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順理成章地走進了課堂,它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只用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局面。多媒體的出現,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也有許多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從而忽視課堂教學的主體。本論文將從多媒體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以及在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一點不足來談談自己的觀點,希望能夠打造經得起推敲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高效音樂課堂。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音樂;作用
一、何為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利用計算機輔助課堂的教學。它有效地發揮了計算機技術在語言圖像聲音影片資料等的優勢,教師將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從而有效的調到了學生左右大腦的功能,讓學生積極有效地投入課堂教學中來。這種圖、文、聲交織的課堂教學模式,讓教師與計算機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任務。
二、新課標的理論基礎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現代教育技術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教師應合理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資源豐富等優點,為教學服務。
在新課改精神的指引下,各學科都在積極嘗試改革,尤其在上公開課、示范課、比賽課等,多媒體輔助教學隨處可見,好像一節好課如果沒有多媒體的身影就不算是一節合格的課。其實,我們教師要能夠合理地應用多媒體,讓多媒體在我們的教學中輔助教學,要把自己的教學思路有機地融合在多媒體中,讓多媒體為你的教學思路服務,是教師牽著多媒體走,而不是教師被所謂的多媒體課件牽著鼻子走。雖然,有許多學者對這種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中泛濫的情況嗤之以鼻,但是我們不能完全否認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筆者從教多年的音樂教育,發現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是能夠發揮積極而有效的優勢,能夠很好地為我們的音樂課堂服務。
三、多媒體應用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一)能夠擴大課堂教學的容量
網絡資源豐富多彩,音樂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音樂課本上的內容,我們可以結合自己上課所需要的內容在網上查找與此相關的教學資料,來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教師只要將所需要的教學內容從網上篩選后,再進行簡單的處理編輯,就可以將聲音、圖像、文字清晰又規范地呈現出來。這樣做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情緒被調到起來,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另一方面,節省了大量的用手寫備課的時間和上課板書時間。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音樂課上展示《茉莉花》時,有些樂器在教學中沒有,我們就可以用多媒體播放手風琴、小提琴獨奏,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樂器的欣賞來充分感受《茉莉花》給我們帶來藝術上的享受。再如本單元重點學習故鄉歌謠(七年級下冊),為了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思鄉愛國之情,我們可以在網絡上選擇許多的思鄉愛國的歌曲。例如,劉歡演唱的《彎彎的月亮》,再以民族樂器古箏演奏,讓學生從多角度欣賞,感受音樂 魅力,激發他們學生音樂的興趣。在感受與欣賞中性情得到了滋養,品格得到了提升。
(二)運用多媒體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強調了興趣的重要性,有興趣的學習和沒有興趣的學習效果會大相徑庭。尤其在剛剛上課之前,激發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因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學七年級上冊感受與欣賞《校園多美好》時,我就在開課前以音樂導入,讓學生聽一些熟悉的校園歌謠。比如羅大佑的《童年》,讓學生在體會童年的快樂時,真切地感受到童年時光值得回憶和珍惜,同時,創設了適合學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讓學生愿意學、想學、接受學、快樂學;再如我教學感受與欣賞《明天會更好》時,用多媒體播放《讓時間充滿愛》的歌曲,學生沉靜在愛的氛圍中,在讓學生聆聽鋼琴樂曲,這樣學生完全沉浸在愛的氛圍中,切實感受到我們的世界充滿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美的教育。靈魂得到了滋養,精神品質得到了提升。
(三)創設情境,帶動學生情感
在音樂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讓學生沉浸在音樂的氛圍中。我在教學愛國主題的歌曲時,不滿足于僅僅教會學生唱愛國歌曲。比如,在七年級上冊感受與欣賞第二單元中國龍吟,其中有歌曲《龍的傳人》和《我是中國人》時,我首先創設了這樣的情境,首先播放張明敏的著名歌曲《我的中國心》,讓學生在還沒有學習課文之前就已經感受到了濃濃的愛國之情,體會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要傳承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讓我們的民族立于世界之林。這樣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受到愛國主義的影響,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創設教學情境對學生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多媒體的渲染下,更容易進入教材特定的音樂意境中去,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初中音樂教育存在的誤區
只重形式,忽視內容,有喧賓奪主之嫌。
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內容才是我們教師要重點關注的。但是在許多時候,有一些老師僅僅關注課件的制作形式,在課件的色彩,動畫形式,動畫出現方式等方面過于在意,而對于所教學的內容卻沒有深入學習研究,這樣就未免有些本末倒置的感覺。課件形式是為了教學內容服務的,多媒體的運用是為高效課堂服務的,以此保證我們教學內容的多樣和豐富,所有的形式都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對于一些華而不實的內容,教師要甄別、篩選、提取,讓多媒體教學真正融入自己所設計的每個教學環節中,人機合一,輔助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從而有效地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發展至今,我們要繼承傳統教學的優勢,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音樂教學實踐證明,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確實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我們音樂教師還要多多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多看一些音樂專業的書籍,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再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融合到自己的教學中,讓自己的音樂課堂教學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