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全泉
摘要:隨著我國會計制度的不斷改革和完善,傳統的會計核算制度已經不能適應集團化公司的管理要求,加強財務會計核算管理逐漸顯示出其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其中財務會計集中核算成為集團化的電信運營商加強財務管理的勇敢嘗試之一。然而,卻出現了在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因會計監督職能加強而導致的效率降低等問題。文章在分析電信運營商會計集中核算的特點和作用基礎上,深入探討了電信運營商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產生的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了加強電信運營商會計集中核算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電信運營商;集中核算;會計
一、電信運營商會計集中核算的特點和作用
電信運營商多為集團化的大型公司,集團設置多個分、子公司,分、子公司根據屬地原則又在各省、市、區、縣設立各級營業分支機構,各營業分支機構均建立獨立賬務,需分類核算資金、資產、內部往來、收入、成本等業務,如此分散、同性質的數據需在短時間內層層匯總、上報,并形成財務報表最終數據,對投資者、政府、債權人等外部單位進行財務信息披露,本身就是對企業管理者一種高難度的考驗。人工匯總財務數據并分層級上報的過程中,差錯難以避免,財務報表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及時性存在外界質疑。
實行省級會計集中核算,是在預算管理體制、資金使用權、審批權、會計主體不變更的前提下,通過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統一會計核算、資金結算、報表生成,對加強會計核算監督職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統一會計核算標準、增加市級分公司報表數據可比性等起到重要作用。
二、電信運營商會計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分析
省級電信運營商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通過多個信息系統的共同支撐,在統一報賬規范、統一資金支付、統一報表生成方面,數據質量明顯提高,杜絕人為因素過多地干預財務信息,保證了財務信息的安全準確。在此基礎上,企業才能做好財務分析和預測,提高財務信息的利用效率。但由于核算方式的改變,也必然凸顯出一些矛盾,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因流轉環節多而存在效率不高的問題
電信運營商對企業的信息系統建設非常重視,實行會計集中制度的首要之舉就是先實行會計報賬集中,通過專業化的報賬平臺對地市提交的報賬單進行統一標準審核并支付。雖然事先修訂并下發了全省統一的報賬規范,但市級報賬初核、省級報賬復核和省級支付步驟由不同的崗位來操作,每個審核環節都會有因不符合統一報賬規范要求而被退回的可能性,故而增加了必須的審核、支付時間以及省、地市之間的溝通成本,被許多不支持會計集中核算的基層員工質疑手續繁瑣、不支持業務發展需要、付款不及時等等。
(二)省、地市之間職責劃分不清
未集中前,各地市分公司對本地市的會計核算、會計報表負責;集中后,各地市分公司對核算產生的差異、往來不清楚、資金安全等問題存在推諉扯皮的情況,依賴省級會計核算中心指導、幫扶的等靠要情緒抬頭,自主意識不強。而省級會計集中核算中心認為本中心只能履行核算監督職能,業務發生的真實性、報賬單質量、預算管理都需要地市分公司自行掌控和提高。
(三)省、市兩級財務人員中業務全面人才較少
實行會計集中后,由于審核業務的全面性,涉及成本費用開支、資金管理、資產購置、稅務管理、營業賬務等各項業務,對財務預算、業績考核、經營分析等戰略性的財務工作要求很高,雖然公司內部各崗位分工明確、輪崗制度完善,但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為成立不久的新機構,全方位熟悉業務的老同志又多被抽調至省級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地市分公司存在熟練的會計人員青黃不接、新會計人員熟悉業務還需要較長的時間的情況。
三、加強電信運營商會計集中核算的對策措施
通過上述分析,顯然要使電信運營商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有效健康地運行,發揮細化經營管理、支撐企業發展的作用,需要加強電信運營商會計集中核算,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一)細化管理,明確責任
首先根據業務流程梳理,分清省級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和地市分公司會計核算的職責范圍,以公司正式公文的形式下發至各級市級分公司。地市分公司應進一步加強基層財務管理,做好基礎工作,定期開展財產清查、債權債務的往來清理核對,確保帳表相符、賬實相符,對報表的真實性負主要責任。省級會計核算中心進一步做好會計服務工作,在集團統一ERP核心系統、統一會計科目、統一會計核算循環的基礎上,支撐地市業務有效發展,對地市核算出現的問題定期答疑、匯總、通報,并要求地市按期反饋意見,形成良好的溝通氛圍,及時指導地市按統一標準來核算,起到上傳下達的良好溝通效果。
其次,根據地市分公司需求大膽嘗試,簡化報賬流程。部分頻次發生高、金額小的日常經營管理費用,如差旅費,在最小成本中心下設置預算金額,在預算范圍內的情況下,由部門經理審批后,無需分管領導及總經理審批就可以直接到會計核算中心復核后進行支付,縮短了審批流程。同時也加強對其他部門非財務人員的討論和培訓,采用多樣方式進行多層面的溝通,有什么意見可以充分反映,盡快解決疑難問題,此舉也讓基層員工對會計核算中心不好的認識有所改觀。
(二)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
真實、公允是會計職業判斷的基本準則,除單純依靠剛性的法律規定外,通過強化職業道德教育使會計人員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個人修養,引導會計人員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客觀公正、參與管理和強化服務,進而把依法處理會計業務變成自覺的行為。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會計準則、規章制度來規范會計行為,只是在大框架上對會計事項做了規定,無法約束千變萬化的社會經濟環境,會出現很多模棱兩可的情況,高素質、高修養、責任心強的會計人員為這些復雜的會計事項設立了最后的屏障。會計服務中心的工作繁忙、瑣碎,客觀上也要求工作人員客觀公正來評價所審核地市的業務,不受利益和偏見的影響,確保公平公正地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三)通過培訓提升財務會計人員專業技能
作為一名會計工作者必須不斷提高其業務技能。在省級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參與地市報賬業務的復核工作,全面、熟練掌握地市分公司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費用等會計要素的核算要點,是對會計人員的基本要求。而局限于過去每個人只做自己熟悉的崗位,多面手人才較少,會計人員除參加技術職稱考試、后續教育等理論培訓外,會計服務中心組織了更多的內部實操培訓。各崗位努力鉆研業務,將自己精通的業務范圍制作成培訓教材,相互開課培訓,相互取長補短,將實際工作經驗迅速復制到各崗位,快速提升各崗位的業務水平、理論水平、操作技能和職業判斷能力,整體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得到不斷積累和更新。
(四)科學設置會計集中核算中心崗位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者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有很大提高,但財務人員在企業管理中地位仍然低下,僅處于為業務部門“報賬”、“算賬”等服務的角色。由于角色定位的限制,會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較差,這樣即使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有各種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也懶于指出。因此要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需要科學設置會計核算崗位,提高財務部門在企業預測、決策等管理中的地位,同時也建立科學的人才選拔和任用機制,綜合考慮整體財務人員的優化配置、儲備和輪換,使那些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財務人員能有施展自身管理才能的空間和舞臺,更加符合未來公司的管理需要。
綜上所述,在實行會計核算集中后,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相比以往的會計機構也變得龐大,內容也相對復雜,對新制度、新政策、新系統、新流程而產生的變化應對也會更積極、迅速。在充滿競爭壓力的當今,高效、完善的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無疑成為企業立足的制勝法寶。
參考文獻:
[1]葉可蔭.通信企業財務會計集中核算問題的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3(29).
[2]張錦華.淺談會計集中核算后產生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07).
[3]張薇.會計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全國商情,2013(31).
(作者單位: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