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捷
摘 要:本文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實踐教學進行了相應的論述,并從校內實踐、社會實踐以及網絡實踐這三種實踐教學的途徑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對該課程在實踐教學方面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實踐教學;途徑
任課教師在課堂中引入實踐環節,也就是實踐教學,可以對校園和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利用,可以結合各種具體形式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方法,對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所以,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實踐教學進行加強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就從三種途徑對該課程實踐教學進行論述。
1.校內實踐
對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而言,校內實踐可謂是實踐教學的基本途徑。因為大學生主要在大學校園內生活和學習,所以課堂教學也是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基本形式,而課內實踐教學是該課程教學的主要方式。通過開展小組辯論和案例分析,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時留下深刻的印象。經過討論,學生圍繞某一話題各自抒發內心的想法,以平等民主的方式進行交流。對于該課程的課內實踐教學而言,校園文化活動起到延伸和補充的作用。開展專題學術講座和知識競賽等校園文化活動,可以方便學生在文化氛圍中接受教育。通過校內實踐,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也是書中所體現的方面。此外,也需要建立有效的閱讀評價機制,這樣才能落實課外閱讀。同時教師也應該避免一味地鼓勵大學生采取課外閱讀的形式,而忽視對他們課外閱讀的結果進行評價,否則就會導致課外閱讀流于形式,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2.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該課程實踐教學的重要途徑。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而言,一個需要遵守的重要教學原則就是開展實踐活動對學生實踐意識和能力進行培養。通過參加社會實踐,大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毫不動搖,鍛煉毅力和培養品格,增強自身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社會實踐類型多樣,教師應充分準備實踐教學,將調查提綱和相關要求內容提前印發給學生,從而發揮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性。在開展調查實踐時,應該圍繞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通過開展社會實踐,進一步深入教學,使理論聯系實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讓學生步入社會大課堂,可以使其有機會見識到課堂上所學不到的知識和內容,更切合實際地發現社會上所存在的各類問題,從而深入思考相應的理論。通過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同時再次從實踐到理論,可以使大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關理論知識。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相關的社會實踐,應該對科學的社會實踐教學體系加以注重。在教學計劃中納入社會實踐內容,有利于該課程社會實踐教學的組織形式的確立、培訓指導的加強以及社會實踐的教學過程的規范。學校應該設立與社會實踐相關的教學專項基金,且建立與之相關的教學領導體制,這樣才能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
3.網絡實踐
對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而言,網絡實踐是該課程實踐教學的新途徑,也是一種新的趨勢。在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互聯網可以說是傳播的新媒體,已經廣泛地被大學生接受和掌握。網絡信息資源十分豐富,交流也很便捷,大學生對于這方面的關注程度較大。而對于現代教學而言,網絡教學不可或缺。校園網在不斷完善和更新的過程中,操作起來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優秀的教學資源。所以,由此看來,網絡實踐正日益成為該課程在實踐教學上的新途徑。對于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相關的網絡實踐教學,應該堅持以下重點。第一,對大學生通過網絡技術查找和收集資料這方面進行相應的指導,并運用查找到的包括文字、圖片和聲音等在內的內容進行分析;第二, 指導大學生通過網絡技術完成課外作業并開展相應的科研活動;第三,指導大學生通過網絡技術進入高校精品課程網站以及和本課程相關的網站,并進行自主學習和開展網絡答疑活動。
參考文獻:
[1]吳興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實踐教學探討[J].江蘇高教,2008(05):125—127.
[2]郭松江.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J].教育探索,2008(09):45.
(作者單位:天津城市建設管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