和成效。杜絕單一的、重復性的練習作業。
2.作業布置體現層次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出發,設計有難易差別的層次性作業。為每一位學生提供積極學習,展示自我的機會。
3.作業模式體現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師深入研究現行教材的基礎上,統籌安排,合理設計課外作業。在作業內容和形式方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潛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4.課外作業類型多樣化。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所學內容,適當布置一些制作類、收集類、合作實踐類作業。促使學生在具體的、有意義的情景中體會和領悟所學知識,提高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四、高職學生英語作業現狀
目前高職英語課外作業以單詞、詞組抄寫,完成練習試題和語法練習為主,很少有英語文化知識的拓展作業。單一的、重復性的練習作業居多,學生不能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自由選擇不同難易度的作業,更不能選擇不同類型的作業。因此,學生完成作業的參與積極性不高。作業完成的效率也不高。很多學生認為自己英語基礎薄弱,閱讀能力差,課外接觸的英文知識少,自信心不足,對英語實踐活動類的作業充滿恐懼感。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缺少必要的自覺性,大部分教師對作業設計的片面理解和低效操作,對學生缺少必要的指導。
針對上述情況,這就迫切需要我們教師改變課外作業的設計策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結合學生特點,整合單元內容,設計出新穎多樣、學生樂做并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作業,從而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為英語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五、課外作業設計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在設計作業時教師應盡量從學生原有知識、接受能力、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實際情況與個體差異出發,有針對性的設計不同類型和層次的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驗快樂,激發興趣,培養能力。
(1)分層次作業
結合學生特長和興趣,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出發,有意識的設計多樣化類型的作業。在布置作業時,根據不同的學習任務,設計難易度不同的有差別的層次性作業。盡量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為每一位學生都提供積極學習的機會。以閱讀型的課外作業為例:要求全體同學熟讀閱讀文章。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要求其了解文章大意并摘抄、識記重點單詞和詞組。對于中等生,可要求其能理解文章內容,摘抄好的語句并背誦。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要求其能熟知文章內容,回答相關問題并簡單復述文章大意。這樣的一組作業,有難有易,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相應層次的作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既達到了教學的目標,也發展了學生各自的個性。
(2)收集類作業
收集類作業能夠發揮學生創新的潛能并從中體驗成功的愉悅。有利于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訓練,提高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例如: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生活,收集生活中的英文廣告、標牌、食品名稱等;要求學生收集Halloween,Thanksgiving Day等節日的由來、慶祝習慣等。然后將收集到的資料以班級展墻的形式展出并評比。以收集有關Thanksgiving Day作業為例:學生在完成此項作業時,需要先利用網絡和書籍廣泛搜集資料,然后將收集的信息進行篩選和整理。在篩選和整理信息的過程中,學生的統籌安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整理好作業資料后,學生可以選擇用PPT展示或手抄報、電子小報、英文演講的方式將作業成果展示給全班同學。制作PPT、英文小報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的口語能力也通過英文演講、作業成果介紹交流的方式得到了鍛煉。學生在完成這項作業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獲得了成就感。
(3)制作類作業
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通過加工整理、采集、剪貼等手工活動形式完成制作類作業,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便于實際操作的制作類作業。例如:1)制作名片。要求學生設計并手工制作個性化英文名片,名片上的信息包括中英文名、性別、年齡、聯系方式、愛好特長等,并利用名片進行相互介紹的口語交際活動。2)制作明信片。讓學生制作一張明信片,寄給外國友人。要求制作的明信片上有對城市情況的英文介紹,或風景名勝及風俗的介紹等??勺晕以O計,用剪貼、繪畫等方式裝飾并完成明信片的制作。3)制作英文小報。4)制作英文日歷。將班級同學分為若干小組,每小組4-6人。用剪貼、繪畫的方式小組合作完成英文日歷的制作。根據小組成員的特長,各自選擇分配任務。擅長繪畫的同學可完成日歷的設計裝飾部分,文字書寫秀美的同學可負責書寫任務,擅長整合資料的同學可負責查詢外國紀念日、節日等信息,在日歷的每一張頁面上做英文知識介紹。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在完成制作類作業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實踐類作業
學生通過完成演講、表演、匯編等實踐活動,達到鞏固和靈活運用語言知識的目的。在設計實踐性作業時,盡量設置模擬真實的話題情景,在情境中運用語言。力求淡化“作業”的痕跡,使作業充滿新鮮感和實踐性,讓學生樂于并主動參與到完成作業的活動。例如:學完Job Interview and work (求職與工作)單元,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項課外作業:假設LG公司的經理要來我校進行招聘面試,請同學們兩人一組分別扮演經理和應聘者進行模擬面試。學生在完成這項作業時,首先需要歸納總結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和句型:
Can you sell yourself in two minutes?
Do you think you are able to deal with the pressure from the works?
I am always working hard.
Im sure my skill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your company.
其次要熟練掌握這些句型并能夠靈活運用,最后同學之間需要相互配合表演,將模擬面試在課堂上展示給全體同學。在模擬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運用英語口語表達,還要準備英文求職材料并且注意面試的禮儀。不僅鍛煉了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而且培養并提升了學生的職業文化素養。
六、結語
設計并指導學生完成類型豐富的英語課外作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參與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英語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更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和鞏固。學生在完成課外作業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英語學習的快樂,增強了自主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合作意識和語言溝通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由于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水平、學習能力程度差異大,完成課外作業的過程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同類型課外作業在課堂上的講評不是很充分。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有關作業設計方面的問題仍需我們教師做更深層次的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2]巴班斯基著,吳文侃譯:《教學過程最優化》,第28頁,教育科學出版社,1986
[3]江蘇省教育廳制定.《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08年9月
[4]巨瑛梅,劉旭東著.《當代國外教學理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8月
[5]朱烈梅.《中職英語課外作業設計探究》,職業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6]史靜輝.《談高中英語課外作業的有效設計》,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7]丁雄鷹.《優化作業設計 發揮作業作用》,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年11期
[8]盧維娜.《新型作業模式初探》,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15期
[9]肖紅梅.《淺談小學英語任務型作業布置》,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年01期
[10]周萍.《優化英語作業設計,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考試周刊,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