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亮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學生綜合發展要求的明確化,初中政治教師在現階段應該對其教學方法以及課堂組織模式做積極的探究,并通過活動教學等開放式的教學形式來不斷完善初中政治課程的組織教學工作,以達到政治教學效果的目標。本文根據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對初中政治課堂中如何開展活動教學進行探究,為初中課程教學的調整提供相關參考。
1.借助生活素材豐富初中課程教學內容,為學生開展主題討論活動課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下課程機械化的講授方式以及學生被動式的聽課模式,初中政治教學的內容往往局限于教材,教師通常忽略了對課程內容的拓展與補充。因此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初中政治教師應當在備課之余查找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素材,進而對素材進行有效的整理,使其與課程教學內容相結合,為活動教學的開展提供必要的主題與探究內容。
例如,在“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這一章節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網絡中搜索“7·14沈陽警方擊斃3名新疆暴恐分子”的新聞作為課程討論活動的背景材料,進而為學生設立“互相團結、維護祖國穩定和諧”的活動主題,讓學生在新聞背景和活動主題的指導下開展課堂討論活動。在這種模式下,一方面教師通過熱點素材為政治活動教學設立了相關的主題,使整個活動的開展得到了更好的內容支持;另一方面,以近期熱點新聞作為政治課程活動教學的素材,讓學生對政治課堂中的討論活動更感興趣,進而大大提升了整個教學活動的學生參與性。
2.優化小組學習的模式,保障初中政治課堂活動教學的有效進行
受傳統的機械化教學模式的影響,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長期被動式的學習方式下逐漸失去了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活動教學過程中,學生即使能夠根據學習小組的分組開展一定的知識探究活動,其參與的程度以及探究的深度仍然無法達到理想的水平。所以初中政治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教學之前,要嘗試以有效的方法優化小組學習的模式,讓學生通過轉變學習模式來提升課程探究活動的效率,保障政治課程教學效果得到充分發揮。
政治課程知識來源于政治生活的總結和升華,因此,初中政治課程的內容往往帶有一定的拓展性,而這種拓展性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空間。所以在政治課堂活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辯論會、班級研討會的形式進行教學,對基本的活動教學進行優化。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各個小組選出代表分別參與到正方、反方的隊伍中,而教師作為裁判員為辯論會設立好主題,其他學生作為智囊團為整個活動的參與者提供材料補充。在這種活動形式的優化下,學生在互動的環節中不斷增強知識探究的氛圍,政治課程內容也得到了有效拓展,進而使整個初中政治活動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發揮。
3.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初中政治活動教學營造良好的氛圍
現階段,隨著教育部門對于初中教育的支持與幫助,各地的初級中學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而為初中各個課程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初中政治課堂活動教學的開展同樣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幫助,不斷地提升整個課堂活動教學的水平。教師在教學備課的過程中,要結合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實際特點,制作好相關的電子課件或者下載好相關的背景介紹紀錄片,進而為課程活動教學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得活動教學的基調在開展之前先被確定下來。例如,在“法律就在我們身邊”這一章節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為了體現法律探究活動的嚴肅性,可以在探究活動教學之前先為學生播放公安教育紀錄片,讓學生明確法律的權威性、違法的危害性、守法的必要性,為課程主題營造一種嚴肅的氛圍,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政治課程活動教學對法律有一個更深的認知。
4.做好活動總結工作,保障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效果的規范性
活動課程的開展并不代表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完全按照學生的需求來進行。教師在活動教學課程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學生探究活動的指導,并注意觀察,隨時把握活動教學中學生的動態。而在課程結束后,教師一方面可以邀請學生對課程的知識內容或者是對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表現進行點評,以對課程的學習做一個有效的總結;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就活動教學中欠缺的知識進行補充,進而在充分發揮活動教學效果的同時保障政治課程教學內容的完整性,使得初中政治教學的效果符合課程教學的要求。
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效果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的探究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初中政治教師在課程組織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教學方法的探究,將開放式、探究性的教學方法與初中政治教學課堂相結合,進而從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學生探究活動模式的優化、活動教學氛圍的營造、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以及課程總結等多個方面,不斷地優化政治教學課堂。既保障了學生政治學習效果得到充分發揮,又在有效的教學方法下不斷強化初中階段學生政治學習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韓橋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