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開展,“教學做一體”的課程教學模式逐漸建立起來,一體化課程的考核也成為高職教育質量評價中最關注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對學生能力的需求現狀,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需求,探索構建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模式,并通過實踐應用起到了較好的效果,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一體化課程 課程考核 多元化
【基金項目】天津市高教學會“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2013“與職業能力測評相結合的高職‘教學做課程質量評價體系研究”;天津職業大學“十二五”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230-01 “教學做一體”是一種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在學習或工作中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進入社會后就業、適應、競爭和發展的能力。
一、能力考核的需求分析
近年來用人單位注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人才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創新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等多方面的職業能力。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是完成職業活動任務所需的一系列能力單元的綜合,其主要由兩方面能力構成:專業能力與關鍵能力。專業能力,是指學生未來從事某一特定職業活動任務所必須具備的能力。關鍵能力是指除專業能力之外的能力,是與實際職業崗位所需知識和技能無直接聯系的一種能力范疇,但卻是從事任何職業崗位都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也有學者將關鍵能力,以個人素質和社會能力的形式進行表述。如何對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考核,是一項較為復雜的評價工作,尤其是在課程考核中體現出來,很容易由于考核指標及形式的簡化而受到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
二、一體化課程考核的多元化模式設計
以實施“教學做”一體化的課程《微生物檢測技術》為例,結合本文初步建立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多元化考核評價模式,從考核過程,考核標準,評價主體和考核方法方面進行構建。包括理論考核(權重30%)、過程考核(權重30%)、綜合項目考核(權重20%)和技能鑒定考核(權重20%)四個模塊組成:
(1)理論知識考核主要以掌握微生物檢測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為考核標準,主要考核專業知識能力,以教師為評價主體,采取書面的形式進行考核。
(2)過程考核是多元化考核模式的主要組成部分,按照工作過程進一步分解各環節的考核指標,分別與職業能力相對應,依據評價等級系數(分值)進行評定,這部分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以實訓現場進行考核評價。
以單元1《菌落總數的測定》的過程考核為例,以A,B,C……H為代號,對主要的各種職業能力進行編碼,A:菌落測定理論,B:工作態度,C:團隊合作能力,D:閱讀能力,E:動手操作技能,F:應急能力,G:溝通能力,H:口頭和書面表達。基于菌落總數的測定工作過程,分成“檢測前準備→方案的準備→操作過程→檢測結果→檢測后清理→檢測報告”幾個工作環節。利用0.5,0.6,0.7,0.8,0.9,1.0的分值對各職業能力進行量化考核,每個工作環節分別側重某種代碼能力或某幾種代碼能力的考核。以B工作態度的評價為例,B類職業能力的水平由單元1中的六個工作環節綜合評價考核,給出量化指標。學生互評、企業評價也采用各個原則進行計算。教師進行最后統計,即時公布或者以學校平臺、網絡,供學生查看,隨時調整和提高各方面能力水平。
B(工作態度)的評價=■
(3)綜合項目考核以企業的真實項目為載體,學生設計整體方案,實施,報告講解,這個項目考察的職業能力種類也相應較多,幾乎涵蓋了專業能力和團隊合作、閱讀、溝通等關鍵能力。評價者包括教師、學生和企業。
(4)技能鑒定考核,由職業技能鑒定部門依據國家微生物檢驗工中級標準進行考核。
三、多元化課程考核模式的應用效果
通過多元化考核模式的實施,微生物檢測技術課程實現了比較明顯的教學效果:每組同學共同完成每個檢測項目的實施,獨立完成規范的檢測報告,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幾乎100%的學生以優良的成績通過技能鑒定考核。每組同學共同準備學習匯報會,熟練運用ppt現場演示并流利講解綜合項目設計,提高了學生的思辯能力、表達能力、設計能力和團隊合作。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考核評價”是今后考核組織實施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現君.基于一體化課程考核方案的研究[J].實踐與探索,2011.25:279-280.
[2]郭群.生物制藥中級崗位職業能力探析[J].新課程研究,2010.7:20-23.
[3]李海波.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高專課程考核改革探索[J].成人教育研究,2011.1:32-33.
作者簡介:
張穎(1979-),女,天津市人,天津職業大學,副教授,發酵工程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微生物領域的技術研究和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