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琴
摘 要:藝術教育要求學生感受并喜歡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從而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僅重視表現技能,而忽視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本文主要論述如何在中職學校展開多元美術教育。
關鍵詞:中職;美術教育;興趣;多元化
著名畫家畢加索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可是我們經常看見很多中職學校美術教學只進行技巧教學,讓學生機械模仿,這無疑會造成學生學習畫畫的心理障礙,扼殺學生的繪畫興趣、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筆者探索了如何積極開展中職美術活動。
一、積極創設情景教學活動,激發中職生美術學習興趣
中職生對畫畫有一定的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往往不能持久,需要教師在美術教育活動過程中加以培養。他們一旦以極大的興趣參與畫畫,就會以更大的熱情積極努力地完成作業。
創設美術情景教學的方式方法很多。針對中職生的特點筆者經常利用文學作品創設情景。例如,在幼師班上繪畫課“小老鼠偷油”時,我首先和學生一起誦讀兒歌:“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偷不著,轱轆轱轆滾下來?!彪m然這是一首學生們很熟悉的兒歌,但是他們讀完之后都開心地笑了,興致很高。我讓一位學生示范表演小老鼠滾的動態,同時要求其他學生觀察,此時學生的興趣非常高,立即拿出準備好的紙張,畫具,我給他們演示了小老鼠爬、滾、跑的不同動態以及畫法,又給他們展示了幾種燈臺的圖片。至于畫面的構圖、比例、色彩都不做太高要求,讓學生自由發揮,我則巡回指導,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技法上的幫助與指導。最后,有的學生畫了小老鼠趴在燈臺下左顧右盼準備偷的樣子;有的畫了小老鼠滾下來的樣子;有的畫了小老鼠一家人偷油的樣子。
二、親近大自然,參加美術實踐活動
怎樣讓學生感知和體驗美呢?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師要多帶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在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引導他們去發現觀察。例如,在主題性繪畫課“西瓜成熟的季節”的教學中,我在這節課作教學計劃時就把課定在六月中旬,我和學生在西瓜地上課。我明確地布置了觀察任務,觀察西瓜長在什么樣的土地上;觀察西瓜的葉子、騰、蔓、果實、花;觀察種西瓜的人,看看他的臉,摸摸他的雙手,看看他們著裝。他們高興地進了西瓜地,這個摸摸瓜,那個聞聞花,這兒看看,那兒瞧瞧,仔細地觀察葉、花、藤、蔓、地面、瓜農。等他們問夠了,看夠了,拿出了小畫夾開始寫生,這樣就有了真實的生活感受與體驗。學生的作品內容豐富,有的畫吃西瓜,有的畫摘西瓜,有的畫在瓜地中玩耍的小朋友,有的畫辛勤的瓜農等。畫面色彩豐富,形式多樣。體現了學生作品的特點,體現了他們的感知角度。特別是一個學生的作品《種西瓜的大手》,瓜農黑黑的臉龐上充滿了笑意,一雙粗糙的大手抱著綠油油的大西瓜,人物畫得稚拙而生動,雙手出奇的大,手被染成了和泥土接近的褐色,我問他為什么,他說看到農民伯伯抱著大西瓜,就像西瓜從他的手掌長出來了。這種活生生的畫面,閉門造車是畫不出來的,沒有觀察,空想是想不出來的。
三、加大實踐活動力度,培養中職生探索能力與創造力
我認為實踐系列活動是介于中職生美術練習和美術創作之間的橋梁。在系列美術活動中讓學生感知、實踐、探索,從而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實踐系列活動有助于學生對一個命題的展開,面比較寬,能從多種角度,能用多種方法全方位地認識和體驗某一事物,從而有利于他們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例如,系列美術活動“彩陶世界”。
活動一:看看彩陶。我帶孩子們去甘肅省山丹縣艾黎博物館參觀彩陶展。讓他們看看彩陶的紋飾、彩陶的造型,讓他們對彩陶初步有認識、感受,為下一個活動順利開展做好鋪墊。
活動二:說彩陶。讓學生說說他們眼中的彩陶。通過語言描述讓他們思考、探索、分析、認識彩陶。為下一步畫彩陶的活動做好準備。值得注意的是不要限制學生們說的內容,讓他們自由表述。
活動三:畫彩陶。學生畫彩陶時,我只教給他們彩陶基本的畫法,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自己設計喜愛的彩陶,學生們的作品大出乎我的預料,他們設計的彩陶千奇百怪,充滿創意,例如,水果彩陶、動物彩陶、鮮花彩陶。通過畫彩陶,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彩陶形體和色彩的感受與認識。
活動四:做彩陶。做彩陶范圍很廣,藝術形式不限。根據學生的喜好與材料的選擇,可以做成立體的也可以做平面的。
通過這種系列美術活動我發現,給學生充分的探索空間和他們喜歡的方式,讓他們在活動中發現自我,展現自我。給他們舞臺,他們會給你滿滿的驚喜。
最后,在美術活動中 ,教師要支持中職生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傾向。由此可見,美術教育設置的目的不是在于要學生畫一幅多么像樣的畫,做多精致的手工,而是要激發再現他們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在美術活動中為他們點燃藝術之燈,打開智慧之門。
(作者單位: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