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修簪
【摘要】針對小學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思維特點以及《語文課程標準》對低段寫話教學提出的目標要求,寫話教學要從激發興趣入手,引導學生有序細心觀察,展開想象,鼓勵兒童大膽寫自己想說的話,讓孩子享受寫話快樂,引孩子走進習作樂園。
【關鍵詞】低年級 興趣 寫話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第一學段寫話教學目標中提到“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低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神奇的想象力,但對身邊的事物缺乏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寫話教學中,教師應從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入手,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進而拓寬教學時空,引導學生有序細心觀察,引發他們大膽展開豐富的想象。在此基礎上,鼓勵孩子們自由、輕松、快樂表達,從而培養、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發樂寫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他們對學習的動機主要源自于興趣。所以,寫話教學一定要遵循這一規律,就是以激發低年級學生的興趣為前提條件,激勵學生暢所欲言,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所謂的興趣主要源自于情境的感染,在優良的教學情境中,學生的記憶就會被還原,情緒就會產生興奮,這樣心靈和表達的距離就會被拉近。比如,教學《我喜歡的水果》寫話訓練,課始,老師這樣創設情境:“同學們,水果超市開張啦!超市經理要評水果王子和水果皇后,你看(多媒體課件展示擬人化的水果一蹦一跳地出來)西瓜、草莓、葡萄、石榴等水果家族的成員都來參加了,現在你們就是其中的一員,將怎樣介紹自己的特點,讓顧客動心,讓自己當選呢?趕緊動筆吧!”趁熱打鐵,讓學生馬上進入靜靜的寫話狀態中。這樣,營造出一個鮮活的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把學生帶進有趣的情境中,孩子們躍躍欲試,沉浸在寫話的快樂中……因此,激發興趣是引發學生快樂寫話的前提。
二、引導觀察,展開想象,樂于表達
(一)觀察圖畫,寫想象中的童話王國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學生練筆的主要形式,我們要借助看圖寫話訓練,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形象思維能力,為中高年級的寫作打好基礎。
借助繪本閱讀材料,展開想象補白寫話。“繪本”是“畫出來的書”,為兒童寫話提供了優秀的資源。美國作家莫威廉斯的作品《我的朋友難過了》這本繪本描繪了小豬看到好朋友小象難過了,為了讓好朋友開心,它化妝表演了小象最喜歡的牛仔、小丑、機器人,每一次表演,都博得小象開心一刻。接著小象又不開心了,結果是小豬脫掉表演裝出現在小象眼前,小象才真正開心了,因為只有見到好朋友,只有和好朋友分享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繪本簡單而富有內涵的畫面,卻留有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充分利用這個空間,引導學生看圖想象:小豬在三次表演時表情、動作怎樣,她心里會怎么想,會說什么呢?你還能想象出表演其它節目讓小象開心嗎?然后把觀察想象到的寫一段話。也可以先出示故事的前面情節,不出示故事結局,讓學生想象補充結局,然后與原文對比讀,和作者賽一賽,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寫話的積極性,放飛想象翅膀,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孩子們創意、神奇的想象就會躍然紙上,從而樂于表達,提高寫話能力。
借助課文插圖,看圖想象寫話練筆。選入小學課本中的古詩,多數包含優美的意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課文中還配有精美的插圖。在進行古詩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插圖,結合詩意,展開想象,練習寫話。如,在學習完《村居》這首古詩后,教師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春天郊外景色(看到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怎樣?看到柳條飄起來,你就會想到什么?),然后由景及人,再觀察圖中孩子放風箏時的神態、動作等,并展開想象寫話,寫出精彩的場景。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畫畫,然后進行寫話。例如學習完《畫風》這篇課文后,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觀察課文插圖,鼓勵學生動手實踐,自己畫出與課文寫的不一樣的風,學著課文的描寫進行練筆,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做到了有話可說,別出心裁。
此外,還可以借助收集的童話故事圖片,觀察想象編寫童話。如,出示一幅圖(畫面上畫有一條小河,岸邊畫著一只小白兔,小白兔旁邊有救生圈、木板、竹篙、木桶等,對岸有胡蘿卜、菜地等景物),教師引導觀察:畫中是什么地方,看到哪些景物?小白兔要干什么?聰明的孩子,請你展開想象幫幫小白兔過河,看誰的辦法最好?小組討論交流后,動筆寫話,這樣不但“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觀察自然,寫童眼中的五彩世界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大自然為孩子們提供了很多寫話題材。教師可以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與小鳥、小蟲、小魚、小蝦等對話,例如:春天來了,我帶領孩子們到校園走一走,看柳絲與冬青樹發生了什么變化,月季花的新芽與花苞是什么樣的,看起來像什么,在草地上捉蟋蟀,逮螞蚱,觀察它們的外形特征、活動情況,聽聽蟲子的叫聲,似乎小蟲在干什么……夏天來了,帶孩子們去野營,游泳,下河捕魚、撈蝦,讓孩子回憶親身體驗過程怎樣?有什么感受?遇到那些困難?如何解決……秋天來了,帶孩子們走進樹林,觀察各種樹木的葉子形狀、顏色、質地等與春、夏對比有什么變化,田野里,稻谷成熟了,遠看、近看、細看有什么特點,想象一下它們又像什么,果園里的各種水果、菜園里的各種蔬菜的外形特征、顏色如何,摸一摸有什么感覺,聞一聞,聞到了什么?嘗一嘗,味道如何……冬天來了,帶孩子打雪仗、堆雪人,玩一玩、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雪中的景物等等。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動用一切的感官,并引導學生有序細心觀察,去發現事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事物進行交流,按照一定的順序寫下來。充滿童趣的語言在孩子的筆下流淌:“小雪花,你是不是冷了,往我脖子里鉆,想找一個溫暖的家嗎?我愿意做你的媽媽呀!” “草地上聯歡會開始了,蟋蟀彈琴,螞蚱蹦極,蝴蝶翩翩起舞,淘氣的小蚯蚓卻在臺下撒野,滾得滿身是泥……”童心和大自然融合產生的火花是如此的美麗!
(三)觀察生活,寫現實中的美好事物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在兒童習作的初始階段,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留心生活、體驗生活、觀察生活,訓練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寫觀察日記。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觀察身邊的人,先從我做起,讓學生先觀察老師說話和講課都有什么特點,媽媽如何煮菜,同桌上課表現等,每天都要觀察,及時把觀察到的瞬間寫成一段話。教師還可有目的地開展“種植花草樹木”“飼養小動物”等興趣小組活動,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動物的生活習性等,并適時做好觀察記錄,這就是鮮活靈動的觀察日記。鼓勵學生參與家務勞動,體驗勞動滋味,寫勞動過程或勞動感受片段。時間一長,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也養成了認真觀察、勤于動筆的好習慣,寫話能力自然逐漸提升。
寫游戲體驗。兒童天性活潑好動,天生喜歡游戲。利用這一特點,教師利用課間或課余時間,有目的地組織學生玩各種各樣有趣的游戲,玩后練筆寫游戲過程精彩片段,或在游戲之前為游戲活動寫規則等,學生在玩中寫,寫中玩,有話急著傾吐,不吐不快,是練習寫話的好機會。
三、欣賞為主,激勵評價,促進樂寫
“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表現,應以表揚、鼓勵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從正面加以引導。”語言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應該始終堅持從學生的立場出發,用寬容的心態,欣賞學生的寫話作品,用真誠的心靈感受他們的優美語言,也帶領孩子們學會欣賞。可以將優秀的作品進行課堂展示,讓孩子們欣賞學習,發現自己和同伴的語言美。多采用激勵性評價,針對寫話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幫助和鼓勵,使他們享受成功的快樂;對于寫話能力強的學生也要給予真摯的表揚,讓他們走向更高的起點。除此之外,還可以辦班級優秀習作專刊,把孩子作品編成優秀習作選刊,放在圖書角,供大家閱讀欣賞,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寫話熱情,激發寫話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
總之,寫話教學是學生習作的起步,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激發興趣,用心引導,誘發想象,積極關注,使孩子主動寫話、樂于寫話,讓孩子享受寫話快樂,引孩子走進習作樂園。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龍君.新課標下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方法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13.
[3]倪志銀.淺談提高低年級學生寫話能力的策略[D].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7.
19624636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