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俠 韓浩
摘要:色彩貫穿于園林景觀設計中,園林景觀中色彩應用無處不在。然而隨著園林景觀設計的不斷發展以及園林在城市中應用越來越多,隨之帶來的色彩問題日益明顯。園林設計中的色彩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同時也引起了人們對色彩污染問題的重視和討論。
關鍵詞:園林設計;色彩;色彩污染;改善
當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和推進,社會對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視也加深,人們對生活品質、環境質量的要求逐步提高,這也就要求從事園林景觀設計的人員不能單純滿足傳統的造園模式和構圖方法,越來越多的人們利用色彩的組合構成使園林設計更加豐富多彩和更具有時代氣息,可是由于缺少完善的理論支持和實踐經驗,很多色彩設計嘗試往往是失敗的,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園林設計中的色彩污染問題才值得關注和研究。色彩污染不同與其他環境污染類型,并沒有引起人們真正的重視。園林設計中的色彩污染問題超出了園林景觀對于物質以及硬性環境的不同要求,已經上升到了園林景觀中對于人文環境和精神層次的高層次要求。城市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個城市的內在文化,所以創造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觀對一個城市來說意義重大。研究主要以現代園林設計以及景觀中色彩應用不當情況出發,針對常見的色彩污染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色彩污染對環境以及對人們的生理、心理健康危害著手,從而深刻剖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一、園林設計中的色彩污染類型
(一)園林建筑色彩污染
造成園林色彩混亂和污染的主要根源是園林建筑色彩的商業化運用,突出表現在園林建筑界面色彩使用和城市建筑廣告色彩運用上,違背色彩使用原理,不良色彩過多。在設計中,色彩本身是當作一種設計語言,傳遞信息,然而許多新式園林建筑卻是過度用色彩來制造視覺沖擊力。設計者為迎合大眾流行審美不顧園林建筑外觀色彩和周邊環境色彩的統一協調,過度選擇過于炫目的色彩來突出園林建筑外在表現。很多園林建筑存在色彩污染現象,如城市或者景區經常出現的街頭亂涂鴉現象;廣告采用刺激性的炫目色彩,使景觀環境受到污染。色彩污染對人的心理作用也不能低估。園林建筑是在園林景觀中最為常見和主要的景物,園林建筑主體給人第一印象的便是界面色彩,色彩也是最直接的刺激人們的感知器官的,同時不同色彩給人的心里和生理產生相應的反應。就園林建筑而言,建筑的界面色彩直接影響和關系著居住者的情緒。根據調查表明,不同的人對同一色調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例如常見的灰白色調,多數老年人對灰白色調具有一種悲凄感,中年人對灰白色調具有一種壓抑感;多數兒童對灰白色調具有一種厭惡和恐懼感。現在有很多園林設計者喜歡選用突出色彩來表現主題,往往只考慮建筑本身的色彩,界面色彩大膽,標新立異,卻忽視和周圍的環境色彩的協調,和植物季相色彩的交相變化,在存在過于色彩突出的環境中,會使人感到建筑的太過醒目,缺少建筑本來的厚重感和穩重感,更與環境不協調,強烈的色彩對比讓人感到煩躁,也就失去了園林要給人帶來舒適感的本意。對比色調的配色是由互補色組成的,由于互相排斥或互相吸引都會產生強烈的緊張感,因此對比色調在設計時應謹慎運用。現代建筑材料的使用也造成了許多色彩污染,常用的有色金屬板以及玻璃材質的大量在建筑和園林建設中使用,反射陽光色彩刺目,建筑外裝飾材料更加太過炫目,遠遠超出人們視覺承受范圍,使人感到不舒服,程度嚴重的會產生不良生理反應,這是材料色彩的運用不當造成的色彩污染。
(二)園林鋪裝及小品色彩污染
色彩的表現是園林景觀設計中重要的造景要素,地面鋪裝的色彩一般是起襯托風景和裝飾的作用,為底色,園林中的植物、山水、建筑為主體,按園林設計習慣,地面鋪裝色彩應該沉著。一般認為,暖色調表現熱烈、興奮的情緒;冷色調表現幽雅、寧靜、開朗、明快,給人以清新愉快之感;灰暗色調表現憂郁、沉悶。而在園林鋪裝使用中,例如廣場鋪裝,設計者經常使用色彩過于炫目的鋪裝材料,不單單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而且不考慮對使用者的身心帶來的不良影響,不適于兒童和老人的長期使用。地面鋪裝設計中的色彩調和講究同一色調、近似色色調和對比色調的調和、配合。而常見的公園的鋪裝,有混凝土鋪裝、塊石鋪裝、碎石和卵石鋪裝等,各式各樣的材質同時存在,經常忽視色調的調和,大大破壞園林的統一感。色彩學理論里講在同一色調內,通過色度和明度的不同來表現色彩的效果,同時通過色度明度的變化來調和色彩,氣氛的營造常常可以通過色彩的變化來體現。在園林設計中,庭院的鋪裝更為精細,庭院是比較隱秘的私人空間,不過很多案例使用彩色的鋪地,過于突出,與周圍植物和建筑不協調,造成了色彩污染。園林建筑小品是景觀中的點睛之筆,它不僅具有使用功能更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性。園林小品也是景觀顏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此畫龍點睛之筆常常成為園林設計的敗筆,色彩選擇過于媚俗,顏色艷麗的園林小品會影響園林色彩整體的景觀效果。在很多景觀中,設計師為了突出景觀小品表現力,選用豐富奪目的色彩,卻沒有注意權衡整體生態環境的協調和統一。園林小品的色彩能方便傳遞設計師的設計思想,園林小品因此成為園林景觀文化特色和個性的重要因素。恬靜的園林環境因小品的色彩污染問題而失敗,給游人帶來不舒適的審美感受,也屬于色彩污染問題。
二、色彩污染的危害
色彩污染首先破壞城市面貌,與人們追求和諧美麗生存環境的想法不符合。與園林環境不搭配,營造不出讓人舒服的居住和游憩環境,破壞設計的整體美感。同時色彩污染人們的生理、心理也會造成嚴重的損害。城市居住區和商業區密集的巨大的廣告牌,令人眼花繚亂,并且具有強烈的不適感,建筑界面的顏色混亂、裝飾色彩過于艷麗。人們色彩污染的環境之中,影響心情,嚴重危害身心健康,干擾居民的生活質量。人們若長期生活在不和諧的色彩環境中,心情會變的焦躁不安,易于疲勞,注意力分散,自控力減退,甚至誘發精神衰弱、失眠以及軀體精神性疾病。近年來,由于設計失誤和材料使用不當引起的色彩污染導致危害人們身心的案例時有發生。研究表明,大紅色的墻面會促使老人血壓升高、心跳加快,無法休息。此外,因大面積使用不銹鋼和玻璃幕墻作建筑物外觀材料而導致的園林建筑室內溫度增加,給住戶帶來視力污染的情況也屢屢發生;景觀照明工程而造成的光污染,干擾人們正常休息的案例也時有發生。
三、改善和治理色彩污染的方法
(一)加強人們色彩素質教育
無論是設計師還是普通大眾,色彩教育普及的程度還不夠,對色彩污染的危害也不清楚,各個高校的園林景觀設計、建筑設計專業中,關于色彩知識的課程不僅沒有足夠的數量,而且并沒有引起師生的重視,也沒有專業的色彩學老師來傳授色彩學知識。色彩研究和運用都存在很多空白,在高校教學中經常是作為輔助課程來教學。除了對專業從業人員進行色彩知識的系統教育之外,公眾色彩欣賞水平的提高也是重要環節。整個行業的提升是專業人員和大眾的共同努力的結果,關于改善色彩環境的有效模式應由專業人員指導,大眾的普遍的參與互動的過程。只有專業人員和大眾整體的色彩素質水平提高,整體審美水平提高到一個層次,才能出現舒適的色彩搭配,才能營造出完美的園林景觀。
(二)建立和完善色彩指導規范
為了避免色彩污染現象的發生,應該制定嚴格的法律和法規,例如我國武漢市制定的《武漢城市建筑色彩技術導則》中有指導性的條文來規范城市色彩,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潔管理規定》來規范市區城市色彩,有更為具體的法律和法規的依據會減少和避免色彩污染的發生。
在生活中,色彩污染已經成了影響我們居住質量的一個不良因素。解決色彩污染,建設和諧統一、美麗宜人并能夠恰當反映地方文化和傳統的良好城市環境色彩,需要以科學的研究和論證為理論基礎,需要強有力的、可操作的城市色彩管理法規為手段。解決色彩污染,不單單是園林設計人員的問題,更是我們所有人的問題,在加強專業人員的色彩知識和經驗的同時,提高大眾的色彩素質和審美水平也是重要的環節,更重要的是制定和完善完整合理的法律法規,為從業人員以提供使用依據, 色彩的合理運用不僅能創造出和諧的園林環境,更能豐富和提高城市的人文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婷.延吉市城市色彩景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劉成達.現代園林景觀中鋪路設計的重要性[J].今日科苑,2009(06).
[3]崔全順.淺談園林景觀中的地面設計[J].藝術教育,2008(06).
[4]徐世軍,鄭化清.論園林建筑小品在園林設計中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J].現代園藝,2013(10).
[5]楊莉,梅曉冰.淺談城市建筑色彩視覺污染[J].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1998(03).
[6]張琳.淺析城市環境色彩污染[D].太原理工大學,2008.
(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