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120-01
1632年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發表了《大教學論》,該書為班級授課制的確立、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班級授課制有其自身的優點,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其主要缺點是不能很好地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隨著時代的進步,課堂教學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改革。現在中小學課改工作,更反映了這項改革的必要性。如何發揮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向四十分鐘要效率,使每一名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呢?這是教育工作者應該考慮的一個問題。我認為作業分級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下面我把在這方面工作的一點嘗試體會向大家介紹一下。
一、結合實際 自由選擇 調動積極性
在工作中,我考慮將作業分為三個檔次,但存在一個問題——分組難,易造成學生心理不平衡。于是,我試著讓他們自由選擇三個檔次。當我宣布把作業分為三個檔次,并介紹了三個檔次作業的深淺度,可讓大家自由選擇時,學生思想表現比較活躍。他們非常關心這樣做對考試有何影響,并紛紛討論起來。過了一會,我讓學生們舉手表決第一類,好多學生是不停地張望,有的舉起手來又縮回去,有的眨巴著眼睛盯著我,好像我的臉上有答案。不過最終還是有七八個同學舉起了手,我微笑著沒說什么。接著又提出了第二類,這次大多數人舉起了手。我注意去看學習差點的幾名學生。他們一看那么多人舉手,頓時慌了,低頭考慮了瞬間,只聽一名學生小聲而且堅定地說:“豁出去了!”牙一咬舉起了手,于是除第一類外,剩下的都舉起了手。我心里微微一震,沒有想到他們也這么好強,積極性這樣高。事后,我又認真考慮了一個晚上,本著實際情況,向學生宣布了作業分類情況,自由就來個徹底的自由。作業分基本題(書上練習題)和提高題(書中選做題和教師出的加深題),每次作業都可自由選擇,同學們都歡呼起來,似乎放下了沉重的包袱,都在盼著第一次作業的到來,從他們激動的表情看,這樣確實調動起了他們的積極性。
二、作業基本題適中照顧了大多數
課本是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法要求,系統而簡明扼要地闡述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它是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課本中習題難度適中,它適用于大多數。于是,我把這部分作為基本題,必須做,沒想到他們表現了極大熱情,以往不愛完成作業的學生,也立刻認真地做起來。壓力感、好強心以及作業的自主選擇使他們對作業表現了濃厚的興趣,達到了我的預期值。
三、指導中注重差等生
題目是定下來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壓力感使差等生不甘落后,心理上向大多數看齊了,但他們在作業中的困難也表現出來了。上課例題聽會了,做起變化的習題又不會了。于是我采取了兩種方法,一是在講課中盡量多向他們提問;二是在做練習、作業中,給他們適當點撥,指導思路,鼓勵他們,開發他們的潛能。我本著這一原則,對學生進行指導、鼓勵,不但使他們智力與能力得到發展,更使他們的探索精神與實踐行動能力不斷提高。作業閱完后,我對部分學生進行表揚,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進一步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最近的幾次作業中,他們甚至也開始嘗試選作題,看到他們自我滿意的樣子,我在心里為他們高興、加油。
四、加深題中培養優等生的創造才能
優等生往往由于課程、作業太容易而感到厭煩,容易養成懶散和粗枝大葉的習慣。因此教師要為他們補充作業內容,提高習題難度,鼓勵他們獨創性地學習,保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開始時,我把課本中選作題作為補充,鼓勵大家選作,一段時間后,大多數中等生基本全部完成,對于優等生已不能滿足這一要求了。于是我在黑板上出一些更難一點的題目。現在每次作業,更多的學生要求加選作題,還出現部分學生要求黑板上加兩道。所有的學生都在同一時間完成了不同層次的作業,達到了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五、激勵全體學生,向高層次邁進
練習中,教師積極鼓勵并創造條件使學生向高層次邁進,體現彈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充實課程內容,引導他們去解決水準較高,難度較大的題目。同時,利用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加強學習態度,激起進一步學習的欲望。但是,我們也應注意不能負擔過重,可以“跳一跳,摘個桃”,但不能過偏過激,挫傷他們的積極性,“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告訴我們,方法得當,可事半功倍;反之則會事倍功半甚至事與愿違。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現在我國教育的課改工作,必將引起教育發展的巨浪。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想,只要心系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必將成為改革巨浪的弄潮者,桃李滿天下的幸運兒。
作者簡介:
陳連占(1968.9-),男,漢族,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人,現供職于唐山市豐潤區揚官林鎮曹莊子中學,中學一級教師,大專學歷,主要研究初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