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
摘 要:“基礎會計”是經濟管理類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學生對“基礎會計”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以后會計專業的學習,基礎會計教學方法的科學合理性對于學生打好會計基礎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我國高校中的基礎會計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從我國基礎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引入了“望聞問切”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目的在于提高高校基礎會計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望聞問切;基礎會計;教學;切入
“基礎會計”是高校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課程的理論性、實踐性和操作性都比較強,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會計的相關理論,為后續會計學習打好基礎是基礎會計教師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將對中醫診斷的“望聞問切”的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并對其作用性進行了分析。
一、目前基礎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基礎會計教學方式單一
在基礎會計教學過程中我國大多數的高校還在采用傳統式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課堂氣氛也不夠活躍,不利于基礎會計教學的深入開展。基礎會計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要記憶的概念也很多,大多數的高校教師為了提高學生成績,采用“機械式”的教學方法,教導學生死記硬背,導致學生并不了解基礎會計的真正內涵,使基礎會計教學失去了真正的價值,長期下去很容易將學生帶入“讀死書,死讀書”的誤區。
2.基礎會計教學目標不清晰
目前,在我國大多數的高校基礎會計教學中都存在著教學目標不清晰的問題,很多教師為了適應應試教育的需要,在教學工作中按照考試的題目對學生進行指導,忽視了對學生專業知識和實踐水平的培養。這樣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導致了學生的基礎會計知識與實踐技能相分離,會使學生對基礎會計知識產生誤解,不利于日后學生對基礎會計的學習。
3.基礎會計教學比較形式化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開始重視對學生實踐性的指導,但是大多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是在進行模擬訓練,忽視了對學生實踐的指導,導致了一部分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相分離,學習基礎會計課程后學生的實踐經驗并沒有得到提升,這給學生日后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也不利于學生畢業后更好地從事會計工作。
二、基礎會計教學中切入“望聞問切”方法
為了提高基礎會計教學的水平,我們可以引入中醫診斷疾病中“望聞問切”的方法,“望”是指觀其起色,“聞”是指聽其聲息,“問”是指詢問其癥狀,“切”是指摸其脈象。下面我們就以“望聞問切”方法為切入點來了解其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1.望
“望”是指觀察學生的表情和行為,在基礎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既有教師望學生,又有學生望老師,可以說望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可以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營造出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當學生對基礎會計知識感興趣時,學生的目光是興奮的,相反如果不感興趣則是游移的;當學生對教師講授的知識聽懂時目光是喜悅的,相反對某些問題不懂時目光則是困惑的,有時還會低頭陷入沉思。這里主要指的是老師對學生的望,首先,在上課前教師應該以積極關切的目光來望學生,讓學生感到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望全體,將目光關注到全體學生身上,看是否存在學生開小差的現象發生,當有個別學生開小差時要讓學生認識到老師在注意自己,提醒學生注意聽講;最后,在授課結束后教師應該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目光,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由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望”對于基礎會計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不能將目光重點放在基礎會計的課本上,要將“望“的方法靈活運用到教學過程當中去,這不僅可以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更可以提升學生對基礎會計學習的積極性。
2.聞
“聞”是指聽取學生的發言,在過去的基礎會計課堂教學中都是教師在講課,很少聽到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成為了教師演講的舞臺,師生之間很少進行互動,這就與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的理念不符。因此,我們提議將課堂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基礎會計的教學過程中要通過“聞”來聽學生的聲音,了解學生對基礎會計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通過“聞”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基礎會計水平,具體的應用如下:一方面“聞”全體,基礎會計教師在講解一項重點或者是難點后,要聽取學生的回應,如果學生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師要針對某項問題作出重點講解,在大部分的學生理解后,在進行下一個知識點的講解,不能為了進度一味地傳授知識;另一方面“聞”個體,教師要授課后要聽取個別學生的獨特見解,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引導他們獲取正確的基礎會計知識。
3.問
“問”是指由學生提問或者向學生提問,在基礎會計教學中可以通過“問”來啟發學生,促進學生學習。“問”可以鞏固學生的基礎會計知識,開發學生的潛能,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提問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基礎會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合理的提問方式。
在基礎會計教學中提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并不能為了問而問,在問的過程中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要問得有價值,設置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到啟發性和目的性;其次,要考慮到問題設置的難易程度,要由淺入深,難易適中;最后,要考慮到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同時基礎會計教師也要向全體學生提問,不能重視對學習好的學生提問而忽視學習不好的學生提問,要讓成績較低的學生感覺到自己也是受到老師關心的,做到提問的全面性。
4.切
“切”是指摸其脈象,首先在基礎會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教材有深刻的了解,熟悉教材中各個重點章節的關系,明確各個章節在基礎會計體系中的作用。教師理解教材時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這樣教學才能由淺入深,能用最有效、最快的方法將學生吸引到基礎會計課程當中去;其次,教師在基礎會計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教學的節奏,并隨時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最后,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診斷出學生學習中的困惑,并為其提供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望、聞、問、切之間并不是相互獨立存在的,四者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基礎會計教學中靈活地運用“望聞問切“的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把握“望聞問切”的火候,摸清學生的思維導向,這樣才能活躍課堂。教師將“望聞問切”的教學關系應用到基礎會計教學中,既可以提升學生對基礎會計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使自身的基礎會計教學水平有一個提高,也是提升自身水平的過程。
三、“望聞問切”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1.關于“望”的應用
在基礎會計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一種圖示教學的方法,將復雜的理論條理化、形象化,基礎會計的教師可以通過邊寫邊畫的方式,讓學生對原始憑證的取得、填制、審核的過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學生對基礎會計教師傳授的課程可以有一個直觀的了解,通過圖示法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為了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會計的知識,教師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對基礎會計的相關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教師在講授“資產概念”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思考自己家里的財產有哪些,這時學生就會自然地想到房子、存款、家電等,然后啟發學生要開公司需要什么,學生自然就會想到“資金”,有了資金就會購置辦公用品等,然后逐漸對資產的概念進行概括: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交易事項形成的,并由其擁有或者控制,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資源。
2.關于“聞”的應用
在基礎會計的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應該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在教學結束后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在本節課中收獲了什么,這樣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聽懂了什么和不懂的地方,便于教師掌握學生在學習基礎會計中真正的難點所在。例如,基礎會計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這樣的場景:教師作為財務經理,要求面試的學生填制一張現金支票,學生按照老師提供的信息進行填寫后,對支票的填寫方式進行初步研究,并向教師提出填制的問題,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普遍提出的問題,對支票填寫進行總結概括。
3.關于“問”的應用
基礎會計的教師要對授課過程中共性內容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地尋求答案。例如,教師在講授關于銀行清查財產時可以提出“企業對銀行財產清查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以及“是否與現金清查的方法相同”,當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后,為了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銀行對賬單與企業銀行日記賬核對不一致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樣學生可以發表不同的看法,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是否存在企業記賬而銀行尚未記賬或者企業未記賬而銀行記賬的原因,在得到學生的認同后,可以引入未達賬項的概念,之后講述“未達賬項”的四種類型以及怎樣編制銀行余額調節表,教師之后可以向學生提問:企業會計人員可以根據銀行余額調節表調賬嗎?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是否可以與銀行對賬單余額一致?最后教師可以對提出的問題以及學生的建議進行總結。
4.關于“切“的應用
由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可以通過圖示、案例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基礎會計的概念,但是教師在選擇圖示、案例的過程中要恰當,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引導,要在學生領會了基本原理后再進行深層次的教學。同時,也要求基礎會計教師在吃透基礎會計教材的基礎上,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在基礎會計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何完善基礎會計教學是教育界值得考慮的問題,“望聞問切”方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大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基礎會計的積極性,望、聞、問、切之間并不是獨立的,是相互聯系的,因此基礎會計教師要靈活地將“望聞問切”的方法應用到教學當中,這樣基礎會計教學才會有一個飛躍。
參考文獻:
[1]陳劍華.案例教學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企業教育,2011(12).
[2]王素青.淺析中職生源現狀與基礎會計教學[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06).
(作者單位:南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