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 寧建琴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學生開始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啟蒙階段,眾多興趣愛好的培養都是從這一階段發展起來的,而對數學的興趣愛好又是這當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對于我們農村小學數學教師來說,肩上的責任就尤為重要。因為學生從小有好的學習興趣,將一生受用。那么,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習慣?通過多年的教學,我有所體會,總結了以下主要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在教學活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學生的書寫是從零開始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認真、正確書寫的好習慣。農村小學生由于教育資源的缺乏以及家長認知能力的普遍低下,對學生的日常練習,學生的寫、讀、練看得很簡單,特別是在書寫這方面要求不重視,這就造成學生隨手亂寫亂畫的壞習慣。例如,直線的畫法,如果教師不嚴格要求,許多學生會隨手就畫,這也就失去了數學的準確性和嚴謹性,對于這種不良的壞習慣,教師必須及時糾正,要求學生用直尺畫,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嚴瑾認真學習的習慣。
二、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的習慣
小學生初學數學,往往會不審題,隨便看一遍,意思都沒搞懂就開始下筆,這樣一來,即使做對,也可能是蒙的,久而久之,學生也就沒有了嚴瑾認真的態度和習慣了。所以,教師必須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審題的良好習慣。首先要讀懂題目要求,正確理解題意,弄清題型要求,最后才解題。例如,學生如果不認真審題和觀察,他們就會把加法當乘法做,把乘法當加法做,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嚴格要求學生認真審題,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慢慢的,學生就會養成認真讀題審題的好習慣。
三、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教學中,教師不能當“保姆”,什么都包辦,而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探索,如何去思考,在思考中獲得知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只有不斷思考,大腦才會越來越靈活,只有不斷思考,才能從中獲得樂趣,才能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由此可見,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時時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給學生提供適量的思考依據,還需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余地,教師切記避免自問自答。最后,教師還需及時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多項交流,教師參與,讓學生發表各自的看法,學生就會從中獲取思考的快樂,從而也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運用廣泛,鼓勵學生多觀察身邊的萬事萬物,從中輕松快樂地獲取數學知識,并能在現實生活中熟練地運用,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例如,學生學習了平行四邊形,就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觀察,自己在什么地方看見過平行四邊形。這樣既復習了所學的知識,又讓知識和生活產生了聯系。
五、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養成獨立完成作業和自我評價的習慣
在教學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應加以指點,嚴防學生有抄襲的現象,對個別后進生進行單獨輔導,讓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興趣,戰勝困難的決心。加大學校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時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向,多和他們談心,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成功中獲取學習的快樂,從而提高作業的準確性。
總之,只要我們注重小學生興趣和習慣的培養,學生就會健康、良好地成長,他們就會學有興趣、學有所獲,學習與技能就會持續發展,讓學生最終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才。
編輯 韓 曉