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珊珊 龔開品 胡維濤
在農村初中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的不均衡、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不均衡等眾多原因,導致新一輪的學生厭學現象十分明顯,而高考、中考的指揮棒作用,教育行政領導和大多數學校領導作出的對教育教學的評價,使從事初中地理、生物、歷史等小科教學的教師力不從心,學生在小科上的厭學尤為明顯。全國的初中大多如此,小科在中考中不算成績直接導致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對小科不重視。在這種大背景下,作為小科教師的我們不能怨天尤人,而是要面對現實,成功進行組織教學,保障我們的課堂教學。如何成功地進行課堂教學是我一直探討的話題。
一、豐富的教學語言
小科教師在一個班上的課時少,總課時多,可能最少也要帶五、六個班的課。對于一個班而言一般每周兩節(jié)課,除了部分學習態(tài)度較好的學生外,多數學生在半年后只知道你是生物老師,哪怕你多次地告訴學生老師的姓名或課程表上寫著老師的姓名;大科就不一樣了,每天與學生接觸,時間長了容易建立師生感情。因此小科教師首先要在教學語言上下工夫:導入語、過渡語、總結歸納語都要精心設計,準確表達,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緊緊抓住其內心,沒有時間去考慮這個學科在中考中有沒有記分。
二、記住學生的姓名
接手兩個月課的地理老師在課堂上點名批評了一名學生,下課后沒有想到的是,這名學生主動跑到地理老師的辦公室哭了:我課堂上不聽講,其他老師裝著沒有看見,您不僅批評了我,還知道我的名字,謝謝老師,我以后一定認真聽講。小科老師一個學期內教的學生數一般在三百人左右,每周與一班學生接觸的時間只有幾十分鐘,在半年之內記住三百人的姓名是困難的,但是,你必須試著去記住他們的名字。后來我們才知道,學生以小科老師記住自己的姓名為光榮和驕傲。因為被記住姓名的大多是每個班少有的幾名優(yōu)秀學生。
三、正面表揚式批評
接手七年級歷史兩個星期的龔老師,終于促使一個每次拖交作業(yè)的學生按時交上作業(yè),班上的學生干部證實,這個學生讀小學時,父母外出打工,跟著祖父生活,但爺爺天天打牌喝酒不管事,導致其行為習慣極差,不可救藥。龔老師把這個學生請到辦公室后,總結出他的兩大優(yōu)點:一是他每天堅持到學校里上學,從來不遲到、早退和曠學,即使有調皮學生約他外出上網逛街,他都能抵擋住這誘惑,也就是說,他除了不學習以外,一般不違紀;二是他能寫一手一般學生寫不出來的鋼筆字。龔老師有意安排他到辦公室?guī)屠蠋煶瓕扅c東西,正是由于表揚式的批評,這個學生到初中后完全變了個人,其父母多次給老師打電話表示感謝。
四、嚴格合理的要求
對于小科教師而言,不能因為教育行政部門對小科的評價不公就放棄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一天某班較多學生因背書內容較多質問生物老師:龔老師,您為什么要我背這些生物常識?數學老師也沒有您這么要求嚴格?龔老師只答了一句話,我對你們嚴格要求不僅僅局限于生物學科,每科都應該認真地學習。二十年過去了,當年質問龔老師的學生現在成為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導,他在一個微博上留下了感謝當年老師的一句話。嚴格和合理的要求是小科教師組織教學的法寶之一。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