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志愿服務事業的蓬勃興起,大學生志愿者逐步成為我國志愿服務活動的核心力量。但是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如社會支撐體系相對落后、志愿組織管理機制不夠完善等困難。大學生志愿活動的項目化管理是克服這些困難的有效途徑,這一模式可實現對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科學管理,且具有極強的實踐性。
【關鍵詞】大學生 志愿服務 項目化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項目化推進戰略研究”(課題編號:2014030355)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190-02
隨著社會進步,我國的青年志愿者活動也獲得了蓬勃發展。在志愿服務活動的發展過程中,大學生志愿者憑借其豐富的知識儲備、較強的專業素養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在志愿服務群體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志愿服務活動的核心力量。但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發展也遇到一些困難,例如組織管理機制不夠完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進工作方式,創新管理機制。
一、項目化管理的發展
項目化管理是一種精細化管理,其根本目的在于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技術、經費等指標的條件下,盡可能高效的完成預定目標,讓服務對象滿意。這一管理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傳統組織模式中的一些無法回避的難題,極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已經成為改進傳統組織模式和管理制度的有效手段。隨著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蓬勃發展,提高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就顯得愈發重。由此可見,項目化管理適應大學生參與志愿活動的新形勢,能夠為大學生志愿者組織更好的進行社會服務提供助力。
二、項目化管理在大學生志愿者活動中的優勢
項目化管理實施目標管理,采取競爭機制,尊重實施者的主體地位。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項目管理就是將大學生志愿活動視為具體項目,通過項目征集、啟動、實施、驗收等程序,來實現對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科學管理。這一管理模式將大力增強大學生志愿活動的科學性、競爭性和主體性。
(一)科學性
項目化管理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引入大學生志愿者活動更彰顯其科學本質。其次,項目化管理在實施過程中采取目標管理,做到目標明確,責任到人,能夠保證項目的完成質量。項目化管理一切圍繞項目進行,可以充分利用有效資源,實現人力物力財力的整合,從而實現資源最優化配置。
(二)競爭性
項目化管理引入競爭機制,實現了市場機制與現代管理觀念的結合。實施項目化管理,通過競標使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空間更大、創意更新穎。在競標過程中,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項目都是通過層層篩選、反復推敲,優中選優才能最終確定。
(三)主體性
項目化管理的出現,使大學生志愿者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將成為志愿服務活動的創造者、設計者和實踐者。他們自主設計志愿服務活動,自主申報,充分表達自身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三、項目化管理在大學生志愿者活動中的實施策略
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項目化管理是大學生志愿服務管理的新模式,要凸顯出它的優勢就要抓好行動落實。通過實踐,我們認為實施大學生志愿者活動項目化管理,必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即建立科學的組織機構、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和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一)建立科學的組織機構
在大學生志愿者活動中推行項目化管理,是創新管理模式的有益嘗試。在實施過程中必須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組織機構。經實踐證明,由大學生志愿者活動項目管理委員會、項目管理辦公室和項目負責人構成的三級聯動機制能夠有效的統籌各項工作,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各級機構的組成與分工如下:
1.項目管理委員會是一級機構。委員會成員的身份和專業化,一是有利于信息的正確及時傳達;二是能夠保證后期立項的公正性、專業性和可行性;三是能夠為項目實施提供信息、技術、資源等方面支持,為達到預期目標奠定基礎。
2.項目管理辦公室是二級機構,可由團委專職教師負責,帶領骨干學生干部組成。項目管理辦公室能夠為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間的溝通提供幫助,通過思想的碰撞和經驗的交流,為培育具有創新性和吸引力的志愿服務項目提供土壤。
3.項目負責人是三級機構,項目負責人首先要帶領自己的志愿團隊進行調研,集思廣益,設計策劃項目書,一旦立項通過后,還要對團隊進行合理分工,責任到人,對配發的經費做到合理使用;并且要定期向項目管理辦公室匯報項目實施情況,隨時接受項目管理辦公室的監督。
(二)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
1.項目征集與申報。首先,面向廣大志愿者征集創意。第二,制定《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立項指南》,明確申報對象、范圍,提出申報要求,設定長期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和創新項目;大學生志愿者團體或個人根據立項指南撰寫項目投標書,集中申報。
2.專家論證與立項。由項目管理辦公室對項目投標書按照不同類別進行整理歸檔,并開展第一次審查。對符合標準的投標書給出初審意見,提交項目管理委員會進行復審。項目管理委員會需組織專家對各志愿項目進行分類論證,并確定其立項等級,撥付啟動資金。
3.項目團隊培訓。一是請專業教師對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的策劃、組織、公關、資金調配等方面的專業技能;二是按照立項分類,邀請以往的優秀團隊和指導老師與立項團隊進行面對面交流,介紹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為下一步高效率、低成本的開展活動奠定基礎。
4.項目運行與監督指導。項目團隊需緊密結合“目標管理”這一核心內容,按照投標書中的步驟依次進行,不得私自更改志愿活動的要素。成立督標小組,監督項目運行情況,做好督標日志,并積極協助項目團隊解決困難。
5.項目驗收與評比。在志愿活動結束后,項目管理辦公室組織各項目團隊進行結項答辯,由項目管理委員會成員和相關專業教師擔任評委。綜合結項報告和現場答辯兩個環節的成績,評選優秀,并開展表彰、宣傳和經驗交流等活動。
(三)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1.招投標制度。采用招投標制度不但能夠保證志愿服務項目質量,還能夠通過競爭機制的引入降低成本,提升效果。首先要精心設計編寫招標文件,向學生公開相關招標事項;隨后接收申報團隊的投標書;最后組織專業人士評標,依據標書的合理性、可行性、創新性確定中標方。
2.人員培訓制度。通過經驗交流讓同學們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通過專家講座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網絡培訓建立即時互動平臺,讓學生的問題與疑惑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答。
3.過程監督制度。實施全程化監督,從招標評審、跟蹤審查、總結評優等過程全面檢査,考核各項目的執行情況,階段目標和總體目標的完成情況,并督促項目團隊隨時修訂、完善方案,保證項目深入、扎實、有效的開展。
4.項目獎勵制度。在項目實施結束后,根據項目實施情況和總結情況進行評比,對于獲獎團隊予以獎勵,并加大宣傳,塑造團隊形象,展示團隊風采,形成正面影響,帶動更多學生從事志愿服務活動。
5.資金管理制度。建立項目資金管理制度,是實現資源合理配置,保障活動順利開展,實現項目激勵和控制的有力手段。資金的審批和管理必須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實現節約、規范支出的目的。同時,積極鼓勵項目團隊多方面爭取社會資源,以充實自身的項目經費,提升項目效果。
四、大學生志愿者活動項目化管理的推進機制
(一)加強項目管理團隊自身建設
在調研和實踐中發現,大學生志愿者投入精力不足,指導力度不夠,并且管理團隊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自身能力不足。以上問題可通過學校的人才引進,招募專業的項目管理人員和對現有的管理團隊進行培訓進行解決。
(二)設立專門的資金招募團隊
資金不足一直是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的一個重要問題,成立一支專門的資金招募團隊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支團隊可由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選拔和具體指導,專門負責籌劃資金,緩解經費壓力。
(三)加強信息化管理手段
建立項目信息管理平臺,實現項目申報、項目跟蹤、項目驗收的信息化操作,既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又便于資料的保存。各高校應該多加強交流、互通有無,在管理機構設置、制度建設方面積累經驗,使項目化管理在大學生志愿服務領域的應用成為共識,提高大學生志愿組織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創造出更有價值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志遠,丁元林.基于項目管理視角的高校協同創新團隊組織結構分析與設計[J],高教探索,2012(6).
作者簡介:
梁永麗(1980-),女,漢族,河北鹿泉人,在讀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