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婷玉
摘 要:“三段式”閱讀將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指導行為有機結合,是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本文在理論闡述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案例,就這一教學方法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粗略分析。
關鍵詞:三段式;中學英語;閱讀教學
關于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長期以來都是中學英語教學中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眾多的學者和一線教學名師都提出了自己的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方式方法,其中“三段式”閱讀教學方法是眾多方法中頗受歡迎的教學方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得到廣泛采用。該法將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指導有機結合在一起,極大提高了閱讀效果。
1.對“三段式”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認識
所謂“三段式”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指的是在整個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按照階段學習目標的不同,將閱讀教學過程分為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階段的一種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閱讀前階段的教學目標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閱讀教學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了解閱讀中的生詞。閱讀中階段主要目的在于通過閱讀和理解文本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閱讀后階段則是對所學知識和閱讀技巧進行鞏固的階段。
2.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三段式”模式的具體運用
(1)閱讀前階段運用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和老師導入設計。閱讀前階段是閱讀教學過程的準備和預熱階段,這一階段的所有活動的內容應該要圍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介紹相關背景知識、明確閱讀目的,以及解決閱讀過程中會遇到的詞匯、語法、短語等知識盲點展開。在這一階段,老師通常需要在教學開始前一天或者兩天布置學生對教學內容開展預習,通過預習,學生了解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問題,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unit2:“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一單元的教學為例,在教學開始前的一天或者兩天,老師可以根據本單元的教學主題要求學生去就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和信息搜集,通過查閱詞典和預習課本單詞表的形式找出其中的新單詞和短語。此外在進入教學環節后,老師要通過合理的導入設計引導學生進入本單元的學習主題。
在導入設計方面,老師可以綜合運用諸如唱英文歌曲、播放相關教學視頻等方式引入教學,引導學生進入主題。
(2)閱讀中階段運用于引導學生閱讀材料。閱讀教學效果的實現必須通過學生對材料的閱讀來完成,在“三段式”教學模式下,閱讀中階段即是要求學生帶著閱讀前老師給出的問題進行閱讀,進而完成教學目標中的閱讀技能訓練、合作學習等要求。而教師則在充分突出學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就完成這些教學目標提供指導。這一階段,根據學生閱讀要解決的問題難度的不同可以分為略讀、掃讀以及精讀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要求學生找出其中簡單問題的答案,找出文章的關鍵字。例如,初中英語中的“The Secrets of Happiness”一文的教學中,就可以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文本,回答如下兩個問題:第一,文章提到了多少種快樂的秘密?第二,有很多人知道怎樣找到快樂嗎?而在本文中出現的重點短語、詞匯以及句子則需要學生進行更細致地掃讀,將其一一找出,掃除學生閱讀的障礙。通過教師簡練的講解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點,為隨后的精讀奠定基礎。在精讀階段,要求學生在前面兩個階段閱讀的基礎上,對文章進入深入細致的研讀,深層次理解文章內容,在獨立完成閱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通過相互合作的方式就文章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合作解決高層次的疑難問題。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根據文章主題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將學生這一階段學習的效果進行深化,使得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由基本的知識層面上升到情感意識層面。
(3)閱讀后階段運用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后,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回顧,鞏固課堂學習的成果。在“The Secrets of Happiness”一文的教學中,對知識的鞏固可以具體表現為要求學生對文章主題和結構進行歸納總結,并且回顧本文學習的新單詞、短語和句子,從而加深學生對本文學習中的基本知識、閱讀技巧、情感熏陶的理解和掌握。
“三段式”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實際上是將問題按照難度和類型的不同,分解到閱讀教學不同階段的教學中來完成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這一教學模式中,問題始終是貫穿整個過程的中心,學生的主體性是基本保證,而教師的指導則是完成教學目標的有力保障。這一教學方式實際上只是為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一種理論模式的參考,其具體的實際運用和操作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去不斷摸索和總結,并加以創新。
參考文獻:
[1]王志玲.“三段式”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及實施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3(33):132—133.
[2]陳 堅.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課三段式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4(06):39—41.
[3]江培培.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4.
(作者單位:吉林省吉林市博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