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
語言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許多和我們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識。但是很多學生和老師、家長面對英語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困惑:“為什么英語成績就是沒有提高呢?”是不努力?不用心?還是沒學?而且由日積月累的英語課堂現象很容易讓我聯想到:在我的英語課堂上,學生是很少舉手回答問題的。是不敢?不會?還是不愿?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思考。萬事皆有根源,出現這些問題的導火索是什么呢?在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方法是一方面,我認為興趣是另一個主要的原因。為什么萊昂納多·達·芬奇能夠成為著名的畫家,天賦是一部分,最主要的是對繪畫的興趣。當一個人對某個事物不存在興趣時,是很難把事情做好的。所以要想解決英語學習的問題,就要先解決和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在上課時對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控制比較弱,就比如學生舉手這個問題,學生就覺得老師提出的問題只要我會,舉不舉手都是一樣的,或是存在僥幸和懶惰心理,覺得反正我不回答,也會有其他同學回答。這種負面的態度會間接影響到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長期持續下去就會養成不思考的行為。這是必須要糾正的,這不僅是態度問題,更會降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學習英語不只是為了考試,為了升學,更是為了自身的成長和知識的升華,不用擔心學不好,不是誰一生下來就會說話的。所以要想學好英語這門科目,首先要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好奇心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學英語看作一件苦差事,而是一個不斷學到新知識、新技能,天天有新發現、天天有新進步、天天有新樂趣的過程。如果把英語比喻成一座山,那么英語單詞就是土。可見單詞的重要性,我們要如何提高學生對記單詞的興趣呢?可以通過英、漢兩種語言的對比,再借助學生的想象和聯想能力,中英文相結合記憶會很容易調動大家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時鐘“clock”這個單詞,我們把中間的“o”字母形象成一個圓圓的時鐘表;番茄“tomato”把其中的“o”看作兩個番茄等等,通過這種方式記憶英語單詞與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效果會截然相反。這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最大限度地活躍學生的大腦思維。根據艾濱浩斯記憶曲線可知,當大腦處于活躍狀態時,人們的記憶能力和時間都可以提高。
就說現在很多學生不管是出于什么樣的想法,都會喜歡有很好的舞臺優越感,有學生認為這又不是我們的母語,所以不想付出那么多的時間去學習英語。我們就可以抓住這些突破點,在課堂上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比如,讓學生模擬文章中的情景對話;參加一些競答小游戲;推薦旋律好的英文歌曲,簡單幽默的英語小笑話等。就比如善意的謊言是要相信的(Believe中間藏了一個lie);每個好朋友Friend最后還是免不了end;就算是Lover最后還是會over;就算是Forget也得先get等等諸此之類,通過這個方式,學生可以同時掌握兩個單詞,可以想象一下,這樣長時間堅持下來,學習效率自然提高了很多,用平常一樣的時間卻收獲了兩倍的報酬,這樣下去,學生也會很樂意參加到活動中,不會再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坐等下去。隨著這些活動的開展,學生的英語水平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每次考試也都能有較好的表現,家長高興,老師表揚,同學羨慕,自己也有一種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信心,增加學習的動力。
不管學習什么新鮮的事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老師也要為學生開啟英語興趣的啟蒙,讓學習英語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樂趣,而不是學生的枷鎖。讓學生從厭學到主動學,從主動學再到積極學,讓英語成為學生的另一種語言,使學生輕松運用英語,從而更好地了解外國文化習俗,更好地溝通。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