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斌
數學是一門魅力與枯燥同時存在的學科。數學是人類寶貴知識的一部分,與各類科學實踐息息相關。作為一門傳統考試科目,更是與學生的求學生涯密切聯系。伴隨著求學生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隨著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入,很多中學生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和智力,從最初學習困難到最后產生了排斥心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新的教改方向仍然要考慮是否再能夠讓學生愿意主動地學習數學。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變得尤為重要,這是一個研究課題,更是一名青年數學教師的成長、成才之路。以下是我關于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幾點思考。
一、提高學生學習數學學習興趣是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要求。
新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理念,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建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新課程理念認為數學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落實學生的主體性。在數學課堂中強調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素質教育對課堂的要求;而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則是素質教育的基本體現。在數學課堂上學生能否自主參與課堂是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關鍵。學生只有在情感、思維、動作等方面自主參與了課堂,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才能體現。因此,日常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否自覺參與進來,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那么這個難題的突破口就在于在教學活動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常言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學習數學對學生來說定然是一種困難;沒有興趣,學生更無法體驗到數學的精彩,吸收精華。興趣更是動力,是學生開啟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的條件。作為教師,必須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學習興趣應該是指渴望獲得數學知識,探索數學問題的一種認同感和傾向性。數學學習興趣是學生數學學習的最主要、最有效的動力。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使學生的認知處于最積極、最活躍的狀態,從而幫助其集中注意力積極地進行學習。中學時期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作為中學數學教師要很好的把握好這個關鍵期,幫助他們形成數學思維,幫助他們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內在的思維能力,促進思維能力發展的需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每個學生自主學習,形成求知欲的內動力。數學教師要認真做好課堂教學設計,要使每堂數學課形象生動,要創設好教學情境,設置好懸念,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同時數學教師要經常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自己解決所熟悉的實際問題。學生能夠從解決問題中得到滿足,使自己對數學更加地充滿熱愛。興趣也是思維的動力,當學生對某個事物發生興趣的時候,注意力就集中了,求知的欲望的旺盛了,思維就敏捷、靈活了。思維能力是學生智力水平的核心,是在學生思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數學課堂上往往要利用新舊知識間的練習和矛盾設疑,挑起學生的思維,有效的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通過一個個有趣的教學情境,一個個的充滿懸念的問題,學生的興趣開始被挑起,思維的導火線被點燃,自主學習的模式也開啟了。數學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嚴謹的認知過程,也是個復雜的思維過程。在思維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處于運行狀態,思考、表達等一系列活動產生,思維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發展。
三、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是促使教師重視教學藝術研究的內在動力。
教師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中起著主要作用。一名成功的數學教師應該是一名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老師。因為只有學生有了興趣,他們的心理活動處于主動、活躍的狀態,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識。因此,教師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上要勇于創新,不能拘泥于自己固有的教學模式,被傳統思路和方法給束縛住。數學教師要根據班情和學情的實際,不同時間,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實踐新的教學方法。數學教師要重視教學藝術的研究,不斷探索規律,為學生量身打造,設計新的教學方法。學情決定教學方法,我們有怎樣的學生,決定了我們必須有怎樣的教學方法。學情主要考慮的因素是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課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并依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加以靈活運用,教學活動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重在引導,教之以法,施之以練,讓學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數學思維體系。
數學課程改革仍然在進行,新的改革背景下,新的理論,新的觀念層出不窮,作為一名青年數學教師應該繼續探索數學教學的規律,總結教學經驗,注重業務能力的提升。同時,要注意加強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切實掌握一些符合實際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