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靈秀
【摘 ? ?要】長期以來,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比較守舊和死板,很多教師也忽視了對教法與學法的研究。這樣不利于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需要教師進行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過程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063
在教學過程對教學工作進行思考和改進,是每個教師的任務,是教育教學的一部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只有不斷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進行積極解決,才能使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和英語學科特點,對教法和學法進行研究,并且積極運用到實驗中去,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一、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得以傳播。其中教師的教是關鍵的一環,不同的教師、不同的教學方法,即使面對同樣的教學內容,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想對教法進行研究,首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
首先,教師要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教育理論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指導作用,因此,教師首先要掌握一些教育理論,才能自如應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能預想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狀況,提前做好充足準備。另外,教師要注意進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理念會影響教師對教學的態度和行為,只有教育理念先進,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才能對課堂教學進行正確的指導。因此,對于新課程改革中的教育理念,教師要積極學習和接受,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加以運用。
其次,教師要不斷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這一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最重要的。教師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專業知識過硬,才能輕松應對學生的疑惑,并且把知識更好地進行傳播。學生都喜歡和敬佩知識淵博的教師,試想一下,如果教師的專業水平有限,學生有了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答,那么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要對專業知識進行系統學習和提高,做一個知識型的教師,取得學生的信任。
此外還要進行其他知識的豐富和補充,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關于人文、地理等背景知識的介紹,能夠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
最后,教師還要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這也是教師自身素質的一部分。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樹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讓學生親近教師,使課堂教學的氣氛更加和諧。教師要注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態,進行微笑教學,對待學生要和藹、寬容、有耐心。很多學生學習高中英語時心里有壓力,如果師生關系生疏,課堂氣氛緊張,會更加不利于高中英語的教學。因此,教師要注意這一點,熱愛本職工作,關心和愛護每個學生,做一個學生喜歡和親近的教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對教法和學法進行改進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都有需要進行改進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是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對教法和學法進行研究和實踐。
首先,教師要改進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傳統的教育思想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影響較深遠,在課堂教學中不難發現,上講下聽是常見的教學形式,學生對教材知識進行死記硬背、機械記憶也是常見的現象。教師要對教法進行改進,就要考慮各種形式的教法,并且應用到教學中去。考慮教法是教師備課工作的一部分,教師要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多設計一些互動性的環節,例如課堂提問、課堂討論等,使課堂教學有活力,激發學生的聽課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法,例如提問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等,并且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語法教學時,單純性的知識講解學生可能不能理解,教師可以采用邊講邊練的方式,讓學生在做題中理解語法知識。另外在進行課文篇章的閱讀教學時,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對文章進行整體理解和詳細閱讀,各個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品嘗到主動學習的樂趣。
還有一點需要教師注意,高中生都渴望得到肯定,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經常感受成功的喜悅,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及時進行鼓勵和表揚,這樣能夠保持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熱情。例如教師可以經常舉行一些“記單詞比賽”等之類的比賽,讓學生參與進來,活躍課堂氣氛。
其次,學生的學法也是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好的學習方法能夠讓學習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對學法進行研究。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不易養成,但是養成之后能夠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例如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與教師更好地配合,取得更好的聽課效果。讓學生養成正確的課堂聽課習慣,在傳統上講下聽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大都比較被動,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聽課中注意思考,發揮學生主觀能動作用。
此外,教師還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在記單詞時,教會學生進行聯想記憶和比較記憶,利用零散時間記憶單詞等。關于閱讀教學方面,要系統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步驟,讓學生逐步提高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這樣能夠減輕學生學習英語的壓力,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在進行學生的學法研究時,有個問題不容忽視,即學生的能力培養問題。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都把學生的能力培養當作教育的重點,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例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盡量用英語授課,盡量為學生營造一個“聽”的氛圍,鼓勵學生進行英語對話,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在閱讀中讓學生進行詞匯的積累,對文章進行精讀,培養學生“讀”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養成寫英語日記的習慣,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研究是教師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每個教師都應該有這種意識,積極接受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使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還要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讓學生擺脫那種機械化的教學方法,進行靈活的學習,這樣能夠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另外,教師還要注意因材施教思想的應用,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