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琴 朱仙秀

[摘要] 目的 研究生物反饋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取壓力性尿失禁患者作為觀察病例,按照隨機對照的原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74例,應用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U4)治療,對照組85例自已在家進行提肛運動。對2組進行盆底肌張力強度和壓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進行評估。 結果 第2療程和第4療程結束后,治療組壓力性尿失禁治愈率分別為78.4%和86.5%,高于對照組的48.2%和5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 生物反饋聯合盆底肌訓練療效確切,具有明確的加速損傷肌肉及神經細胞恢復、改善尿道收縮等功能,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生物反饋聯合盆底肌訓練;壓力性尿失禁;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69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17-0076-03
壓力性尿失禁即大笑、咳嗽、噴嚏或行走等各種程度腹壓增加時尿液溢出,停止加壓動作時尿流是否隨即終止即可明確診斷。常見原因有分娩造成的盆底肌松弛、膀胱頸和尿道近端過度下移、尿道內括約肌功能障礙等。這類疾病雖然不像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命,但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與人際交往,使其產生自卑與情緒沮喪、食欲、性欲低下等身心健康。因患者常需佩帶尿布,身上經常會伴有異味,易導致社會關系中斷,引起患者心理痛苦及挫折感。甚至有人將其稱為“社交癌”[1]。壓力性尿失禁也嚴重影響性生活,而性生活質量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內涵[2]。性,事關民生、國本[3]。而女性人群中23%~45%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7%左右有明顯的尿失禁癥狀,其中約50%為壓力性尿失禁。根據典型的壓力性尿失禁癥狀,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少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所2013~2014年南昌市女公務員、事業單位女職工有壓力性尿失禁自覺癥狀的患者159例,年齡35~60歲,已婚女性,排除標準[4]:①惡性腫瘤;②陰道活動出血;③心臟起搏;④妊娠期婦女;⑤盆底肌肉完全去神經化(不反應);⑥嚴重的盆底疼痛,以致于插入電極后陰道或直腸明顯不適;⑦癡呆、不穩定癲癇發作;⑧直腸出血;⑨活動性感染(泌尿系或陰道)。隨機將159例患者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74例,年齡35~60歲。對照組85例,年齡35~60歲。
1.2 方法
治療組應用盆底功能障礙治療儀U4(PHENIX USB4 由廣州杉山公司代理)來院治療。治療時,患者排空膀胱后取平臥位,將盆底肌肉治療頭放入患者陰道內,另一端連接于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上,盆底專科醫師會根據患者感受適當調整電流強度,以患者自覺盆底肌肉有收縮但無不適感為宜,電流強度由0逐漸增加至40 mA,刺激時間每次30 min,一周2次。每次治療結束后,囑患者回家后按上述收縮模式自行盆底肌鍛煉,每天2~3次,每次約10 min,3周為一個療程,持續4個療程[5],每2個療程結束后休息1周。對照組自已在家進行提肛運動,持續收縮盆底肌(提肛運動)2~6 s,松弛休息2~6 s,如此反復10~15次,每天訓練3~8次[6](月經期除外)。
1.3觀察指標
第2療程和第4療程結束后,使用壓力性尿失禁生活質量問卷[7]對兩組患者的排尿情況進行調查,排尿情況根據國際尿控協會(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標準進行評價,評分0~5分;選擇固定的一個醫師利用YKFQ1型盆底肌肉檢查康復儀對患者進行盆底肌張力強度評分檢查,盆底收縮能力評分為(Oxford scale)0~5分[8,9]。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第2療程結束后兩組盆底肌張力強度評分及壓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比較
第2療程結束后兩組患者的盆底肌張力強度評分及壓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第2療程結束后兩組盆底肌張力強度評分及壓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比較
2.2 第4療程結束后兩組盆底肌張力強度評分及壓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比較
在第4療程結束后治療組盆底肌張力強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壓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也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第4療程結束后兩組盆底肌張力強度評分及壓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比較
3 討論
研究發現,傳統的提肛訓練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一些癥狀,但是對于尿失禁等癥狀并沒有十分明顯的改善[10]。給予U4行盆底肌鍛煉可顯著提高盆底肌張力強度[11],顯著提高壓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患者在家進行提肛運動是最保守的治療方法,效果往往欠佳。當并發癥越來越嚴重時,最后只能用外科手術治療,不但醫療費用增加,而且治療效果也不理想。近幾年,我國從發達國家引進了新技術,PHENIX系列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U4)。主要是加強盆底肌提升肌群的張力,從而加強尿道外括約肌,使尿道關閉壓升高,起到防治壓力性尿失禁的作用[12],盆底肌鍛煉的同時,還可以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從而可以減輕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癥狀[13]。U4是將陰道電極放入陰道內,向肛提肌釋放低頻率點刺激,進行各種場景的生物反饋訓練。生物反饋治療指采用模擬的聲音或視覺信號來反饋提示正常及異常的盆底肌肉活動狀態,再通過肌電圖、壓力曲線或其他形式把肌肉活動的信息轉化成聽覺和視覺信號反饋給患者,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自主的盆底肌訓練,達到收縮已松弛的盆底肌群、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
此外,由于社會關注度低,缺乏知識普及,或者由于羞怯等原因,患者就診率很低[14];大部分醫院缺乏相應的診治設備和規范的診治標準;很大部分醫療人員缺乏對此類疾病的認識,對其重要性重視不夠;而且我國缺乏相關技術培訓教材、培訓中心和師資力量。壓力性尿失禁的防治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我們結合臨床經驗提出幾項觀點以減少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①需要以社區為基礎,通過電話、電視、網絡、墻報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和健康教育[15]。規范化的健康教育使女性患者對壓力性尿失禁的認知起到關鍵性作用,可以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及防病意識。②對婦女進行分娩、康復等相關健康知識宣傳和科學指導,提高廣大婦女的保健意識[16]。③同時需要提高廣大衛生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以新的服務理念,為廣大婦女提供科學、規范以及人性化和個性化服務。近年來,國際上對女性生殖健康給予了高度關注,各國已把婦女的健康指標作為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一項重要指標,作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和文明程度的一個剛性指標。我國政府和全社會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嚴重影響婦女生活質量的慢性疾病防治已被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壓力性尿失禁防治作為女性生殖健康的一項重要內容,當屬其中[17]。
總之,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尿失禁現象日益變化顯著,更應加強此類疾病的認知,防患于未然刻不容緩。應鼓勵中老年婦女定期到醫院檢查,院內應積極參與U4的治療,院外應配合醫生隨訪,提高患者的醫從性,提高壓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從而減少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率[18]。
[參考文獻]
[1] 郎景和,馬樂. 中國婦女盆底功能障礙防治項目培訓教材[M],2012:14.
[2] 邱鴻鐘,梁瑞瓊. 廣州市公務員的性生活質量與幸福感指數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性科學,2012,3(21):46-49.
[3] 薛福林. 性,事關國本[J]. 中國性科學,2011,20(1):3.
[4] 陶麗丹,王麗娟. 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進行產后盆底肌康復治療療效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6):4260-4261.
[5] 趙飛飛,江江. 生物反饋及電刺激治療對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的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2013,11(28):5361-5362.
[6] 張曉薇,曲堅.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康復治療的療效評價[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8(24):584-585.
[7] 嵇靜. 盆底肌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80例臨床研究[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4):499-501.
[8] 李成香,張學紅. 盆底肌肉訓練聯合中藥治療中老年女性張力性尿失禁療效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0):1568-1569.
[9] 徐滿如. 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手術治療60例[J]. 實用臨床醫學,2011,12(10):47-50.
[10] 陳文丹,高春華. 生物反饋聯合盆底肌訓練對陰道分娩會陰重度裂傷后排便功能的療效[J]. 中國康復,2012, 27(5):345-347.
[11] 彭惠芳.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肉訓練治療子宮脫垂[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14):1766-1767.
[12] 楊俊玲,謝麗,張培連. 盆底肌肉功能訓練預防產后尿失禁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華護理雜志,2008,43(5):436-437.
[13] 姜濤,戎明梅. 盆底肌群鍛煉聯合生物反饋對全子宮切除術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作用[J]. 江蘇醫學,2014, 20(16):166-167.
[14] 陳燕輝,楊衛萍. 盆底肌肉訓練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康復訓練[J]. 廣東醫學,2012,3(33):757-759.
[15] 楊麗仙. 健康教育在婦科普查中的應用[J]. 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11(33):60-61.
[16] 王風燕. 健康教育對盆底功能障礙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 社區醫學雜志,2013,11(14):75-76.
[17] 曾娟,黃宇艷,楊麗媚. 生物反饋聯用盆底肌訓練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醫藥導報,2015,12(2):130-132,136.
[18] 楊虹. 盆底康復訓練治療60例壓力性尿失禁臨床療效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7):1639.
(收稿日期:201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