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偉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改革在不斷深入開展,大學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以及未來國家建設的關鍵力量,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是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前提。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已經在高校中得到普及,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娛樂、學習的重要工具,但是,大學生上網成癮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影響了大學生的正常學習與發展。高校輔導員是負責管理學生的重要人員,也是與學生溝通最多的人員,因此,借助輔導員的力量開展大學生網癮心理干預以及預防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本文從輔導員的角度探討了大學生網癮心理干預以及預防方法,希望能夠為高校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心理健康;網癮預防;策略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高校中的網絡建設已經非常完善,大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網絡,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各大高校中擁有筆記本的學生占全校學生的一半,并且很多學生都是用筆記本上網娛樂。長期下來,很多大學生出現了學習不積極、不愿意與外界接觸、人際關系不密切、強迫癥明顯、焦慮等心理問題,高校中能夠對這些學生進行有效疏導的教師非常少,心理治療在人數上與方法上都存在不足。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監督人,提高對學生的引導與關注是消除網癮的重要途徑。
一、大學生網癮現狀
網癮主要是指對網絡誘惑缺少抵抗力,長期沉迷于網絡,對工作或者學習失去興趣的一種心理癥狀。大學生出現網癮是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問題,同時也是學校管理的一項難題。因為大學生學習負擔較輕,閑散時間較為充裕,經常在網絡上開展各項娛樂活動,長期下來會在精神上出現依賴,隨著網癮的發展,會逐漸轉變為身體上的依賴。
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當前上網人數已經突破了3億人,網絡在全國的普及率達到了百分之十五以上,這是保守的統計,該數字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還在不斷增長,這其中,18~27歲的青年人占相當大的比重,并且百分之三十的網民是大學生。在21世紀初期,美國的一名科學家最先提出了網癮這一概念,隨后引發了一系列的研究,成為教育界非常關注的話題。根據相關研究成果,網癮的表現有: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經常性的緊張、焦慮、生物鐘紊亂、飲食不規律、精神倦怠等,上述很多癥狀與煙癮甚至毒癮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網癮發作以后,學生會不顧一切地想辦法上網,會出現逃課、遲到、早退,甚至休學等問題,為學校與家庭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
二、大學生出現網癮的原因
1.生理方面
通過上面的論述可以知道,學生在出現了網癮以后,會在精神上以及身體上出現諸多明顯的表現,這種表現的產生與學生的生理作用有一定聯系,出現興奮、激動等情緒時,生理上隨之關聯的物質就會發揮作用,為此,網癮并不僅僅是一種心理作用下的疾病,也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精神類疾病。相關研究顯示,所有存在網癮的人員都存在腦功能異常現象,額部與顳葉區域表現出異常最為明顯。上網時間過長,這些部位功能將出現模糊甚至是停滯,會出現非常嚴重的生理變化,并且長時間上網飲食不規律,身體機能也將大大減退。
2.心理方面
網癮問題是當今社會上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學校與家長關注的焦點,很多學生,不僅是大學生,出現了網癮以后一蹶不振,葬送了自己的青春。據相關調查顯示,很多學生出現網癮是因為內心缺乏依賴,這些患有網癮學生常常暴露出較為敏感的情緒反應,抽象思考能力非常強。現實生活中沒有滿足自己內心需要的事物,為了尋求精神上的依賴,滿足內心需求,就會上網找網友聊天,從彼此間的理解過程中收獲支持、鼓勵,使情感得以宣泄,還有的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從中獲取精神依賴以及挑戰感。
3.家庭以及學校的影響
很多學生因為家庭或者學校對自己不夠重視,教師或是家長不能采取有效手段進行引導與鼓勵,出現叛逆心理,通過網絡逃避來自教師以及家長的批評。還有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與教師的關愛,內心出現恐懼,就會從網絡中尋找安慰與關懷,不良的社會風氣也會使學生產生非常嚴重的網癮,在不良社會風氣影響下,學生對網絡的抵抗力與對是非的辨別能力大大降低,更加深了對網絡的迷戀。
三、大學生網癮心理干預方法
1.個體咨詢
網癮一旦形成,將很難進行控制并治療,強烈制止不僅不能消除網癮,反而使學生逆反心理更強,但是單一的引導又不能起到積極的效果。為此,對這些學生采取必要的個體咨詢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個體咨詢治療主要實施方法為:首先對患有網癮的學生做全面的調查和分析,這樣才能針對具體的癥狀進行治療,可以在網絡上查找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癥狀,可以是性格方面的變化,也可以是身體方面的變化,在掌握并了解學生這些特征以后,再對其認知進行引導與調整,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障礙,提高控制力。現象厭惡療法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主要就是引導學生自己想象出現網癮以后,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所帶來的諸多影響,為家庭、學校帶來的擔憂,在應用此方法的同時,也可以將社會批判法、內隱致敏法等結合起來。此外,在應用上述方法過程中,可以邊引導學生參加課外活動,邊進行治療,讓學生培養出更多積極、陽光的興趣,比如,讀書興趣、音樂、美術、體育等興趣愛好,這樣能夠使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減少上網的時間。
2.團體咨詢
團體咨詢能夠對個體咨詢的諸多不足進行補充,能夠通過團體力量創造出一個團體化的情境,通過這種團體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一種心理上的治療手段,也能夠體現出非常有效的教育功能。有一些患有網癮的學生因為缺少社會關注以及社會認同,心理上非常低落,就會從網絡中獲取安慰,而通過團體咨詢能夠為有相似問題的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將原來單一的咨詢轉變為系統性、全面性的咨詢。這種咨詢方法功能更加強大,能夠幫助學生做出有針對性的治療與疏導。為此,對于網癮非常嚴重的學生來說,應用這種咨詢方法能夠使學生暫時避開網絡,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團體活動中來。在團體活動中,學生新的思維模式能夠固化,也會產生新的認知。這種團體性質的輔導能夠使網癮非常嚴重的患者的生活得到平衡,在有效控制了上網時間以后,學生會對現實社會有更深入的認識,重塑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3.集體支持法
集體支持法主要針對的是性格變化較為明顯的網癮患者,比如,性格孤僻的患者、不愛與外界溝通的患者,結合這些患者的特點使高校中的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鼓勵。此外,要將所有的網癮患者劃分成小組,在小組中,網癮人員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幫扶、相互鼓勵,并一起進行各種活動。可以組織他們開展各種有意義并且感興趣的活動,從而增強學生們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教師也能夠在過程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更加充分地與學生進行溝通,更加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對于引導學生走出網癮有非常大的幫助。
4.構建出社會支持系統
除了上述各種心理干預方法以外,還可以借助社會力量幫助教師與家長進行更好的心理干預。各項調查研究顯示,社會支持能夠將學生的各種壓力以及自身的健康情況進行結合,讓兩者一起發揮作用,對于提高心理干預治療效果有積極意義。一般來說,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有很多的心理問題都可以通過自身調節得到有效的治療,自制力也非常強,但仍有非常多的大學生不能借助自身力量走出內心陰影,并且多數學生是因為在社會中沒有足夠的關注而自暴自棄,向網絡中尋找依靠。通過社會支持系統的輔助,能夠在社會中形成與高校一致的觀點,采取高校認同的手段幫助學生走出網癮。
四、輔導員針對大學生網癮的預防措施
1.樹立新的教育觀念
大學生在學校中除了學習好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但是如果出現非常嚴重的網癮,將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展,為此,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輔導員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學生才能夠自覺抵制網絡誘惑。很多大學生在高中階段就沒有形成抵制網絡的自覺性,并且再加上家長或教師監督較少,學生就容易放松。為此,輔導員要對新生加強管理,在新生入學就要開展各項教育工作,比如,主題講座、班規制定與宣傳、專欄編寫等,讓大學生在入學就能夠受到制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也能夠分散學生注意力,使輔導員能夠更好地實施監督。
2.建立自我引導的體系
在高校中,在學生形成網癮前,輔導員就要對學生講明關于網絡的諸多危害,并可以數據分析的方式讓學生明確網絡衛生的有關內容,從而更好地提高網絡衛生意識。比如,可以告訴學生,如果持續上網時間超過了規定的限度,將使大腦的神經中樞始終保持在亢奮狀態,腎上腺素水平出現突然的增高,在交感神經的作用下,血壓將持續升高,導致身體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力大大降低,進而出現許多身體疾病。比如,胃腸功能紊亂、緊張性頭痛,甚至心血管疾病等,還會導致視力與聽力嚴重下降。在輔導員向學生普及這些危害的時候,也要提出一些預防的措施,比如,可以增加維生素A以及蛋白質的補充,減少上網時間,防止上述問題出現。
本文探討了大學生網癮出現的原因,很多大學生因為接觸網絡的機會較多,并且課業負擔小,大部分時間都用來上網,還有很多外部因素導致了網癮的出現,比如,社會、家庭的關注度缺少,自我辨別是非的能力差等,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未來發展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本文從輔導員視角對大學生網癮的心理干預以及治療方法進行了分析,可見,采用適合的手段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豐富其課余生活、增強對學生的關愛與監督是降低網癮發生率的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
[1]王 盟.濟南某校初中生心理健康調查及心理干預1年預防網絡成癮對照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3.
[2]丁露露.優勢視角下高中生網絡成癮的預防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2.
[3]董海浪,譚 林.多管齊下 共同應對——政府部門有效應對學生網癮的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09):27—28.
[4]鄭 誠.神經語言程式團體輔導對高校新生網絡成癮傾向的效果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作者單位:中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