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保護與發展中國傳統音樂,就必須依賴于生態系統的更新,這樣才能夠促進中國傳統音樂的可持續發展。正是因為這樣,注重音樂的創作觀念以及對音樂教育體制進行改革顯得十分重要。在展開全國性普查的前提下,建立起系統的指標體系,才能夠有效的促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文章主要針對中國傳統音樂的生態系統及其可持續發展進行研究。
【關鍵詞】中國傳統音樂;生態系統研究;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中國傳統音樂在不知不覺中面臨著生存危機,很多種類已經逐漸消失。因此,怎樣保護中國傳統音樂不被人們所遺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在對中國傳統音樂進行保護過程中就必須會涉及到有關的生態系統的保護。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大趨所勢,能夠促進中國傳統音樂的良好發展。
一、傳統音樂生態系統的歷史觀照
中國傳統音樂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創造與積累的。中國傳統音樂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實質上就是“人”與“環境”的關系。中國傳統音樂在不同時期的生存環境大致可以分為三種:自然環境、人工環境、自然到人工環境,并與人類文明發展的幾個階段,即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以及信息文明相對應。以下分別對傳統音樂與之相應的生態環境的關系展開大致的介紹。
(一)農業文明,傳統音樂與環境相互“依附”
農業生產最大的特點即為完全依靠于自然環境,人類的生存離不開農業生產。并且在展開農業生產過程中掌握其生產特點與季節性變化等因素是十分關鍵的。把該理念融入到中國傳統音樂中,就會形成中國傳統音樂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中國傳統音樂將在環境提供的條件中生存并發展著[1]。例如,環境影響著音樂風格,而音樂又襯托出了對環境的尊重等等。我國著名的京劇、越劇、豫劇等體現了當地風俗。環境促進著音樂的發展,會推動具有民族特色的當地音樂風格形成。我國地域廣闊的地理條件與豐富多變的地域文化環境給為傳統音樂的發展給予了“肥沃的土地”。
(二)工業文明,傳統音樂與環境相互“對立”
我國傳統農業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受到了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西方國家等。西方音樂傳入我國后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傳統音樂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的消極影響。其中包括音樂風格不同、音樂觀念不相同等等。長此以往導致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出現失衡的現象[2]。
(三)信息文明,傳統音樂與環境相互“協調”
信息文明時期的文化生態系統,是目前還沒有形成但是能夠依據有關規律展開合理推測的文化生態系統。在建立人工到自然環境過程中,通過人為因素的控制,傳統音樂與環境的關系從“對立”變為“協調”。然而,這也促進了信息文明的形成。人類從進入工業社會之后,工業文明在人類帶來了極大物質享受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應當克服不足之處。比如,人與自然的關系,只注重征服自然,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環境污染、能源出現危機等。又比如,人與社會的關系,過分追求各種利益,從而忽略了與群體之間的和諧關系,導致了許多不良現象的發生等等。文化生態系統可以促進事物依據科學的規律發展,然而只有通過人為的協調,才能夠讓轉變“對立”的局面。想要形成這樣理想的文化生態系統仍然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依靠信息文明的引導下才可以讓中國的傳統音樂得到可持續發展。
二、傳統音樂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傳統音樂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很多人對它有不同的觀點,不論任何觀點,其最后目的就是中國傳統音樂能夠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可以在音樂的世界里經久不衰,不被替代,也不消失。可持續發展理念即為不單單可以讓現代人的需求得到滿足,更為重要的是其能夠讓后人對其加以更加合理的利益,充分發揮其效用。
(一)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發展的失衡問題
想要促進中國傳統音樂的良好發展,走可持續發展是必經之路。在處理可持續發展問題過程中應當建立相關的概念范圍,在適當的范圍中展開有效的研究。例如,可以針對音樂風格進行選擇,還可以在高校音樂課程中具體開展。其中包括設計一些有關研究中國傳統音樂失衡原因及傾向的課程等[3]。
(二)走向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傳統音樂
要實現中國傳統音樂與其他種類和風格的音樂共存,不僅應當對中國傳統音樂展開保護,還應當考慮到創設完善的環境。創設完善的環境可以通過多種手段來實現,其中包括教育、傳媒等。
通過信息傳播展開改良,可以有效的促進傳統音樂知識以及生態意識的傳播。此外,根據中國傳統音樂的優越之處,可以形成種類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的音樂作品,以實現中國傳統音樂的蓬勃發展。
三、結束語
在經濟全球化、文化逐漸趨同的當代社會,怎樣保護中國傳統音樂遺產是一個十分重要并且涉及面比較廣的問題。中國傳統音樂的保護不僅僅局限于傳統音樂本身,對生態系統進行人為控制以及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才是人們的關鍵選擇。音樂文化要走上探索與進步的道路,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創作出更多的音樂作品。
參考文獻
[1]宋雨.中國傳統音樂的生態系統及其可持續發展研究[J].音樂時空,2014,(03):56.
[2]郭小利.中國傳統音樂即興創作教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
[3]趙冬梅.中國傳統音樂的音高元素在現代音樂創作中的繼承與創新[D].中國音樂學院,2012.
作者簡介:薛瑞芝(1979—),女,河南焦作人,碩士,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