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人們對信息的需求量增加,閱讀隨之變成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途徑。小學作為個人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關注小學閱讀教育的當前狀況,分析原因并尋找突破口,不僅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而且對國民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能力;教育體制改革;閱讀技巧;閱讀習慣
閱讀作為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途徑,是衡量一個人信息獲取程度的重要標志。小學階段的閱讀興趣及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關注當前小學閱讀教學的困境所在,分析背后的原因并探索高效、具體的解決辦法,對閱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小學閱讀教學的現狀
從學生角度來看,當前小學生閱讀存在以下問題:
其一,學生閱讀量大,文章領悟能力不高。許多學生迫于家長、老師的壓力,廣泛閱讀大量的課外名著,其中包含許多中外文學書籍,但閱讀量的增加并沒有帶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其二,學生缺乏閱讀技巧,閱讀應用能力差。閱讀學習成為了知識點的分解訓練,這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1]。
其三,學生閱讀興趣不高,擁有許多書籍卻很少翻閱。互聯網的發展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他們被社會上的新奇事物所吸引,很少能夠靜下心來讀書。
從教師教學角度來看,小學閱讀教學存在幾點問題:
其一,教師過分看重成績,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引導較少。在應試教育的體制之下,學生成績成為衡量老師教學能力的標準,進而導致許多老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注重知識點的分步驟解析,以及題海式的閱讀練習。
其二,教師注重課堂閱讀的分析指導,忽略課外閱讀的分析指導。有的學生課外閱讀量大,但因為沒有老師的分析指導,對文章領悟不深,導致學生低效率的閱讀。
其三,教師在學生的思維拓展方面的工作較少。小學生在思維方面的拓展,除了對課文的理解能力的拓展,也應將文章表達技巧運用到寫作當中,強化小學生的作文技巧訓練,拓展作文的寫作思路。
從教育部門來看,教育制度也存在一定問題。
雖然應試教育已經向素質教育轉軌,但許多人依然停留在應試教育的觀念中無法自拔。教育部門同學校老師一樣,過分關注學生的成績,重視學校整體升學率的高低,但是,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興趣愛好的拓展方面,重視程度仍然不夠。
突破小學閱讀教學瓶頸的具體策略
教育體系的改革。
1、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過程中,加大素質教育的宣傳力度,更新人們的觀念,讓人們認識到:考試是服務于教學的,考試只是用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不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2、以道德品質、課堂知識的掌握以及身心健康的發展作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測試指標,完善教育評估體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3、重新安排課程體系,體現素質教育的特色風格。開展新型的課堂實踐活動,與現代化的社會接軌,在學生們接受新鮮事物的同時,也能夠把握“度”的標準;同時,課程安排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4、不能過分強調考試,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習是件快樂的的事情,過分注重考試,會禁錮學生的思考能力,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與提高。
1、注重啟發式教學。小學教師在帶領學生課文朗讀、文章分析以及字詞學習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技巧,啟發學生的閱讀思維。在師生互動的同時,更應該鼓勵學生與學生的小組學習,進行課堂活動,讓學生之間在互動過程中開啟智慧,提高閱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2]。
2、注重學生閱讀方法的培養,鼓勵自主閱讀能力。教師教會學生閱讀技巧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學習環節,閱讀方法可具體分為四步閱讀法:第一步要做到對全文的通讀,了解文章大意,但并不要求把握文章脈絡與主旨;第二步再一次閱讀全文,此次要求把握文章的脈絡,在頭腦中建立文章的基本架構,整理文章思路,理解文本作者的中心思想;第三步即進行文章的第三次閱讀,總結文章的寫作技巧,并對一些具體段落或是章節進行具體的研讀與分析,讓自己融入作者描繪的情節中,與其融為一體,細細品味作者的情感;第四步,即最后一步要寫出自己對整篇文章的感受,并能把自己在文章中的所學知識運用到到自己今后的寫作當中,做到學以致用。
3、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同時,更應讓學生感悟文章作者所抒發的感情,讓他們的心靈有所震撼和啟迪,進而培養他們的人文情懷。
4、在寫作技巧方面,注重思維拓展,將課堂上的寫作章法運用到學生課下的作文中。寫作的重點在于寫作思路的創造,文章的好壞在于寫作技巧的運用。教師在鼓勵學生寫作的同時,也應該引導學生將閱讀過程中收獲的表達技巧融入自己的寫作當中。
5、開展“多讀書,讀好書”的活動。教師可以在班里組織讀書活動。鼓勵同學們多讀課外書籍,并進行閱讀分享,同學們在彼此交流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閱讀興趣,主動尋找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閱讀。
(三)學生自我閱讀興趣與能力的培養。
如何讓學生從被動閱讀變為主動閱讀,除了外界因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培養良好的自我規劃能力。所謂自我規劃,即自己給自己制定目標,這里僅指在閱讀方面的目標,比如,這個月我要讀什么書。只有明確的計劃安排,才會有閱讀的方向和動力。
2、培養良好的自我約束力。自我約束,也可以理解為自我控制,能夠抵制外界的不良誘惑,堅持每日讀書,完成每天給自己制定的讀書任務量。
3、自立、勤奮。如今,獨生子女較多,家里的寵愛自然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導致他們自立能力差,對父母的依賴程度高,進一步滋長了孩子的惰性心理,許多事情不能夠善始善終。所以,小學生的自立、勤奮要靠自己來培養,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做到有始有終。
總之,當前小學閱讀教育的困境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和學生,其最終目的是突破閱讀瓶頸,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促進國民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曹曉麗.淺議小學教學閱讀困境及其突破途徑[J].語文方向.2014.(21):44-46
[2] 王曉平.小學閱讀教學情況的實證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09.(02):54-56
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太本站學校 趙麗玲 1881040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