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方 趙西超
摘要:近些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不論是跨境進口的海外代購、海外直購,還是中小企業的跨境出口都得到了迅速發展。文章從進口和出口兩個方向介紹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跨境電商優勢,發展的制約因素等。以期能對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情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關鍵詞:跨境電商;海外代購;外貿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際貿易環境的改變,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學術界對跨境電子商務還沒有統一的定義,采用較多的是基于實踐基礎上的認識,認為跨境電子商務是指不同國別或地區間的交易雙方(個人或企業)通過互聯網及其相關信息平臺實現的各種商務活動,包括進口和出口兩個方向。
一、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特點
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分為跨境電子商務進口以及跨境電子商務出口。下面分別從兩方面予以分析。
(一)跨境進口電商
近年來,我國海外代購市場發展迅速。根據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調查報告2013年的市場滲透率為7.0%,相比2012年的4.7%有顯著的提升。
網購商品種類根據網易科技做的一項研究顯示,我國消費者進行跨境網購的最主要原因是國外產品的品質保證和比國內低的價格。認為是最主要原因的消費者比例分別為21.8%和20.3%。認為是主要原因的消費者比例達到了50.6%,和50.3%。圖2為中國跨境網購消費者跨境網購的具體原因。
消費者結構跨境網購的用戶普遍年輕化。2013年跨境網絡消費者中19到35歲年齡之間的用戶占到了80%,其中占比最高的是25到30歲之間的用戶,占到39.7%,其次是占比25.3%的31到35歲用戶。

(二)跨境出口電商發展情況
跨境電子商務的出口企業主要是中國的中小制造企業。跨國電子商務大大降低了中小企業進行跨境貿易的門檻,從而使大量中小企業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中小企業主要借助速賣通、敦煌網等B2B或B2C平臺,此外還有以蘭亭集勢為代表的跨境B2C企業,一邊是制造企業,一邊是消費者,把外貿環節降到了最低。
2012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出口國家及地區為美國、歐盟及中國香港。其中,對美國出口最多,占到了出口的17.2%。歐盟占比16.3%,僅次于美國,排在第二位。中國香港的占比也達到了15.8%,在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出口國家中排在第三。
二、跨境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原因
跨境電子商務包括進口和出口兩個方面。目前跨境電子商務進口主要有兩種方式,即海外代購和海外直購。出口方式主要是基于敦煌網等平臺的小額B2B,以及類似蘭亭集勢的跨境B2C網站。跨境電子商務以其自身固有的優勢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一)價格優勢
跨境網購的最直接原因是跨境網購商品的價格差異。對于我國進口跨境電商而言,消費者進行跨境網購的直接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相對合適的價格。國內外價格差異的原因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由于針對不同的市場,同一商品定價不同。即企業把銷售市場進行分類,針對不同地區的消費者實行不同的價格,這種情況即所謂的價格歧視現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是跨境電子商務比國內產品銷售環節更多,所涉及的銷售、運輸、售后服務等更復雜。
對于出口電商而言,跨境電子商務由于有效的縮短了外貿的流程,使傳統的傳統外貿出口流程 “中國制造工廠-中國出口商-國外進口商-國外批發商-國外零售商-國外消費者”6個環節,縮短為“中國制造工廠-國外零售商-國外消費者”3個環節。以蘭亭集勢為代表的B2C跨境電商企業,則繞過了所有的中間環節,一端連著中國工廠,另一端連著國外消費者。流程的簡化,一方面省去了大量的交易成本,同時也減少了中間環節的層層利潤,使生產企業直接面對消費者,使企業、消費者都得到了價格優惠。跨境電子商務在國外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追捧。
(二)品種優勢
跨境電子商務擴大了網絡消費者的選擇范圍。網絡消費者面對的市場產品選擇從傳統上的國內市場,擴大到了全球的范圍,可選擇的品種大大增加。在傳統貿易中,由于國家政策、地理環境不同、企業戰略等各種因素,大部分企業的銷售只是針對本國或者某一區域的銷售。而跨境電子商務卻使企業在全球市場的銷售成為可能。例如韓國的很多護膚品牌,由于研發、質檢、資格審批等原因,雖然面臨的中國消費市場很可觀,但是也只能在本國進行銷售,而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中國的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網上購買,且選擇品牌更豐富,規格也更多。
在出口方面,由于跨境電子商務降低了外貿的門檻,使的中國大量的中小企業能夠進入跨境外貿的行列。大量的中小企業為外國消費者提供了物美價廉、品種豐富的商品,中國制造業的優勢在跨境電子商務環境下得到了更有利的提升。中國產品進入到了國外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早上起來到晚上睡覺都離不開中國制造的產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大量的中小企業直接面對國外消費者,增加了消費者的購物選擇,提升了消費者體驗。
(三)質量優勢
跨境電子商務中的質量優勢在進口網購方面得到了最明顯的體現。近年來,中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使很多消費者對國內品牌失去了信心。尤其是嬰幼兒用品等商品,消費者更傾向于在發達國家購買。根據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調查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海外代購商品中,購買最多的商品是奶粉、嬰幼兒用品,為25.8%。其次是電腦、通訊數碼產品及配件,占海外代購產品中的23%。由于海外產品的質量保證及相對于國內的低價,海外代購成為快速發展的市場。圖5為2013年網購用戶海外代購商品種類的具體情況。

三、制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
由于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信息溝通問題
跨境網購的買賣雙方處于不同地理位置,消費者對商品信息的了解很大部分是通過網站產品介紹。但是由于不同地區語言之間的差別,導致買賣雙方不能有效溝通。且不同國家的規格標準等會存在差異,這些都為交易的順利進行帶來了阻礙。歐盟的一份調查報告稱:為了營銷產品而開發多種語言的購物界面是一項投入很大的事情,維護這些不同語言的網站、提供相應的購物咨詢服務更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二)網絡支付問題
跨境網絡購物中主要的付款方式是信用卡,但是由于各國金融監管體制存在差異,在消費結算時存在許多問題。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信用卡信息被盜等犯罪行為呈上升趨勢。由于擔心信用卡安全問題,許多消費者不愿意采用信用卡方式支付。目前,支付障礙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物流問題
網上購物需要經過物流環節才能最后完成。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但是相應的物流服務卻跟不上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從而成為阻礙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原因。跨境電子商務商品的運輸至少需要兩家快遞企業共同承擔。運輸時間長,運輸過程中信息無法進行有效追蹤,包裹丟失、損毀現在嚴重,使企業在提升用戶體驗方面遇到很大困難。國內網購商品的平均到貨時間為4天,跨境購物一般需要7天以上,有時甚至兩三個月,波動范圍大。
(四)法律問題
雖然我國近兩年來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旨在規范、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但是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國家既沒有完善的理論依據也沒有成熟的實踐基礎,跨境電子商務法律也只能在發展中逐漸完善。因而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帶,既破壞了國家的稅務結構,也使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我國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急需完善。
四、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一)政府方面
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已經引起了的重視,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并且在2013年批準了鄭州、杭州、寧波、上海、重慶五個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但是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法律還很不完善,許多跨境貿易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管。缺少了法律的監督,國家、企業、消費者的利益都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在結合具體國情并借鑒國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關于清關、支付、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以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另外,應加大對我國跨境支付平臺建設的支持。第三方支付平臺對跨境電子商務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跨境支付領域,PayPal的市場占有率接近80%,處于壟斷地位,給監管和產業的發展都帶來很多難題。為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能健康的發展,政府應扶持和培育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企業,并且同時優化物流、通關、結匯、支付、退稅等環節。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生態環境的優化。
(二)提高物流效率,提升國內快遞企業的國際化水平
現有的出口跨境物流方式主要有三種:國際小包和快遞、海外倉儲和聚集后規模運輸。對于跨境電商主體的中小企業來說,幾乎只能選擇國際小包和快遞。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物流基礎設施還很不完善。跨境電子商務中物流需要快速且高效的國際物流水平。我國的快遞企業目前還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國應繼續大力發展物流,加強物流資源整合,提高倉儲、庫存、訂單處理、物流配送的效率,提升物流服務質量,更好的服務于跨境電子商務,使物流規模上增長的同時,在國際上競爭力也得到提高,加快“走出去”的進程。
(三)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
跨境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凸顯出了跨境電子商務中人才的短缺。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人員,不僅需要有傳統貿易的經驗,還要有語言等優勢,并且跨境電子商務是直接面對國外消費者,對當地消費者特征的掌握也就顯的很重要。我國應加大力度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通過學校跟社會兩個方面的渠道,加大人才培養。
五、結語
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國家、政府、企業都積極投身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中。本文從進口和出口兩個方向介紹了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旨在能夠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劉娟.小額跨境外貿電子商務的興起與發展問題探討——后金融危機時代的電子商務及物流服務創新[J].對外經貿實務,2012(02).
[2]九三學社北京委員會.關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J].北京觀察,2012,(11).
(作者單位:北京物資學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