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麗
【摘 要】“從共享到共生”的知識轉型是南京師范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在多年國家精品課程教學與“視覺文化與信息技術”專題網站建設的實踐中凝練的新型建構理念。文章以“視覺文化博客群”為例,通過解讀學習者基于視覺文化博客群的知識轉型過程,探究知識從共享到共生轉型的四個階段:內容共享、新知蘊育、知識創新、思想共生。最后形成一種既強調個體通過分享獲取知識,又強調共同體內知識創新以及實現集體知識增長的新型知識建構目標。
【關鍵詞】內容共享;思想共生;視覺文化博客群;知識轉型;價值解析
知識建構的方式包括了個體知識建構和協作知識建構。但是,協作知識建構所探討的仍然是個體在共同體中如何表達個人觀點并與其他成員進行社會交往。“從共享到共生”是E-learning環境下的新型教學理念。本文以視覺文化博客群為例解讀知識轉型的過程,學習者通過相互共享知識、討論交流、思維碰撞的方式在促進個體知識建構的同時也推動了集體智慧的生成,形成了一種從個體間相互共享知識到集體思想共生的可喜局面,這些思想又可成為新的學習資源被使用,呈現出一種從“共享”的“共生”現象。
博客、博客群與視覺文化博客群
博客是網絡日志web-log的縮略詞,是一種以時間為順序不斷更新表達個人生活與思想的網絡出版形式。[1]博客內容豐富,沒有限制,可以使生活記錄、個人感悟、也可以是文章摘錄等等。博客在中國的創始人方興東在《博客宣言》中這樣定義博客:“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和網絡鏈接,內容按時間順序排列并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2]博客群是博客站點以“群”的方式組織的博客專集,以此推動同一類型文章的展示或某一主題的討論。視覺文化博客群(http://www.fromeyes.cn/oblogup/index.html)是以視覺文化研究為主題,以書寫心靈日志為主建設起來的跨越時空的網上頭腦風暴群,它是一個資源共享、思想共享的平臺。雖然每個學習者的表達與思維不同,在關注問題上也有各自的側重,但具有共同之處表現為:學習者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已有的知識寫博文,經歷了內容共享、討論交流、反思總結的過程,這些不僅是博客寫作中要包含的要素,也是視覺文化博客群集體知識建構的過程。
二、 視覺文化博客群知識建構:從內容共享到思想共生的轉型
視覺文化博客群作為學習共同體發展的平臺,為個體知識建構到集體知識建構的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環境,博主利用視覺文化博客群共享內容,然后通過交流互動蘊育新知,在反思總結中創造新的知識,最后促進了集體知識的增長,實現了思想共生。
(一)視覺文化博客群個體知識建構階段:基于學習資源的知識共享
博客最大的特點就是“共享”。[3] 這種共享是建立在分享的基礎上,通過知識的分享,接受方獲得了來自擁有方的某種知識,于是雙方“共享”了這種知識[4]。視覺文化博客群作為一種網絡交流工具,首先為這種共享提供了平臺。例如,“水之靈子”在其博客中提到自己的見解,同時鼓勵大家把自己的觀點系統的整理出來共享。可見博主已經意識到鼓勵大家共享自己的觀點。
(二)視覺文化博客群知識相互啟迪階段:基于群體交互的新知蘊育
視覺文化博客群不僅注重學習者共享學習資源,更注重學習者能夠在共享資源的基礎上相互討論和交流。學習者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共享,而是基于交流互動的學習,是一個新知蘊育的過程。例如,博主瀟沙紫-視覺文化在博文中說:“看了博客上阿澤對于‘視覺文化的幾篇日志,激發了自己對視覺文化的再思考……。”從中可以看出學習者在共享基礎上的思維碰撞,這些火花也許只是曇光一現,但卻是新知產生的必經之路。
(三)視覺文化博客群個體知識增長階段:基于反思總結的知識創新
視覺文化博客群為知識的共享創造了條件,這些知識共享的過程是新知識可能誕生的前提條件,而知識的創新在閱讀和評論中產生,學習者相互之間的思維碰撞只是思想層面的交流,因此將這種瞬間產生的火花系統組織地記錄下來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知識創新。例如,“春花秋實”在其博客中回顧了自己畢業論文選題的曲折,最后給大家提出指導性的建議。博主通過不斷的實踐、交流、反思、再實踐這種螺旋上升的過程不僅促進了個體知識的增長,也為集體知識的增長埋下了伏筆。
(四)視覺文化博客群集體智慧生成階段:基于團體協作的思想共生
視覺文化博客群以“群”的形式使原來的個體學習發展為團體學習,實現知識的共生,促進視覺文化博客群集體知識的發展,這種集體知識建立在思想的基礎上,并且會促進新思想的再生。例如,“12級論文寫作”是南京師范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2012級碩士研究生博客,大家根據總結上課所講授的論文寫作方法并結合自己的理解加以組織。這種團體的學習是共生理念的具體表現形式。
以上四個階段體現了視覺文化博客群知識建構從個體建構到集體知識增長的過程。以內容共享為基礎,新知蘊育為條件,知識創新為結果,思想共生為形態層層深入,為共同體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三、視覺文化博客群知識轉型的價值解析
(一)構建了學習共同體:從獨自學習到共同學習
“視覺文化博客群”暗示的“博客群”實際上是一種“共同體”,學習者在博客群中通過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共享資源的方式構成了一種網絡虛擬學習共同體。視覺文化博客群集合了分享的資源,也共享了思想,幫助學習者學會多角度考慮問題,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擴充了集體知識。
另外,視覺文化博客群為學習者提供了自我反思的平臺。視覺文化博客群的知識轉型促使了學習者的學習導向由以個體為中心轉變為以群組為中心,構建了一個學習共同體,學習者不再是孤獨的思考,而是大家共同思考,共同進步。
(二)促進協作知識建構:從個體知識增長到集體智慧生成
視覺文化學習共同的學習者在進行個人知識建構的同時通過共享也為集體知識的增長做出了貢獻。關于協作知識建構的過程,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美國學者Gunawardena 等人在1995 年提出的四階段說,即共享和比較信息、發現和分析觀點間的差異、通過提出新建議共同建構知識、成員間達成共識并應用新的知識。[5]但是以往的研究是基于BBS的,博客與BBS有很大的區別,博客的文字相對審慎,語言是經過相對周密的思考組織起來的,因此體現了更加強烈的共享追求以及比較與分析觀點的需求。
(三)形成新型的學習文化:從內容共享到思想共生
博客不僅僅是一種網絡交流手段, 它還是一種網絡文化現象。當學習者真正開始使用博客的時候, 意味著學習者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學習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當共同體熱衷于博客的時候, 實際上就形成一種教師文化。視覺文化博客群的創建有利于形成“理性、開放、共享、創新、協作” 的學習文化。
參考文獻
[1] 楊歡聳. 教育博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案例與分析[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0,01:83-86.
[2] 方興東,王俊秀.博客:E時代的盜火者[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
[3] 韓明秋. 利用區域教師博客群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03:79-81.
[4] 華海英. 試析基于博客系統的組織知識共享[J]. 現代情報,2006,07:76-77.
[5] 魏寧. 協作知識建構:教師博客群發展的新視角[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6,1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