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代英
摘要:在農村初中歌唱教學課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來自社會的偏見,有些來自家長的片面理解,還有就是來自學生和老師本身。在當今農村初中歌唱課的教學中,需要我們老師花一定精力去研究學生,不僅研究他們的年齡特點,更要研究他們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帶著一顆自信而健康的心去唱歌,還要不斷地去研究適合農村學生的科學而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完成這些工作的同時,我們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以適應不斷發展著的農村初中音樂教育事業。
關鍵詞:農村 初探 歌唱 模式
在我國農村,由于家庭成員中受音樂教育程度都相對很低,因而使學生在思想上逐漸形成一種不良的思想觀念。他們認為音樂課是副課,可上可不上,沒有必要去認真聽講。要改變這一現狀,筆者認為首先就要轉變觀念,讓社會、家長、學校以及學生本人都來重視農村音樂教學,其次就是從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入手來真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想唱歌,敢唱歌,唱好歌。筆者在十年多的教學過程中,有了以下幾點感悟:
一、自信是創造美妙歌聲的良好開端
目前,農村初中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應試教育現象,許多學生都忙于應付作業,顧不及個人興趣的培養,許多個性被埋沒,很多特長得不到發展,扼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會讓學生在無形中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如何來消除學生的這種自卑感?那就要靠我們老師了。我們知道,自信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質,良好的自信心可以讓學生以積極的狀態去投入學習,并在表演時表現出足夠的信心。面對學生的不自信,我們不能再用原來的那種灌輸或強硬的方法了,而是應該積極地用鼓勵和示范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進一步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我們的學生自信地去唱歌,這應該是唱好一首歌的良好開端,也能在一堂歌唱課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師扎實的基本功是上好一堂歌唱課的關鍵所在
(一)優美的范唱是打開學生心扉的一把鑰匙
農村的中學生接觸一些民族、美聲作品的機會很少,所以學生對這種高雅音樂有種望而卻步的感覺,如果老師用美聲唱出他們書上的歌曲時,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其實已經被嚇掉一半了。比如:九年級下冊第一課《愛我中華》,這是一首由著名作曲家徐沛東作曲,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歌曲,歌曲曲調清新,節奏歡快,旋律優美動聽。然而,當學生們一聽到宋祖英的原唱時都嚇壞了,因為音高太高,以至于讓學生有一種望而卻步的感覺。所以,每當出現這種情景時,我們就應該在保證歌曲質量的同時盡可能的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法進行范唱,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人人都能積極參于。
(二)“一心多用”關注每一位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農村初中學生中有很多學生會出現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現象。因而,在歌唱教學中,我們必須要練就一身“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事,這樣你才能掌控全局。學生在唱歌時,老師同時要做三件事:彈琴、傾聽、觀察,要同時做好三件事,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將歌曲爛熟于心。
三、零距離接觸音樂理論知識,讓學生不再對其敬而遠之
如今,在許多農村小學有著一個普遍的現象,音樂課由班主任或其他非專業老師兼職,因而造成了大批學生在升入中學后對一些簡單的樂理知識一無所知,就連音階中的七個音都唱不全。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不能表現出煩躁,更不能諷刺、挖苦、沒有耐心,我們更應該用最通俗的方法去向他們講解一些專業知識。比如:在學唱歌時,為了加強學生對唱名、音高的印象,我們可以借助“柯達伊教學法”,用動作來讓學生了解每個音之間的高度變化,讓學生用最直觀、最簡單、有趣的方法對歌曲曲調有一個初步認識,等學生基本掌握后我們再用鋼琴伴奏,讓學生輕聲哼唱歌譜,這樣的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效果也會相當明顯。那么,對于一些歌曲中出現的音樂表情、速度、力度術語的講解,我們可以采用對比法、示范法、視聽法、夸張法等等。
四、全面而客觀的評價為一節輕松而愉快的歌唱課畫上完美的句號
每一位初中學生的心目中都有一兩位讓他們最為欽佩的老師,他們所喜愛的教師一般具有以下特點:知識淵博、熱情和藹、幽默、關心學生、有朝氣,最好是帥一點或是漂亮一點的等等。他們所喜愛的老師在他們的心目中幾乎能達到完美的程度,并且也會在行動上對這些老師表現出最好的反應。比如:對于自己喜歡的老師所教的學科,他們就會非常努力地去學習;對于這位老師所交給的各種任務,他們都會十分認真地去完成;對于這位老師所提出的各種意見和看法,會毫不懷疑地去接受并不斷進行改正等等表現。因而,對于每一位學生的評價都要深思熟慮,努力去成為學生心目中喜歡的老師。然而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天賦、智力、表現力等等各方面的差異,所以我們要盡量挖掘每位學生的閃光點。
縱觀現今的農村中學音樂教學現狀,雖然有著令人擔憂的一面,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我們這一代農村音樂教師的一個新的挑戰,我們不能再讓我們的學生和音樂的距離越來越遠了,我們有責任讓農村的孩子們的中學生活過得更豐富一點,更燦爛一點,這也是素質教育的目的所在。我深信,素質教育的春天會越來越美麗,會充滿著無限生機。
參考文獻:
[1]曹理.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2]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