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歡
【摘 ? ?要】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新的課程學習形態,這是初中語文教學在新的教學理念引導下的一個新的突破,也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中的一處亮點。教師通過探析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相關要求,深入分析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得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更加符合學生學習,讓教育教學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 ?綜合性學習 ?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126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式,教師以初中語文學科知識為依托,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并且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彼此之間的互動,能夠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綜合其他學科的內容、綜合學生的學習以及現代社會的學習內容,豐富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
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合作、探究式等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獲得語文知識以及素養的健康和諧發展。為了達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綜合性學習方式對教師教學的要求,教師可以從拓展語文課程的教學資源、創設語文教學情境、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加強師生、生生互動等手段來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綜合性學習質量的提高。
一、教師可以利用多種途徑,拓展有限的語文教學資源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語文可供使用的課文教學內容有限,而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的課程教學提出了相關的要求,即語文課程的教學應該根植于現實的發展,應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因此,教師在具體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就應該不斷地拓展語文與生活、實際領域的運用功能,并且注重語文知識與跨學科知識的銜接學習。
具體來講,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等資源途徑,如在講授一篇課文時,提前搜集與文章背景、文章作者、文章知識考點、課文知識拓展等相關的知識信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充足的信息資源支持。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其他的參考資料來豐富和拓展語文的授課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借助語文學習中的《語文基礎知識手冊》等書籍,讓學生接受一些系統的、條理的語文基礎知識。
實際上,教師除了對現有的語文知識進行深入挖掘外,還可以通過一些教學活動,將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加以溝通和鏈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積極開展綜合性的教育教學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對語文知識學習的新知。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開拓語文教學資源,建設綜合性學習的課程資源時,要注重選取那些學生樂于接受的知識,選取學生愿意做的事情,從而實現對語文資源的創造性開發。
二、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就要開放自己的教學思維,善于創造理想的活動情境,同時,也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讓學生真正在課堂的學習中敢想敢做,最終幫助學生打破陳舊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避免墨守成規的學習方式。
具體來說,教師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心境,可以從多種途徑入手,逐漸打開學生的學習心門。教師可以通過課堂導入的方式為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的開端,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在語文課堂的開始階段就被深深地吸引,就容易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提供好的基礎。為此,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問題導入等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創設教學情景的環節放置到語文課堂教學的中間環節內,教師可以在某種需要氣氛渲染的文段講解時,通過播放音樂或講解故事的方式來打動學生,從而使學生獲得與文本的情感內容相似的情感共鳴。比如,在講授《桃花源記》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播放與寧靜的大自然相關的音樂,讓學生感受那種已經自然的生活狀態,或者通過提前營造一個遠離世俗的桃源世界的故事,讓學生對這種生活產生好奇心和向往心。學生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更愿意去學習課文內容,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提供情緒保障。
三、教師可以通過豐富教學手段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學生的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就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通過豐富教學方式的方法,讓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和發展。
具體來講,教師可以通過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創造新的教學環境。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融聲音、動畫、圖像于一體的綜合性特點,將所教內容知識通過多媒體課件這一教學途徑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新的教學環境下,提高學習興趣,獲得對語文學習的新認識和新看法。比如,教師在講解《桃花源記》這一課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一些桃源世界的圖片,其中包括天然的自然風光、老人小孩相視而笑的畫面以及農人們勞作自足的畫面等,讓學生在想象之余,直觀的感受當地人民的樸實、與世無爭的生活狀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四、教師可以通過加強互動的方式,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學生的綜合性學習,還可以通過加強教學中的互動環節的方式,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加以尊重,并給予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教師和學生之間也應該加強互動,這樣師生之間就可以在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最終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具體來講,教師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學生之間對某一問題提出質疑,或抒發自己的意見和見解,能夠讓學生的語文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中,同時,這種學習方式也將有助于學生思考思維的培養和完善。比如在《桃花源記》這門課的教學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對這種生活狀態的看法,教師也將自己的想法和學生們一同分享,這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就能夠在一種和諧互動的情境中實現交流與溝通。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方式的培養與鞏固,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入手,從多角度逐步幫助學生建構一種恰當的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方式的建立,有助于學生培養綜合性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能力,最終實現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整體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