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與發展對于旅游英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分析了海南旅游業對旅游英語人才的需求,探索海南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中高職的有機銜接,提出中高職旅游英語專業應通過“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設置、教材及教學內容以及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等四大對接,構建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為海南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接軌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國際旅游島 旅游英語專業 人才培養 中高職銜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102-02
一、背景
《海南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未來10年,為滿足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海南將引進和培養高級旅游人才20,000名,中級旅游人才80,000名。然而,目前海南中職和高職院校的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尚未能很好地滿足這一需求。2011年8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高職的銜接是實現中高等職業教育持續、協調發展的關鍵,是突破海南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是培養符合國際旅游島建設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徑。因此,探討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中高職的有機銜接,是海南職業教育者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海南旅游業發展及對旅游英語人才需求現狀
(一)優惠政策保駕護航,海南旅游業發展迅猛
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省政府出臺了相關的保駕護航政策并取得了卓越成效:26國免簽政策、退免稅政策等順利落地并見成效;加大航空企業補貼力度,優化航空旅游市場;降低海南省所有娛樂業營業稅稅率到5%;全球最大的單體免稅店已于海棠灣免稅購物中心正式開業等。一系列優惠的政策和措施使海南旅游業發展獲得前所未有的機遇,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持續攀升,發展迅猛呈顯著增長態勢。
(二)旅游英語人才匱乏,人才缺口巨大
旅游業、酒店管理類等企業的迅猛發展對旅游英語人才的需求節節攀升,缺口巨大。目前,全省旅游景點59家,A級旅游景點37家,旅游飯店共有558家,星級酒店209家,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酒店管理品牌正紛紛進駐海南。然而,相應的人才卻供不應求:全省目前旅行社人才共1.69萬人,其中旅行社專職導游0.45萬人,海外領隊0.1萬人,中文導游占91.8%,而外語導游僅占8.2%,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2%)。外語導游中以英語最多,約占外語導游的60%。隨著旅游業國際化進程的深入、國際酒店數量的增加及國際游客規模的擴大,旅游英語人才缺口將進一步拉大。加大對旅游英語專業人才中高職的有機銜接,培養出更多的國際旅游島建設人才迫在眉睫。
三、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中高職有機銜接
為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優秀的旅游英語專業人才,海南旅游英語教育應充分利用并整合中職與高職的教育資源,通過“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設置、教材及教學內容以及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等四大對接,實現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中高職銜接,構建完整的職教體系。
(一)人才培養目標對接
實現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中高職順利銜接,首先需要準確定位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目前,海南一些中高職學校存在人才培養目標不清晰、層次不清楚,在人才培養方向、規格和技能方面,存在盲目拔高、中間斷層、缺乏內在的銜接性等問題。為更好地接軌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海南旅游英語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應緊密結合海南旅游產業發展目標及現狀,充分考慮社會發展及人才市場的實際需要,相互對應、相互銜接,分層次,分梯隊進行培養,以滿足行業職業發展的用人標準。
1.中職人才培養目標。中職旅游英語專業培養的人才主要面向服務性的基層崗位,層次應低于高職院校,側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強調培養經驗性的技能型人才,為旅游行業培養在第一線工作的初、中級人才。其培養目標應該是: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具有旅游與酒店管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英語對話能力;熟悉我國旅游業發展的方針、政策、法規、發展動態和主要客源國家(地區)的民族民俗、交際禮儀等;能深入旅游行業第一線的實用型、技能型的復合型人才。
2.高職人才培養目標。高職和中職的培養目標在基本技能、基本專業知識及素質方面相近,但在管理知識與技能、語言能力、創新能力、整體素質等方面比中職要求更高。高職培養有科學理論知識的技術型人才,側重管理和創新,主要面向基層崗位和一些中基層的管理崗位。因此,其培養目標應該是: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掌握相關經濟理論及旅游法規;熟悉涉外旅游服務的業務和規程,具備從事涉外旅游服務技能與管理能力;具有流利的英語口語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能運用英語從事涉外服務工作;具有較強的溝通和組織能力,具備自主學習提高能力,能勝任旅游業一線工作的高端技能型的專門人才。
(二)課程體系對接
旅游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有效銜接是中高職內涵銜接的首要任務,也是實現預期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因素。目前,海南旅游英語專業中高職課程缺乏有機的銜接連貫,存在著課程體系結構不合理、課程定位不準確、教學內容重復等問題。因此,應對中高職旅游英語專業課程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對接。
1.整體設計,分段實施,重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整體設計,分段實施,重構中高職課程體系。整體設計中職兩年和高職三年的課程,按職業能力、崗位技能和語言技能等的要求進行課程重組,分階段實施,實現本專業各階段各門課程的有機組合和銜接。
2.準確定位課程標準,統籌安排各階段課程教學。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夠用為度”,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職業能力、崗位技能和素質要求等準確定位中高職旅游英語專業課程標準,認真界定每一門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以及教學計劃中的作用和地位,統籌安排各階段課程及各課程學分、內容、大綱、教學時數、實訓教學以及頂崗實習等,做到不重復,不脫節,確保每門課程都是為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而開設。
(三)教材及教學內容對接
教材及教學內容的有效貫通與銜接是中高職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銜接的根本落腳點,是實現中高職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保證。目前海南部分中高職院校試行旅游英語專業的銜接,但教材與教學內容尚未做到有序順暢的銜接,如:原有教材各自為政,未能有序銜接;教材內容滯后,未能動態更新;教材中高職皆可用,未能與培養目標有效對接;部分教材知識點相互涵蓋,重復率高等。要避免以上問題的出現,應組織相關教師及企業行家共同開發系統教材。教材的開發應遵循以下原則:
1.明確教材定位,嚴格教材編寫標準。中高職教材的出版應嚴格審核,把好出版關。教材的編寫應依據國家統籌協調制定的課程標準進行,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明確教材定位,把握教材的難易度,厘定內容要求,避免內容上的交叉、重復。
2.整合教材內容,對接行業標準和崗位要求。根據行業企業最新發展,結合行業標準、職業資格所要求的知識和能力以及中高職學生未來就業崗位的要求,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度,專業技能以實用為主,對接、整合、優化教材內容。
3.開發多元化教材,創新教材呈現形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動態更新教學資源,吸收旅游行業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創新教材呈現形式,開發多元化教材,建立動態、共享的教材資源庫;改革教學方式和方法,開展移動信息化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使教學內容情境化、動態化,再現工作崗位情景,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平臺和豐富的學習資源,實現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四)“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雙證融通和有效對接
職業教育的實質是就業教育。職業院校應鼓勵實行雙證畢業,即鼓勵學生獲得學校頒發的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只側重學歷證書,不強調學生對職業資格的獲取,忽視了課程體系中實踐課的開設,致使學生缺乏相應的技能訓練和實踐,難以很好地勝任崗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制約了學生的就業,而且不能很好地滿足行業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求。因此,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中高職有機銜接應全面考慮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融通和對接,做到:
1.轉變觀念,積極推行雙證并重制度。緊緊圍繞社會經濟發展和行業企業對旅游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轉變傳統的重學歷、輕技術的觀念,積極推行“雙證”并重制度,強化學生職業意識,幫助學生獲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增強其就業競爭力。
2.加大改革力度,融通和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 密切聯系行業企業技術的運用和發展的需求,加大改革力度,按照國家職業標準體系,根據學生未來就業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在充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邀請行業專家共同參與,通過將初級、中級、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項目和中高職旅游英語專業課程標準及內容進行相對接,從而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從形式與內容上的融會貫通和對接。
四、結語
通過“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設置、教材和教學內容以及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等的對接,實現中高職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相互銜接協調發展,不但能充分發揮中職與高職各自的教育資源和辦學優勢,而且能有效地拓展和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構建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培養出更多具有市場化、職業化和國際化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羅春科、楊國民,高職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探討,職教新觀察,2008年12月
[2]任翠瑜,高校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重構的探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1月,第22卷第1期
[3]逯錚,中高職旅游英語課程銜接研究,2012,2月20日,網絡
[4]劉端海、谷道宗,中高職護理專業課程體系銜接立交橋構建的研究,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1年10月,第20卷第5期
[5]葛元月,“雙證”融通: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3年2月
作者簡介:
朱琳(1972年12月12日-),漢族,廣西省柳州市人,大學本科,海南經貿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