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檔案信息化是以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為手段,以檔案資源為對象,以檔案工作為依托,以檔案管理學最新理論為指導,按照信息社會和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開展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開發和利用的現代化管理過程。
一、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檔案管理信息化能夠沖破檔案利用中的種種局限,以現代科技手段和設備為依托,挖掘檔案信息的浩瀚資源,利用檔案信息的網上公開,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加豐富的館藏檔案以及現行的相關文件,從而提高檔案服務的便捷性和及時性,使檔案管理部門開放化,在檔案保管以及利用方面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為社會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服務。
二、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統一的標準體系
檔案信息化管理中缺乏詳細統一的標準,制定出臺的相關標準寥寥無幾,內容系統性、配套性存在欠缺,導致工作流于形式,信息資源分散孤立,采集數據的內容、質量標準各異,良莠不齊,造成了極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費。
(二)重設施建設輕信息資源建設的傾向依然存在
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是信息資源建設。常見一些信息化建設中資金投向幾乎全部是設備,信息資源建設投入幾乎沒有或者很少,導致信息化的應用成果不明顯。
(三)人員知識結構“老化”,重視程度不夠
一些有豐富紙質檔案管理經驗的人員在管理理論基礎、館藏原則、管理方法和技術上已熟門熟路,但對以電子計算機、應用軟件、信息存儲、電子檢索、發布、利用等技術“一竅不通”,而年輕、掌握計算機知識的檔案管理人員卻僅僅懂得信息化建設所需的技術,對檔案管理的基本原則和管理流程卻知之甚少,成為制約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內在因素。
(四)檔案管理信息化經費缺乏
硬件設備的配備需要很大的經費投入,設備的后期維護成本也會較高,所以如果沒有較大的資金投入保障,設備配備緊張,高效快捷的檔案信息化管理就無從談起。
三、加快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一)加快檔案信息標準規范化建設步伐
所謂檔案信息化的標準規范主要是指:管理標準規范、業務標準規范和技術標準規范。標準規范既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行業法規”,又是衡量檔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自上而下地組織制定標準規范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檔案信息化建設涵蓋技術、法制、體制、機制問題,須從政府和國家層面入手,協調和解決與之相關的問題。另一方面,與傳統的檔案工作相比,檔案信息化建設更加需要講求標準化和規范化,因此自上而下更加需要統籌規劃,以便最終達成高度的信息共享。
(二)提高認識,加大設施投入
檔案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健全檔案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定一套完整的檔案管理制度;引進先進的檔案管理軟件,借助先進的檔案管理技術,實行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一體化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檔案管理機制,促進檔案事業的發展。
(三)提升檔案管理人員業務水平
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以轉變觀念為前提的創新性檔案工作,如果從業人員只習慣于傳統式的手工管理模式,而不肯更新管理觀念的話,即使單位建起了網絡,購買了最新的軟件系統,也不會真正將系統應用起來,致使軟件成為一種擺設。因此優化組合檔案工作者隊伍,應配備檔案信息化專門技術研發方面的信息專業人才,負責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設計、建設,給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檔案人員必須更新觀念,提高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認識,改進管理模式,自覺學習新的科學技術知識,提高業務素養和技術技能,提高創新素質。從業人員能力的提高要與時代發展同步。應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既要組織檔案管理人員掌握基本知識,又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靈活運用檔案管理系統軟件,提高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讓那些理念先進、業務精通、技術熟練的檔案工作者從事檔案管理工作,為檔案事業心甘情愿地奉獻出他們的聰明才智。
檔案現代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從業人員的努力,更需要上級檔案業務部門的栽培,上級檔案部門應在過去的單純的檔案知識培訓的基礎上,舉辦檔案現代化信息化知識培訓班,并建立強化學習制度,規定各單位落實人員參加學習,為各單位檔案現代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持,保障檔案現代信息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
(四)切實保障對檔案現代信息化建設的投入
檔案現代信息化建設需要投入必要的資金,網絡化檔案管理信息系統涉及到服務器管理、數據管理、網絡資源管理等多項技術內容,即購買軟件,也要購買其它必須的服務設備。所以,政府財政部門要盡力滿足檔案信息化建設所需經費,給檔案現代化信息化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總之,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和發展對經濟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檔案工作必須與社會接軌、與國際接軌、與未來接軌,同時也需要檔案工作者、檔案工作管理者及各級檔案業務管理部門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檔案現代信息化建設才會向更深、更廣、更有效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唐山市路南區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