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芳 韓秀婷
摘 要:宿舍人際關系是大學生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但近年來,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頻頻出現問題。以敘事的方式,呈現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措施。和諧宿舍人際關系的營建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而且對于構建和諧校園乃至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敘事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9-0161-02
宿舍在大學生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大學生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場所,而且也是思想交流和碰撞的樂園。因此宿舍人際關系是大學生人際關系中最普遍、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人際關系之一。“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并間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及整個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1]。而近年來,我國高校因宿舍人際關系沖突而引發的血案頻發,進一步凸顯了研究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現實必要性。研究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不僅對大學生自身健康成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和諧校園的建設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課題組進入學生宿舍,通過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傾聽學生訴說發生在宿舍的真實故事,發現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存在的問題,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生活習慣不同引發的宿舍矛盾
宿舍長小趙說,“我們宿舍的小張衛生習慣很差,我們對他的忍耐到了極限了。小張有雙汗腳,每天晚上睡覺前不洗腳,臭襪子亂扔,刺鼻的臭味滿宿舍都是。衣服也很久不洗,時不時發出難聞的氣味。還喜歡抽煙,煙頭亂扔。更讓人氣憤的是,我們安排每人值日一天,打掃宿舍衛生,但是到了小張值日的時候,總是以各種理由搪塞。我們勸說他,有時他沉默不語,有時就大聲說:‘你們不要管我。”(張同學,男,大二)
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家庭環境、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在宿舍這一公共空間里朝夕相處,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如有人睡覺打呼嚕說夢話,而有人睡眠很輕。有人喜歡熄燈后看手機、玩游戲,而有人喜歡早睡。有人喜歡在宿舍抽煙喝酒打牌,有人喜歡安靜。有人不注意個人衛生,私人物品亂放亂仍,而有人則喜歡干凈,井然有序。這些看似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往往是引發矛盾的導火線。
(二)城鄉差距引發的宿舍矛盾
“我來自偏遠的農村,母親獨自一人供養我讀書,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我從來不亂花錢,衣服能穿就行,飯能吃飽就行,手提電腦、智能手機我想都沒有想過。我宿舍的其他幾個舍友家庭條件都比較優越,他們在宿舍談論的話題多是買什么牌子的衣服,買什么牌子的化妝品等,我幾乎沒有發言權,常常沉默不語。久而久之,他們成了一個小團體,我成了邊緣人。我也想加入他們的團體,但是感覺到一股排斥的力量在阻擋著我,現在我寧愿在教室多待一會也不愿回宿舍,在宿舍里感覺壓抑。”(小王,女,大一)
家庭背景對一個人性格的影響很深,家庭背景優越的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往往表現為高傲、自私、自負、占有欲強,花錢大手,追求名牌等。但也有優越的一面,魏彤儒指出,來自城里的學生由于日常的活動、交際接觸面廣從而其整體的社交方面的素質都要優于農村的學生[2]。出身農村的大學生的性格特點易產生多疑、自卑、自強、堅毅、小氣等特點。李雪梅的研究認為對于一些家庭條件較差的同學,由于本身的自卑感,從而使得其在日常的交往中更為消極,并且容易產生孤僻感[3]。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異的家庭背景、相異的價值觀,大學生難以組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容易造成宿舍成員之間形成“小團體”關系。
(三)生活瑣事引發的宿舍矛盾
“我家庭條件不好,母親體弱多病,父親老實木訥,靠種地維持生活。我的學費還是向親戚借的,欠了很多外債。來到咱們學校后,在班主任的幫助下,我在餐廳找了份兼職的工作,不但解決了吃飯問題,還能掙點零花錢。但是兼職工作需要早晨5點就要起床去餐廳做早餐。我起床時天還不亮,稍微不慎,會發出聲響,影響其他同學的休息,他們對我不滿,多次要求我搬出宿舍。我不知道怎么處理這種矛盾,很是郁悶,我感覺宿舍關系很冷漠,沒有溫暖。”(小李,男,大一)
因為生活瑣事激發宿舍人際關系矛盾的案例不下少數。從2003年的云南大學馬加爵殺害室友到2013年的上海復旦投毒事件,每年高校都會發生類似的悲慘事件。深入分析大學生宿舍矛盾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出舍友之間根本沒有什么深仇大恨,都是源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由于電腦、手機的普及,當前很多大學生作息時間很不規律,看電影、電子書、打游戲到半夜的情況時有發生,從而影響了其他同學的休息,再因為現在的大學生獨生子女較多,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較少顧忌他人的感受,相互間缺乏包容和理解,引發了宿舍矛盾。
(四)個性不同引發的宿舍矛盾
我們宿舍的小韓是家里的獨生女,從小嬌生慣養,養成了專橫、霸道、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秉性。在宿舍里,也是處處占上風,什么都要比別人強,稍有不滿意,就會在宿舍里發脾氣,使小性子。有一次她沒有拿到獎學金,而同宿舍的室友拿到了,她就說風涼話,找班主任,不依不饒。舍友都不喜歡她,大家都敬而遠之,造成了宿舍關系的不和諧。(小韓,女,大二)
就如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每個人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的經歷、地域文化、經濟上的條件等都不盡相同,這勢必對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造成一定的影響。事實表明,由于女生具有性格敏感、細膩、喜歡傾訴等特點,所以宿舍里交流與溝通較多,呈現的宿舍人際關系矛盾也多,導致女生宿舍人際關系較復雜。但男生則不同,在遇到生活或者學習方面的問題時,喜歡一個人承受或者悶在心里,壓在心里久了,容易爆發。
總之,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產生沖突的原因很多,主要聚焦在:一是缺乏相互溝通與交流的技巧。當宿舍人際關系出現問題時,大部分學生采取回避、忍讓的態度,沒有能力去解決矛盾,缺乏溝通的技巧。二是學生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學生要有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寬容他人的品德。三是缺乏團結合作的精神。要從觀念上認識到大家聚到一起是個緣分,要珍惜,要團結,要合作,營造寬松舒服的宿舍氛圍。
二、化解宿舍人際關系矛盾的方法
毛澤東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之中,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矛盾是客觀存在的,矛盾的解決是宿舍人際關系和諧的推動力。當宿舍人際關系遇到矛盾時我們建議通過以下幾種方法解決。
(一)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4]。這就是說,人作為一種社會的存在物,只有在社會生活中通過與他人的交往才能成為現實的人,人不可能獨自生活。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大學生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大學生學習、生活、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而人際交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經過后天的習得和鍛煉。通過傳授人際交往知識,教育大學生掌握一定的交往知識和技巧對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有促進作用。可以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把人際交往的內容作為專題來講,也可以開設類似《人際交往學》《心理學》《溝通與合作》等選修課程,還可以邀請有關專家舉辦人際交往知識講座,針對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現實問題,教導他們適合的交往方法和技巧。
(二)定期開展增強宿舍凝聚力的文化活動
舉辦以宿舍為單位的文化活動是提高宿舍凝聚力、化解宿舍人際關系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比如宿舍標語大賽、宿舍圖片展、宿舍文化節等,增強宿舍成員間的感情和團結協作意識。這些活動不僅僅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而且在更大程度上促進了舍友之間的粘合力,在合作的過程中加深了同學們之間彼此之間的了解,培養了學生接納、寬容的品格。例如在宿舍錦標大賽中,從開始的選題、收集資料、精心設計、作品展示凝聚了宿舍全體成員的智慧和辛勤汗水,是他們聰明才智和群體優勢的展現。在這一過程中,難免出現意見的分歧,經過大家一起協商、爭論、集思廣益,最終形成一個大家都比較滿意的觀點,進一步增進了舍友的感情,消弭了他們以往的隔閡。
(三)提升大學生自身修養
實踐證明,與修養高的人容易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那么提升大學生自身修養有利于化解宿舍人際關系的矛盾,促使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一是通過學校開設一系列素質教育課程提升學生的自身修養。近年來我校在素質教育方面狠下功夫,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利于大學生自身素養的提升。二是通過一年的實習鍛煉。大三學生進入企事業單位實習一年,在真實的環境中,在與各種人的交流交往中,自身的修養會不斷得到提高和升華。通過學習,學生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學會從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如果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位置分析問題,很多避免很多矛盾就的發生。二是學會尊重他人。宿舍成員之間應互相尊重,你只有尊重他人,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愛好、生活方式等。三是理解和寬容。每個人的家庭背景、文化教育、個性不同導致處理問題的結果可能不同。因此,在遇到分歧時要學會寬容和理解,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學會求同存異。通過學習培養大學生尊重、理解、寬容、信任、合作的品質,促使和睦友好的宿舍人際關系的建立。
參考文獻:
[1]涂陽軍.影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原因探析[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7(4).
[2]魏彤儒,余婷婷.試論大學宿舍人際關系與大學生心理健康[J].中國電力教育,2008(8).
[3]李雪梅等.西南大學農科專業學生寢室人際關系現狀探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