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朝夕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作為教育部門,就應該盡可能提升教育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符合需求的人才。當前,語文教學作為最基本素質教學的一部分已經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特別是現階段的初中語文學習,更是得到了很多教育學家和家長的高度重視。為了幫助相關初中語文教師進一步提升自身語文教學水平,結合多年初中語文教育工作經驗,對如何開展多元化的初中語文教學提出幾點意見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學習熱情;教學方法
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不僅需要學生有效掌握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還需要學生將這些知識積極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畢竟語文是一種文學和語言相互交合的綜合體,它的掌握是需要經常說話和寫作進行鍛煉的。一般初中語文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形式單一,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會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因此,如何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是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的工作重點。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多元化教學的特點
為了增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我們在開展多元化教學時,應該注重教育側重點的多元化,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元化,實現學習方法的多元化。但在具體的實際教學中,我們還要結合語文的實際學科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多元化教學一般都具有如下特點:首先,多元化教育的內容多變,形式豐富。文學和語言的學習總歸都是較為沉悶的,特別是在中學階段,學生需要對大量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背誦和記憶,這樣才能應付各種沉重的硬試和筆試。但過于單一形式的知識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排斥。因此,我們必須通過豐富多變的方法將過于單一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這樣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其次,多元化教育的范圍更加廣闊,畢竟多元化教學不像傳統教學方法那樣過于單一,它的方法都是靈活多變的,這樣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知器官進行學習。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只是單純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傳統局面,在無形中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如果教師能夠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他們還會積極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將需要教授的知識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以此積極培養學生的人格魅力。最后,多元化教育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它能夠促進學生多向思維的發展,畢竟在多種學習思維的影響下,學生對不同事物也會從更多的角度思考。
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多元化模式開展的具體方法
1.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拓展力出發制訂多元化的學習目標
對于語文學習,過去我們總是強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反而忽略了學生自身想象力和思維的拓展能力。這其實都是不對的,任何語言和文學的學習都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想象力和思維拓展能力,因為只有具備這些素質,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文字的寫作和語言的運用。所以相關中學教師在進行多元化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從培養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拓展能力的角度出發制訂多元化教育學習目標。比如教師在教導學生寫議論文的時候就可以充分抓住這一點,合理科學引導學生進行創新,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構思,寫出自己的特色。
2.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適當時機對學生進行指導
我們要知道,任何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缺乏對該項課程學習的熱情,那么就算教師再怎么努力,學生所獲得的學習效果也不會很大。因此,在開展多元化教育中,教師必須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合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的好奇心。比如在進行一些游記文筆寫作教導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以身作則,親自帶領學生出游體驗。在出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當導游,將出游過程中可以寫作的諸多細節給學生進行一一闡述,這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保證了他們的寫作熱情。當然,多元化教學的最終目的還在于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因此合理安排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他們相互之間進行思想碰撞,從而汲取不同的經驗,最終保證他們的共同進步,這些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地進行點撥,可以運用直觀點撥、情景點撥、聯想想象點撥等方法,使他們跳出自己的眼界范圍,縱向思考,并學會融會貫通。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開展多元化教育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因此,教師一定要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達到多元化教學的目的。我相信,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學生一定會思維廣闊,不拘一格,最終成為新一代的多元化人才。
參考文獻:
陳玉紅.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學周刊:C,2012(9).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